王希言笔下的人物生活

从65438到0948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37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中文系。1933参加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历任福建永安《现代文学》主编,桂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专业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第四届理事。

王希言,原名嬴政,又名思善,谥号余庆,浙江义乌青塘下村人。

1930义乌初中毕业后,去了杭州市公办教育实验学校。

65438-0933进入北平中国大学中文系,开始文学创作。最早的短篇小说《车站旁的家庭》描写了一个农妇被迫出卖肉体的悲惨场景。同时期写的短篇小说多以浙东农村生活为题材。

抗战初期,赴武汉参加野战服务团,在鲁南、苏北战场做民运工作者。

武汉失陷后,到湖南观察日报和唐田学院编辑教学。

1940年赴福建永安编辑《现代文学月刊》。

1942后,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担任教授。

1946写的短篇小说《男人的世界》描述了一个沿海城市的五个家庭在几个月内换了房子,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中痛苦的精神状态。作品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

抗战后期开始写小说《追寻》三部曲:古宅、神的失落、梦想家。同时,他还写了“农村妇女三部曲”:农村的爱情,卑微的男人,交换灵魂,但第三部没有完成。

解放后,他参加了湘东、皖北的土改运动。

65438-0953任《上海文艺月刊》编委。

1955后从事专业创作,出版多部作品。长篇小说《暖春回地》用大篇幅描写了农村改革的尖锐斗争,后来又发表了描写知识分子寻路历程的长篇小说《在漫漫长路上》(第1号)。

1986,加入中国* * *产党。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1999年9月24日,王希言去世。

从18岁发表第一部小说《残梦》到生命的最后一口气,王希言在文学道路上跋涉了68年,创作短篇小说100余篇,中篇小说十余篇,散文100余万字,理论研究文章大量,入选《王希言文选》一套五卷本。1914 165438+10月22日,王希言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父亲王守伦是一名农村民办学校教师。三个姐姐都在襁褓中“抱”别人当童养媳,他和哥哥有幸进了学校。6岁,和哥哥一起上小学。学校坐落在一个叫朱熹庵的寺庙里。小希言每天都和佛像作伴。有一次,哥哥从父亲的小书柜里拿出图文并茂的《三国演义》和《封神榜》,王希言也是废寝忘食地看着这些神奇的故事。闲暇之余,他经常听叔叔讲的《赤壁之战》等故事,让他对关老、周仓等神灵感到十分亲切,于是他吐一口毛笔,蘸取关帝身上的颜料,在纸上画出这些人物的形象。他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画家。因为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他在村里也得到了“小画家”的美誉。

不久,王希言的母亲因病去世,王希言因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小学的私塾教育不满,要求去县城上学。父亲送他到义乌最早的官办学校秀湖小学,12岁。到了县城就像“一条田里的小泥鳅突然闯进了小溪”。走出农村,走进县城,他珍惜这个大好机会,努力学习。两年后,他考上了新建的县初级中学,开始阅读鲁迅的《呐喊》《仿恐》等作品,让他看到了《三国》《神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1931年,王希言在《南京橄榄月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灿梦》后,一发不可收拾。在杭州读书三年,王希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透过文学的表面事物思考隐藏在文学深处的真正内涵。“既然接受了火,就要用它发光。”毕业前夕,短篇小说《车站旁的人》的写作,宣告了他对生活和艺术探索的开始。

1933暑假期间,王希言放弃了回义乌担任第一任人教馆馆长的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北平,住在和平门外佘家胡同8号浙江会馆的一间不收房租的小房子里。没想到,他刚搬进去,帮他的同学就被国民党宪兵队带走了。王希言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生活陷入困境。但是上帝不会关上一扇门,他会打开另一扇门。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奇迹般地得到了私立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吴成仁先生的帮助,进入该校学习,从而得以住进浙江会馆的那间小房子,开始写作。小说《车站旁的人》在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上的发表,进一步激发了王希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一开始是生活所迫,后来是追求生活的一种方式。王希言在《作家》、《国文周刊》等进步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既解决了生活问题,又实现了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因为他的作品发表在《大公报》上,《大公报》的编辑萧乾在一次青年作者的宴会上认识了沈从文先生,随后参观了沈府,受到沈从文的热情接待。在写作上,我从沈从文那里学到了很多。65438年至0949年,王希言在湖南长沙迎来了祖国的解放,随即被聘为湖南大学教授。1950年3月当选为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6月当选为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来,他作为土改小组成员参加了湘东平江老苏区的土改运动,撰写了一系列反映土改前后农村动态的报告和随笔。1952年和1953年,王希言两次跨过鸭绿江访问朝鲜战场。从朝鲜战场回京后,经张天翼和沙汀介绍,加入了全国作家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1954年4月,转入职业写手。

