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遗迹的意义是什么?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维护民族文化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党的十七大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还呼吁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风景名胜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掘古遗址古墓葬、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已经消亡或丢失。在少数民族聚居、文物相对丰富的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民族或地域文化特征的消失加快了。因此,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