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最初来自哪个朝代?

原始社会有。....

古玉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物之一,也是体现中华民族美德和精神的文化载体。2005年出版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展示了近4000件近百年来中国出土的珍贵玉器。可以说,每一件玉器都是一段历史,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有学者说,没有玉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华文明。那么,专家们又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对古玉到底隐藏了多少历史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在青铜器出现之前,玉器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的核心物质载体。1992年深秋,在兴隆洼遗址发掘现场,首次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环——玉珏。无疑,8000年前的兴隆洼先民迈出了让玉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关键一步。

记者: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开创了我国史前玉器雕刻和使用的先河。基于此,探讨中国是否有近万年使用玉器的历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引发了对中华文明起源整体格局的深入思考。那么,玉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刘国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对那段遥远过去的了解将主要依靠对遗迹和遗物的考古发掘。在青铜器出现之前,玉器在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的核心物质载体。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玉器的发现举世瞩目,成为中国已知最早的玉器。它在玉的选材、造型特点和雕刻技法上开创了中国玉文化的先河,在东亚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领先地位。在选材方面,8000年前的兴隆洼先民就已经具备了鉴别玉料的能力,能够根据材质的大小、优劣来区分玉料和石材并雕刻成不同形状的玉器,这无疑迈出了让玉器进入人们生活的最关键的一步。虽然当时人们的选玉观念与我们今天从材料科学鉴定的角度所确认的玉器仍有一定的差异,但毫无疑问,兴隆洼的先民为后世玉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证明了中华民族崇尚美玉的传统文化观念始于史前,并一直延续和影响至今。兴隆洼文化玉主要具有装饰功能,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体外在装饰美的追求。有些玉器具有礼器或器物的功能,尤其是玉简示目习俗的出现,是迄今为止中国赋予玉器以人文概念的最早例证。1992年深秋,在兴隆洼遗址发掘现场,首次发现位于主人耳朵处的玉珏;1998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东亚古代玉器国际研讨会”,鉴定兴隆谷的玉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环。特定的审美观念是玉文化起源的重要条件。兴隆洼文化之后,红山文化的玉雕业迅速发展,大型玉龙、勾云形器、箍形器的出现,标志着东北地区玉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西辽河流域因此成为中国史前时期雕刻和使用玉器的核心地区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并对夏商周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玉器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

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认为,“红山文化牛河梁谭庙中遗址群和玉器群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辽西占得先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总根系中直接根系的一部分,可能与五帝前期的代表人物有关。”虽然目前对于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时代还没有高层的共识,但我们认为,对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无疑有助于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整体特征。

古人的理想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最好的和谐状态,而玉就是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载体。“君子胜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等比喻,都是古人将玉人格化,赋予其美与德的结果。

记者:我们的祖先不仅在古代就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而且很早就对玉器本身的内涵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不断赋予玉器新的解释和意义。那么,古人是如何将意识形态的属性加入到玉的自然属性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充满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玉文化。

顾芳(北京于雪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主编):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个美好而高贵的字眼。人们用玉字组成无数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喜爱的事物,如玉貌、玉身、玉女、玉容等。,并将为正义而死形容为“生不如死。”崇玉之风之盛,可见一斑。古人区分玉,第一德是第二符。德为质,符为色,即质为主,色为辅,仍是评价软玉的两个基本标志。

