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墙

城墙概况

大同城墙位于今天的大同市城区。因为城墙遗迹依然明显,所以在大部分现代大同地图上仍有标注。大同市建城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拓跋都城的时候,就已经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城池。明朝初年,因为是京畿的平藩,军事地位非常危险。于是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老城的基础上修建,形成了今天世人所见的大同镇。最终建成的大同镇大致呈正方形,边长分别为1.5km和1.75km,周长6.5km,面积2.63km2,墙体内芯用混凝土夯实,每块砖重17kg。墙高14m,垛墙长5米。大同镇有四个门:东河阳门、南永泰门、西清源门、北武定门,每个门都有自己的骨灰盒。今天,只有永泰和清远这两个名字被附近的两座建筑使用。至于那么多城门,已经找不到踪迹了。

在徐达的精心策划和严格监督下,大同城的建筑达到了历史上最精美的程度:城墙四角有角楼,西北角有一座“旱楼”,高大宏伟,是“大同八景”之一。城墙周围有54座瞭望塔和96座窝铺。城墙外,马面凸凹有致,排列有序。突出的部分是城墙的扶壁,两边各有12个扶壁,加上4个角墩,共有52个扶壁。墩距113m,墩为梯形。四角墩外侧搭建控制平台,宽度16.6m,纵向长度15m,距角墩6.6m,架子上的踏板与城墙连接。四门外是骨灰盒。瓮城大门入口深约30米,上面建有箭塔或牌匾楼。城墙外修了一条护城河,深约5米,宽10米,俗称护城河,曾经波纹起伏,上面有吊桥。全市有4街8巷72连巷,街道规整,四通八达。第一层建在每条街的中段路口,东有太平楼,南有鼓楼,西有钟楼,北有魁星楼。市中心有四座精致的牌楼,称为四牌楼。如今,这些建筑大多已被现代摧毁,只有鼓楼硕果仅存,它依然屹立在街道中心。“四牌楼”只是成为了一个名字,它所在的街区是大同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根据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大同市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四边形堡垒城市。大都市格局由四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是高大坚固的城镇,在城镇的南、东、北三面墙外有单独的四边形城镇,分别称为南镇、东镇、游乐场镇,每个城镇也有自己的瓮和月城,不与城镇分开。这样一来,要想进入大同镇,就必须先经过三个小镇中的一个,至少需要四六道大门才能通过。即使进了外围镇,主城的吊桥也没有主动放下,我们还是进不了大同镇。这一防御措施使大同镇真正成为一个固若金汤的安全之地,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中颇具特色的名镇。因为大同民间传说这里是凤凰落地的地方,这种四城有序排列的格局被称为“凤凰展翅”。今天的大同地图只描绘了大同城和操场城的旧址,而从未用同一条标志线标注过东镇和南镇。其实这两个关城现在还能找到一些痕迹,不过这些城镇都是明朝中后期修建的,并不是徐达所为。

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朝,大同以军事重镇闻名。因为它在北方边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多军事斗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屏全晋,拱北京”。此外,其防御之严密、设施之坚固、建筑之高大,在中国古代城防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囚禁于此,一直享有“重镇”和“北方之钥”的美誉。

此时的大同镇略呈方形,东西长约1.5km,南北长约1.75km,周长6.5km,面积约2.63km2..大同城墙建得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城防设施齐全,形成防御体系。城墙都是以规则的石条、石板、石雕、石柱等为基础的。墙壁由“三混凝土”逐段夯筑,外围用青砖砌成。青砖有大、中、小三种,根据不同部位选用。据实地调查,中型城砖一般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18公斤,相当于现代普通砖重量的7倍。由此,可想而知当年建城的难度。大同城墙高约14m,最宽处约16.6m..其中大墙主墙高约12米,垛墙(又称女墙)高约2米。垛墙上砌有砖垛,高约0.8米,厚约0.5米,长约5米。垛与垛之间的距离约为0.5米,垛口称为垛口,是防守士兵的观察孔和射击口,以便更好地隐蔽自己和攻击对方。相传四壁上建有580多对墩,代表了当时大同所辖村庄的数量。在平坦的城墙上,有六十二座雄伟的门楼、了望塔、瞭望塔间隔矗立。门楼又称门楼,有四个城门,位于四面城墙的正中央,平面上呈“凸”字形。城楼都是重檐九脊屋顶。四周有柱廊,面向马道。其中南门塔最为宽敞宏伟,三层建筑,宽61米,深23.35米。和西门塔一样,是典型的明初北方木结构建筑。在城墙的四个角上,有四座造型美观精致的角楼,既能在战时观察和打击敌人,又能在平时为游客提供长城外的壮丽气象和美丽景色,两者可以巧妙结合。其中西北角楼尤为高大雄伟。此楼因位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的“干”位,故称“干楼”。因为是城中最高的亭子,作为“镇中之物”,又叫“镇楼”;也因为是八角形,所以又叫“八角楼”。因为经常有游客爬这里看胜仗,所以有“镇楼秋凉”的美誉。许多明清时期的著名学者在登上这座建筑时写下了许多诗歌。

