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周公吗?周公一词从何而来?

历史上有个周公。“周公”一词出自《史记·吕氏世家》卷三十三。“周公吐食,天下归心。”。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发周武王的弟弟。他曾两次协助周武王东征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封地在周,爵为主,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救殷,三年练选,四年建,五年营成周,六年作乐礼,七年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后,提出了各种根本法律,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长子继承法和景甜制度。第七年,周公称王,正式确立了周朝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家庭和国家、政治和伦理结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周的八百年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这样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周公是中国唯一一个关系密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