翡翠的外观颜色一眼就能知道,但其内在质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古人有很多评价标准,如《礼记》十一德,《管子》九德,《荀子》七德。汉代的许慎总结和丰富了先秦时期对玉的自然属性的观察和演绎,提出了玉有五德的理论。这五德是“温仁润”;由外而思,可以知中道,知正气;其声舒缓,设计远听,智也;无畏不屈,勇者一面也;锋利而不贵,但不尴尬,干净的一面也是。“可见,五德不仅包括玉的质、色、声、雕等内涵,而且与他人的品质相结合。“君子胜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等比喻,都是古人将玉人格化,赋予其美与德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玉器的功能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反对掠夺性战争,主张节约,把是否有利于解决人们的温饱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所以对玉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和合之宝”等世界公认的珍宝,既不能使国家富强,也不能使人民富裕,更不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所以不是珍宝,只是少数统治者的奢侈品。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和法治。他对玉的态度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认为玉的价值在于实用。如果一块装饰华丽的玉不能使用,它就没有价值。他以玉器和陶器为例来说明他对它们价值的理解。他认为陶便宜但实用,玉有价值但没用,所以陶比玉好。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玉采取了更为实用的态度,否定了玉的本质、外观和价值。孔子认为玉的材料价值不大,玉的价值在于它的成品。比如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我这里有一块很漂亮的玉料。我应该把它藏在柜子里还是卖给一个识货的商人?”孔子回答得很干脆:“卖了吧!”“可见孔子对玉料的态度是很随意的。然而,孔子非常重视一些玉器。《论语》中描述孔子弯腰,手持玉圭时非常小心谨慎。孔子生活在玉制形成的时代。孔子非常重视礼制,对玉器礼器推崇备至。而且孔子认为玉帛不足以表达礼的全部内容,玉的内在美也很重要。他强调玉的表现形式要与内容相统一。由于儒家思想被后世封建统治者视为主导思想,孔子关于玉的论述对后世玉制概念化的影响最大。

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从原始宗教活动的“器物”和祭祀鬼神的原始礼器发展成为贵族阶级表达身份和地位的装饰品,这是玉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贵族佩戴一组玉饰的习俗流行于西周时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这种佩戴玉器的习俗,主张将佩戴玉器制度化。所以玉从主要为“神”服务,变成了主要为“人”服务。这一转化过程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其中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如“不要谈奇物、权变、混沌、灵”,“远离鬼神”,“不能与人交往就不能与鬼交往”。“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思想,指的是公正和完美的处事态度,是古代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古人视玉为中庸之道的体现,刚柔并济,形神兼备。古人的理想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最好的和谐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同”,而玉就是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载体。玉本身是一种天然矿物,是君子所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善有序的用玉制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选择“玉”作为其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载体,极大地强化了玉的文化内涵,使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礼”字的本义是向神灵献玉。古人最初把通过祭祀向神灵献玉的行为称为仪式。所谓“古人以玉鞠躬”。所以用来祭神的玉叫礼器,用来接神或降神的玉叫神器。

记者:中国古玉的礼仪功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针对器物,一个是针对礼器。如何理解玉与中国礼仪文明的关系?

田光林(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仪式传统,而最早的仪式活动的出现和最初的社会管理活动都源于以玉为中介的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礼源于祭的道理。

人祭祀神是因为想从神那里得到什么,祭祀神的本质在于贿赂神,也就是给神送礼。送礼物的目的是用神灵的魔力交换礼物,寻求神灵的保护。在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渔猎时代,最好的礼物是玉和肉。在古代汉字中,“礼”字的本义是用玉侍奉神灵。《说文》:“礼,绩也。所以,事情都是上帝保佑的。”也就是说,古人最初把以祭祀形式向神灵献玉的行为称为礼,所谓“古人以玉行礼。”所以用来祭神的玉叫礼器,用来接神或降神的玉叫神器。

据考证,考古发现的史前玉珏、玉环是蛇的象征。兴隆洼文化中常用于耳环的玉珏,应该叫玉洱,玉洱玉的象征意义在于洱蛇,即龙蛇环绕耳朵。墓葬中少数佩戴玉儿的墓主人是被认为有上天降神能力的女巫,以二蛇为标志。这些人是当时的宗教领袖和部落首领。据古代记载,夏朝的开国皇帝夏柒是一个耳朵和手里都有蛇的神秘人物。所以,曾经被视为日常生活装饰品的兴隆洼文化玉珏,其实是一件神圣庄严的神器和礼器。

