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曾经是那个古代王朝的首都。

广州的历史演变

在广州周边,古代有从事养猪捕鱼和农耕的南越民族。商朝时广州叫南岳,周朝时叫百岳、阳岳、南海。春秋战国时期,广州的南越人与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有交往,属于楚国,划归南楚。据府志和文物记载,楚廷(又称楚廷)建立于广州,属楚。目前越秀山有一座清代的石牌坊,上面写着“古楚亭”,所以在秦朝以前,广州也叫“楚亭”。

两千多年来,广州一直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秦朝以来,广州一直是县、州和政府的行政中心。秦末、汉初、唐末,广州有两个割据的国家。秦末,南越为国,赵佗(秦朝南海统帅)为南越王,广州成为南越都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11)。唐末,(又名)据广州称帝,南汉国号(917-971)定都广州(当时称兴)。自秦朝(公元前214年)起,广州被定为南海郡。历代以来,其行政管辖范围最小的也是广东省的中北部,最大的范围包括两广大部分地区。各朝代广州行政辖区见附图。

1.不同历史时期广州行政体制的演变

秦汉时期南海县地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33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广州设南海郡。当时南海郡守任孝在中山四路旧仓巷附近修筑城墙,称“任孝城”,广州为县衙所在地。秦汉时期,南海县的行政管辖范围北起官坪石,东至福建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积约654.38+0.4万平方公里。后来,赵佗继续担任南海郡都督,并于秦末汉初称帝南越,管辖范围扩大到雷州半岛(项峻)和桂桂林地区。和越南北部。

汉武帝于公元前1165438平定南越后,将原割据地区赵佗分为九郡(后减为七郡),广州仍称南海郡,属交趾部后称交州,南海郡行政范围缩小。胶州府治所迁至广西梧州,广州城一度衰落。东汉末年,广州属于吴国。216年,吴国刺史卜志将交州的统治由梧州移至广州,226年改为广州,故名广州。汉代广州的行政区域约为654.38+0.05万平方公里。

金代的广州还叫南海郡,国家统治的地方。但南海郡的行政管辖范围比汉朝小,汉朝在东部划分了梅县、潮汕、惠阳。金代南海县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南北朝及隋朝时期,广州仍为州县治市,州县范围略有变化。

晋唐宋时期的广州

唐代广州被称为广州都督,是道教和岭南道都督所在地。广州都督府行政区域界线南至宝安、中山,北至清远,西至四会。怀集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柳岩在广州称帝,史称南汉国,以广州为行宫,仿帝都长安,在广州设咸宁、长康两县。

到了宋朝,公元970年,宋平南汉以后,飞行宫还叫广州(广州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广州由广南东路(简称广东)统治。广东省的名称从此开始)。广州行政区域面积约43000平方公里。元明清时期,广州先后称为广州道(元代)、广州府(明清),都是行省(元代称广东道,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清代称广东省)。行政区域虽然变了,但是不大。直到清朝,广州府的行政面积约为31万平方公里,比广州一市六县还大。面积1.1万平方公里。

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广州被定为城市,仍为省会所在地。广州的行政区域比以前的历史时期要小很多。南至河南岛和芳村,东至车陂,北至百汇场,面积248平方公里。解放后广州曾被定为直辖市,1954年全国行政区划调整时改为省辖市。由于生产和城市发展,广州市行政区域几经扩大,现广州市(市区和郊区)面积1.345平方公里,广州市(广州市和从化、花县、增城、番禺、龙门、新丰六县)面积1.756平方公里。

2.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发展。

元明清时期的广州

早在广州新石器时代,越人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活。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如东晓的飞鹅岭。出土文物包括农业生产用的右手跑、右手铲和石斧,狩猎用的石矛和石箭头,捕鱼用的陶网挂件,纺织用的陶纺车。说明古代广州的先民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和渔猎活动,但由于地处祖国边陲,距离黄河流域中原太远,交通又少,所以地少人多,人口稀少,文化、经济、技术落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广州设郡,才与中原黄河流域有了更多的交通。汉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渐传入和交流。秦始皇平定南越时,从内地组织了50万汉军,编成5个军。每支十万人的军队分五路进攻南越。其中有三支军队驻扎在广东,一支军队驻扎在广州,使汉人和越南人杂居,中原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始,汉人流入广州。汉、晋、南北朝、隋等朝代,黄河、长江流域战乱频仍,人口和经济受到战争的极大破坏,全国人口大幅度减少。但广州因为没有被大战破坏,相对稳定。相反,内地汉族人口南迁避难,但人口逐渐增多,促进了经济发展。据史料记载,汉代以前,广州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0.15户。到了隋朝,人口密度在大约五六百年间增加到每平方公里0.5至1户,增加了五六倍。宋代广州人口和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公里3-4户,总人口超过654.38+0.8万户(南汉为654.38+0.7万户)。宋朝时期主要是北方战乱,但是宋朝积极开发南方,北方的汉族大量南迁。据史料记载,当时新迁入的户籍称为“客”,占广州总户数的55%,所以人口增长很快。自清代以来,广州的人口发展更为迅速。据记载,在景嘉庆年间,广州府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00多人,总人口达500万。

广州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从晋到清一千多年,人口基本上是直线上升的,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大大超过全国,全省的增长率(4世纪至16世纪,全国人口增长率为0.5倍,广东省为2.7倍,广州地区为7倍以上)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汉族人口的逐渐南迁。

解放前,广州市区人口二十年代为80万,三十年代超过654.38+0万,四十年代(日据时期)最低为54万。最高年份人口为654.38+0.42万,解放前夕约为654.38+0.20万。

广州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数)

前汉南海郡0.15户,19户。

金代南海县有0.8户3.7万户。

隋朝南海县0.15 ~ 1户3万户。

唐代广州都督府有42000户L-2。

宋代广州3 ~ 4户185000户。

元代广州路4-5户18000户。

明代广州府有10 ~ 2O余人,60余万人。

清代广州府有200多人,58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