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是什么来历?
柳州人吃螺蛳粉的历史,通过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26000年前,而明代的文献记载证明,当时柳州已经出现了商品米粉。第一碗螺蛳粉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目前认为螺蛳粉的雏形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柳州被称为“桂中商埠”,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当时在市中心,也就是现在的闹市所在地,米粉迅速传播开来,人们开始把米粉和蜗牛混在一起吃。久而久之,腐竹、花生、豆角、酸笋等各种辅料也被掺入粉中,最终形成螺蛳粉的配方,通过家庭、老师代代相传在民间流传。
在谷埠街住了一辈子的83岁居民林超贤对螺蛳粉的来历更是口若悬河。他说,很久以前,柳州人有一个特别爱吃螺蛳的嗜好,螺蛳是当时柳州人最容易吃的食物,因为柳州郊区有很多池塘和水坑。柳南区谷埠街东一巷和东二巷之间,有一个大池塘,就是过去有名的螺蛳塘。螺蛳池盛产淤泥和螺蛳,很多居民去那里抓螺蛳做饭,或者卖掉螺蛳补贴家用。
林超贤回忆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普遍比较困难,于是城里的一些老奶奶做起了煮蜗牛的小生意,蜗牛摊一般都藏在大街小巷。20世纪60年代,柳州市谷埠街大同巷的菜场逐渐形成了螺蛳销售的重点,但一小碗螺蛳总是难以满足食客,于是有客人建议在螺蛳汤里加粉。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传承,腐竹、木耳等配菜开始加入螺蛳粉中,酸辣螺蛳粉作为一种新产品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