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何在?
保护文物的意义:
1,文物保护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文物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3.历史文物是县域德育的好教材,对加强德育和以德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4.保护历史文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5.文物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正史、参考、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文物是文化最直接的反应,所以加强文物保护也能间接促进经济发展;
7.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扩展数据:
根据《文物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中国对文物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即国家文物局)主管全国文物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作。
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市县还设有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纪念馆、古建筑保护所等文物机构,负责本地区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以及文物的征集、保存、研究和展示。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件,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
国家核定公布了118历史文化名城和35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目前,中国拥有41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