除此之外,还有54座瞭望塔矗立在城墙周围,96座窝铺,相当壮观。其中,“乾楼”东面的瞭望塔——弘子楼,是最具结构和造型精美的瞭望塔。瞭望塔的建筑,在中国其他著名古城的城墙建筑中并不多见,是研究城墙建筑的珍贵实物。

许多矗立在城墙上的阳台建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观察、隐蔽、机动、射击、接收、高度控制和前方指挥所等。同时,它们也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明代建筑艺术群体。

大同城墙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外轮廓不像往常那样笔直,而是像齿轮一样,凹凸有序地排列着。突出的部分是墙墩。每边十二个,加上四个角墩,五十二个* * *。桥墩间距一般为113m。每个墙墩为梯形结构,底长约23米,顶长约20米,顶部面积400平方米。在四个角墩的外围,还有一个军事控制平台(或称观察平台),宽约16.6米,纵约15米,距离角墩约66米。上踏板与城墙相连。这在各个地方的墙壁中也是不多见的。这些墩台的设置主要是从战争的角度考虑,可以起到很好的侧光、协调和瞭望作用,防止“死角”的出现;而且可以根据观察到的敌情变化,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增强城防的稳定性和应急能力。

另一个特点是,在南城墙的东面,有一座“雁塔”,俗称瞭望塔。这在中国建墙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该塔建于明朝天启年间,高约17米,为八角七级砖塔。其造型端庄、稳重、美观、精致,底部每块石碑上都镌刻着该城历代的名字和功名,激励后人奋进。塔内有一个砖梯,可以爬到顶楼看郊区的原野。战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点。

在建的大同东墙城堡多漂亮啊!大同的城墙很高,站在城墙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俯瞰全城。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道形成十字形状,将城区分成四块,每块又被子十字街分成四块,每块又被两层的十字街分成若干小块。因此,具有四条主要街道的规则交叉道路是同一城市街道格局的主要特征。俗话说的“四街八巷七十二无尽巷”指的就是这种格局。四街中间有一楼,如钟楼、鼓楼、太平楼、魁星楼等。在市中心四条主要街道的交汇处,有一座由四座牌楼组成的牌楼,称为“四牌楼”。这是一个木制结构,非常漂亮。据说是大将军徐达在大同城墙“加成”完成后,为炫耀功勋而建。每条街道都通向大门。东门名河阳,南门名永泰,西门名清远,北门名武定。这四条街道是以城门命名的。四扇门外是骨灰盒。每个骨灰盒的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与城墙呈凸形。骨灰盒旁边有一个侧门,门洞深度一般在30米左右。在骨灰盒外面,修建了弧形的城墙将骨灰盒围起来,称为“月城”。月亮城有大门。这样,出城或者进城都要经过三张门禁卡。每扇门上方的二层还有一座“箭楼”或“牌楼”。

为了更有效的防御,在城墙外修建了护城河,深约5米,宽10米。每到夏秋两季,护城河就像一条缎带一样环绕着大城市,随着城墙的倒影,波光荡漾。其气势恢宏,景色秀丽,足以让人忘记军事重镇的战火硝烟,久久逗留。

大同城内,除府衙、县衙负责地方行政、司法、财政、治安外,主要防御任务由“各城都指挥使”承担。最高的军官是连长,也是西方的前将军印。他的爵位可以达到二等,他的姓氏是高级武职。总镇府位于城西北角,在今天帅府街的北端,有13.5万兵力,包括八卫、七所和正面军,驻军总数达到了全国兵力的十二分之一。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十月,朱元璋为加强对大同的防御力量,监督大同镇、府的军政财政,将十三子王禹朱贵改为戴政。代王实际上是大同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和统帅。他上了马,又下了马,代表皇帝行使职权。雄伟的代王府巍然屹立在城市的东北角。

代王府坐北朝南,占地约15万至20万平方米。有四个门:东华门,西华门,北后宰门和南门李端。李端门是王宓的主要入口。现在的皇城街、东华门、西华门、后宰门四条街都是以此命名的。宫殿四周是夯土砖砌成的高墙,这使它成为一片与外界隔绝的独立土地。当时第四姓称之为“皇城”。皇城北墙还有一段。皇城平面轮廓基本呈方形,城内主要建筑沿三条轴线展开,分为左、中、右三组。其中,中间组的建筑规模最大,由南向北依次为李端门、云韵门、云韵厅、崇信门、意向性厅、长春厅、北门。左侧依次为广湛仓、长春宫、王琴楼、清部堂、宗庙、盐举堂。右边一群戟中,立着社坛、雷坛,后面是大成殿、进德殿。今天的正殿街是“隐安殿”(古代皇宫的正殿,俗称隐安殿)的旧址。宫殿前有一座金碧辉煌的照壁——九龙墙,极为雄伟、突出。

纵观大同城的军事布局和驻军设置,无疑是一座防御严密、配合得当的设防城市,可以说是我国历代军事城镇规划建设中最杰出的典范之一。这些众多的城防设施整合在一起,如同一盘棋,井井有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巍峨重镇”。

以上是我为你收集的所有关于城墙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请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