从1937到1954,是王希言创作中的辉煌时期,虽然他躁动不安。王希言的作品从反映家乡亲人的辛酸,到描写战场的虚实,再到转向探索知识分子的命运,上升了一个层次。在执着的艺术追求中,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1963年6月,小说《春回大地暖》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出来就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两个多月。接着,上海和长春两个电影制片厂要求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但由于极端“左”势力的阻挠而未能成功。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第二本小说《在漫长的路上》,并整理了素材,为第三本小说的创作做准备。

1965年4月,姚在上海《萌芽》月刊上发表长文,诬指王希言、邵全林为“文艺界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资产阶级人性的鼓吹者”,并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从65438年到0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希言因在此前发表的一篇杂文中引用浙东谚语“民心不满意,皇帝上龙庭”而被公开批判为第一批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之一。《解放日报》和《文慧日报》为此发表了社论,许多报纸还出版了谴责画册。在收集“罪证”的同时,《文慧日报》在《王希言》上发表了多达五六卷的反党反社会主义材料。一夜之间,王希言成了“被专政对象”和“牛鬼蛇神”。他的房子被封,工资被扣,他戴着高帽子游街示众,他被惩罚,被殴打,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1967年初,王希言、巴金、魏、、孔洛孙、吴强被上海“造反派”作为最严重的“牛鬼蛇神”罪犯,关进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大小的煤气炉里。巴金后来在《照片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和王希言一起在“牛棚”里时,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反应。巴金灿搞不清楚别人怎么称呼他为“怪物”,甚至讨厌他,但人们在批评他“要求创作自由”时,却说他是“精神贵族”,并真诚地“认罪”。巴金当时认为,既然“改革”是认真进行的,就不怕吃苦,应该服从监督小组的规定。而王希言却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罪,所以一直处于高位,也因此比其他人更痛苦。文革结束后,从牛棚里走出来的王希言成了巴金的密友。王希言经常出去到巴金家散步。因为走得多,他数了数步数。这两座房子相距2300步。从1977到1990,王希言主要参与社会活动,整理三四十年代的作品。从1977开始,他与巴金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65438+2月期间,在《人民日报》联合巴金、钟、、茹志鹃、孙罗荪、等人召开座谈会,批判“文艺中的黑线专政”。次年年初,他与凌克、孔洛孙、张乐平一起参观了巴金故居,并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电视电影。出席并接待法国、西德等国新闻代表团,回答他们的提问,会见玻利维亚作家,与比利时、日本、委内瑞拉、美国、英国、印度、瑞典等国的教授、学者和官员建立友好关系。其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炼狱中的火焰》,追溯了巴金在文革中与他朝夕相处、长期受苦受难的经历。1984年,王希言,71岁,当选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86 10他是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访问南斯拉夫,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国际作家大会上作了题为《文学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的发言。

1988年9月,王希言应邀带着妻子周闻回老家参加“撤县建市庆典大会”,随后回到阔别多年的清塘老家。还参加了家乡业余作家创作座谈会。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家乡的作家:“写作时,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双手。这是一种艺术良心。判断什么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标准只有一个。国家政策如此,文艺作品也是如此,这是作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王希言特别担心文化界的畸形裂变。王希言在与好友巴金的一次交谈中说:“文学过去是政治的附庸,现在却要演变成商业的附庸。”“文艺不应该是附庸。现在,一切都是千千的钱!良心和良知是可以避免的。”巴金回应道。

"我对中国文学的未来感到悲观。"王希言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文学界的现状。“我不悲观。文学仍然活跃在社会生活中。也不一定每天都有好作品。”从更高的历史舞台上俯视,巴金的心情似乎并不像某些文章中描述的那样忧郁。“目前文艺是以金钱为导向的,出版也是。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也对中国的文化持悲观态度。”“你也对文化悲观吗?”“是的,我也很悲观。”在老朋友面前,王希言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它的发展有快有慢,有时候会歇一歇。可能...这是一个...酝酿期。”两位作家的观点,无论是否悲观,都是基于他们对文坛现状和中国文化长远发展的深刻思考。1993年5月,王希言最后一次回到义乌。80岁时,他走访了小商品市场和母校义乌中学,对家乡的热爱溢于言表。他谈到了在访问加拿大温哥华时回答一位英国女诗人的问题:“你认为作家和诗人的根在哪里?”“在他的家乡,在他对家乡、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中。”王希言出生于义乌,为义乌的文学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每次回到家乡,他都要和家乡的文艺青年座谈。义乌市文联办的文学报纸《藻林》,每期必看。他还热心地为家乡的业余作家写书名,为《义乌文化志》的编纂撰稿,与义乌文艺青年通信。

作为一个被誉为“乡土作家”的作家,王希言的创作最初是“描写家乡的农村生活”,展现了“悲凉的乡土”的真实生活。大部分作品反映的都是家乡的人情世态。后来他接触了很多知识分子,描写知识分子的坎坷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多的题材,也成为他最被评论界看重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