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陶瓷的分类及时代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和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制陶技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陶瓷的发展史。中国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塑造通过陶瓷的生产体现在许多方面,形成了非常典型的每个时代的技术和艺术特征。
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的一千多年前,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来看,“陶瓷”一词一般分为陶器和瓷器两大类。通常,未经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无论是彩色的还是白色的,统称为陶器。其中烧成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部分称为“硬陶”,上釉的称为“釉陶”。相对而言,高温烧结、胎体烧结致密、釉面质量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多,工艺独特。因此,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不仅需要考虑硬性的技术指标,还需要考虑传统习惯的分类方法和古今科技认识的变化,才能得出更有效的分类结论。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到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彩陶标志着它的发展。其中,有典型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后来在甘肃发现的齐家文化等。解放后,Xi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尧将天下传于舜,舜将天下传于,禹将天下传于其子,开始了所谓的“家天下”。夏传之桀,暴虐无情,商汤放了他,自立为帝,于是从征服天下的唐开始。商统治了世界600多年(大约公元前16世纪──大约公元前11世纪),直到纣王。被征服后,自杀,天下归周。周朝的统治时期大致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有效统治实际结束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被称为战国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统一中国开始,但秦朝只维持了公元前206年,就被汉朝取代了。在这几千几百年间,除了日常的餐饮用具,祭祀仪式用的东西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代,艺术家和工匠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和金属为主,陶器更受重视。这一时期烧制技术发展,普遍出现了较为坚固的釉陶,汉字中也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从新疆、波斯到叙利亚的商路,中国开始与罗马帝国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从这一时期,我们也可以看到外来影响在陶瓷制品中的线索。佛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崛起的佛教艺术也对陶瓷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本季作品的造型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隋朝于公元581年夺取政权,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但直到公元618年才被唐朝取代统治。
唐朝(618-970)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精美的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今天的技术鉴定标准,也算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朝末年,英雄出其不意,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王朝斗争的局面,也就是五代,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在战争年代,出现了一个新的陶瓷品种——柴窑瓷器,因其质地优良而广受赞誉,但能代代相传的却极为罕见。
宋代(960──1279)陶瓷业蓬勃发展,并开始出口到欧洲和东南亚国家。以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名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其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由于东北的(辽)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朝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后被蒙古人所灭。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蜀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工业的中心,其声誉传遍世界。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彩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此后,青花瓷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