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历史是怎样的?

秦始皇登基后(13岁),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或公元前247年)。建造过程持续了39年。秦始皇陵总面积50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唯一的陵墓。与其说它是一座陵墓,不如说它更像一座城市。首先,各种原料来源严格,很多都是从特定产地采集,由专门的工匠开采加工而成。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人认为最多70万人参与建设项目。

兵马俑因陶俑被用作陪葬品而得名。这些陶俑是真人大小,由工匠手工加工和烧制,没有使用模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俑有不同的样子和姿势。所有的兵马俑都是根据秦军制作的,包括各级官员、兵种、战车和马匹。造型加工后,陶俑上色烧制。最后,补充真实的武器装备。每次处理完成后,将根据秦军作战部署的兵种和级别逐一安排阵地。因此,我们看到的兵马俑是秦军的精确复制品。军事学者可以通过俑了解更多关于“强秦”的信息,这些俑完美地再现了秦军的风格。由于陶俑的原型来自秦军的真实士兵,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他们的外表了解秦朝的习俗。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发生旱灾。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杨、杨、、杨文海、杨一舟、王普志等在打井时最先发现了兵马俑的残片。当时,他们称这些陶塑为韦彤。农民认为干旱是由韦彤引起的,所以当他们挖井时,他们把井挂在树上以发泄愤怒或砸碎它们。当时兵马俑坑所在地是寸草不生的黄沙。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兵马俑时,他们的衣服和武器的颜色仍然很鲜艳,这种颜色持续了两千年。然而,当考古学家挖掘它们时,它们在几分钟内逐渐剥落并消失,只留下我们现在看到的粘土颜色。

从兵马俑及其装备的武器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秦军的弓箭部队装备了各种各样的箭,以应对复杂的局面。

秦兵不戴头盔。有专家说,“你不戴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示英雄气势,压倒敌人。有专家说是因为当时刀还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当时步兵武器主要使用“暗杀武器”,如戟、剑等。步兵作战,长途用“戟”,近战用剑。由于这类武器多为青铜制成,韧性较差,砍劈时容易折断,所以多被制成暗杀武器。使用这些“暗杀武器”,攻击部位大多是胸腹部,所以秦兵马俑大多都披着胸甲。秦军不戴头盔,因为他的头在战斗中不太可能被“砍掉”。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在兵马俑坑原址上,位于历山北麓,东距Xi临潼区7.5公里,西距Xi 37.5公里。1979年中国国庆节开业。先开第一坑,第三坑于199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9月,二号坑以发掘展示的方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