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的家乡,热爱我的家乡”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弘扬锦州精神,建设沿海新锦州,树立海洋意识。通过学习乡土教材《滨海新锦州》,并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锦州,认识自己的家乡——锦州,感受家乡——锦州的美好,在滨海新锦州的波涛中茁壮成长,让学生在家乡文化的熏陶下得到情感的启迪,从而建设家乡,服务社会。
二、活动主题
了解我的家乡,热爱我的家乡。
三、活动持续时间:
3个月(3月、4月、5月)
四、流程设计:
(1)项目背景:
我们的家乡锦州,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依山傍海,人杰地灵;这里英雄豪杰辈出,物与花争美;这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光荣称号,无不印证着锦州的发展足迹。金陵水库、滨海新城、城市轻轨、锦州机场,这些都是令人振奋的词汇,都赋予了滨海新锦州全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让我们揭开它的面纱,了解它,研究它。学校根据家乡的特点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在全校各年级学生中全面开展以“知家乡、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活动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以“认识我的家乡,热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我们的家乡锦州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们更加了解锦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设进步,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自豪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活动中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1,呼唤“故乡情结”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方最生动、最质朴、最有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人文资源,是强化青少年“知乡爱乡”的最佳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参观、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家乡,增强对锦州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2.呼唤“锦州精神”
锦州是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的主战场,是一座英雄城市。是60年代全国闻名的新兴工业区,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根棉线、第一只晶体管等21个产品。锦州先民创造了锦州辉煌的历史文化,也锻造了“勇于牺牲,敢为人先”的锦州精神。这是锦州映射历史,走向未来的一面旗帜,更应该是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修身准则和高尚情操,更好地为滨海新锦州建设贡献力量。
3.呼唤“文明公民”
青年学生是锦州未来的主人,是锦州城市文明延续的关键,是把锦州推向时代和世界前列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启迪和鼓励,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文明市民,用实际行动证明,时代因你而精彩,锦州因你而骄傲。
4.呼唤“能力培养”
通过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组织、动手、创新等能力,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动词 (verb的缩写)组织结构
1.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策划、管理和指导,从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时间、经费等方面进行保障。
组长:(负责人)
副组长:(副总裁)
成员:(德育主任),(辅导员)
2.成立活动研究小组,负责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活动过程的指导、管理、研究、评估和总结。
组长:(德育主任)
副组长:(辅导员)
成员:
不及物动词活动形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根据课程内容、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拘泥于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实践,注重活动的实际效果。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充分理解上级领导的活动精神,校长组织校领导开会研究活动主题,辅导员制定活动方案。
2、召开教师会议,教师根据学校计划,编写上课计划。
3、动员和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4.争取家长的配合和与社区相关单位的联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1,教师指导策略
坚持以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实践为前提的教师指导。教师应在以下方面给予实际指导:
(1)指导如何选题,从哪里找问题。如何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
(2)指导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计划的内容,如:做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可能的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4)考察学生期望的探究方法和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5)监督和激励学生的实践和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连续性。
(6)引导学生如实记录调查中获得的基本信息和活动过程。
(7)拓宽学生思维,深化体验和探究活动。
(8)指导合作方式和技术,保持有效的群体合作和分工。
(9)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呈现成果,形成各种作品。
(10)指导学生适当反思实践活动。
(11)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
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上述引导的力度要有所不同。等级越低,指导力度应该越大。
2.活动管理策略
(1)有效监控活动计划的执行情况,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每两周举办一次教师研讨会。交流、讨论和评估活动。
(3)重视对活动的评价,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调整,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
3、活动实施步骤
(1)根据学校计划,教师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引导学生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提问。
(2)师生* * *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范围,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如下:主题的初步探讨;研究讨论和思考的事情和故事;现有知识的主题网络;寻找活动所需的材料;陈述需要解决的问题。
(3)各班开展活动,深入社区、家庭、自然,实地走访,记录活动过程,收集、记录学生的经验,讨论、策划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发表出来。
(4)总结方法,继续做更深入的探究工作,形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