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茅屋被秋风吹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用大量的笔墨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把个人的坎坷化作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成为“诗圣”。安史之乱由盛转衰时期,“十年幕府哀秦日”正是诗人在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之时,对十年幕府生活的总结。“一卷唐诗补川风”指出诗人希望用一卷《秋风破草堂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希望“我可以一个人冻死”,实现“天下有千千万万栋楼,天下穷人皆大欢喜”的心愿。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实现了他去长安“使风俗再纯洁”的志向。
唐玄宗天宝年间,骄横跋扈,不理政事,以汉奸之名执政。我亲眼看到了安史之乱反唐,潼关沦陷,尸横遍野,长安大乱,百姓逃难,农村荒凉的悲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