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水稻种植的情况
野生稻被驯化成栽培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米遗存,距今约7000年。这些遗址的先民一直从事相对定居的农耕生活,因此追溯到以迁徙为基础的稻作种植业出现的时间更早。根据30多年的考古发掘报告,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0余处,尤以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多,其次是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其余分散在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省等省。在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出土的碳化米(或称米)有籼稻和粳稻之分,说明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分化。上述稻种遗存的年代大多早于亚洲其他地区出土的稻种,证明了中国稻种的独立起源。
早稻可以直播。水稻的移栽始于汉代,当时主要是为了减少草害。中国南方发展水稻种植后,移栽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复种,克服季节矛盾。移栽前需要养苗。《陈芳农书》提出培育壮苗的三项措施:“适时播种”、“择地施肥”、“合理用肥”,即适时播种、择地育苗、合理施肥。唐代以后,我国南方水田由于使用曲犁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质量,并在北方旱地耕耙耕整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水田的耕耙耕整地技术。宋代以后,各种育苗技术,包括浸种催芽、掌握秧龄、肥水管理、移栽密度等,在历代农书中都有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苗马的使用在拔苗时起到了一定的减少体力消耗,提高效率的作用。此外,它还发明了使用“苗弹”和“苗绳”,以确保整齐和合格的移植。
关于稻田施肥的论述最早见于《陈芳农书》。其中,认为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粪肥要入药,施肥要根据土壤情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在水稻施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以前的农书都是强调基肥,因为追肥是最难掌握的。但长期的实践经验使古代农民逐渐创造了按苗色追肥的技术,在明末的《沈氏农书》中有详细的描述。
中国水稻的发展也与农田水利建设密切相关。陕西汉墓出土的北池水田模型,有闸门、出水口、十字坎,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水田水源和灌溉的布局。就水稻灌溉技术而言,早在西汉的《氾胜之》一书中就提到了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呈直线或交错的方法来调节灌溉水的温度。北魏《齐·姚敏书》第一次提到水田排旱田在防止倒伏、促进生根和养分吸收方面的作用,这就是后世“烤田”技术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