此外,玉刀的数量仅次于玉爵,其原型显然是在金属刀出现之前,渔猎社会用来宰杀动物的骨刀。在古代渔猎时代,氏族或部落组织分配猎物时,通常是族群首领用刀将猎物肢解,按族群成员的辈分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原则在祭祀仪式中也很普遍。在古代,每当祭祖结束,都要举行最后的仪式,也就是分食仪式。首先,祭司把祭祖的祭品分解成几块,保证每个参加祭品的成员都能分到一块,然后按照尊卑顺序分食。最尊贵的人先吃最好的肉,最后的人也可以相应地吃最差的肉。这个古老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汉代。据史书记载,西汉的开国功臣陈平就是主持祭祀仪式的屠夫。因为他公平合理地分享了肉,所以受到了大家的称赞。雄心勃勃的陈平马上感慨地说,如果让他来管理这个世界,他一定能做到,也能分享这块肉!从此,中国有了“屠戮天下”这个成语。

在古代,人们在用玉祭神的同时,也把自己降低到了神的附庸地位。人与神的根本界限是“礼”,这是“礼尚等级”的由来。上帝最初的仪式纯粹是个人行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赠送礼物与上帝对话。后来由于颛顼时代传说中的宗教改革是“一个绝地懂天道”,中国早期的宗教信仰开始从个人宗教阶段进步到部落宗教阶段。部落宗教的本质在于宗教神权的垄断,上位者通过垄断神权来垄断现实社会的行政权力。这时人们的仪式精神是公益和集体主义,是在族长和最高共同体管理者的领导下统一有序的行为。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制文明模式的起源,重在崇玉、尚德、天、祖、王。

所以可以说,玉的出现,等于是仪式的出现,是文明的光芒。中国古玉在中国礼制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第一,从生产技术发展来看,如果说青铜的冶炼和铸造代表了夏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那么玉器的打磨和切割则体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科技和生产发展的整体指标;其次,从民族文化传统来看,如果说青铜礼器是三代礼乐文明社会的物化符号,那么中国古代玉器则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礼制发生、积累、扩展和传承的基本载体;第三,自夏商周以来,玉成为历代统治者用来区分等级和地位的象征,是行使军政权力的信物。《李周官纯大伯》:“以玉为六瑞以待国。”根据等级,于佩知道根据玉的礼仪,这已经成为一个共同的礼仪规则。因此,玉器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礼制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互为外在和共同的。

乾隆进士毕沅开创了玉雕制珠的先河。一时间,缅甸翡翠成为北京上流社会的珍品,一度超过和田玉。“有资本痕迹的玉”的输入影响了乾隆时期的玉器审美观。

记者:中国玉器的可持续发展也得益于与周边地区的玉器文化交流。中外宝玉两千年的交流历史是如何丰富了中华玉文化宝库的?

尹志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的玉器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发展,首先是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公元前121年以后,随着汉朝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与西域的大通道,张骞出使西域,特别是“丝绸之路”繁荣之后,和田玉获得了大量的发掘,出现了中国玉器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外交流。中原的玉器源源不断地输出到长城,中亚、西亚的宝石、有色眼镜、黄金工艺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

在古代,中国不仅重视玉,也重视珍贵的玉石和宝石,这与世界上其他喜爱宝石的国家不同。比如,按照古代的礼仪制度,所有用于礼仪和祭祀的玉必须是真玉,而不是美石,否则会被视为对神的亵渎。国王可以赏整块玉,但国王以下的贵族,即使很有钱,也不能用整块玉,必须用漂亮的石头;明朝万历皇帝大量使用进口宝石,但大多不是单独制成饰品,而是作为新疆和田白玉的饰品,在玉石表面镶嵌彩色宝石,以中国玉石为主体。600年前,外国珠宝开始坐拥中国玉器。写于1520的《西域贡赋集》,多处提到“宝石”,说明明朝从西域带回的宝石数量较多。江西、湖北、南京、北京等地的帝王贵胄墓中出土过珍奇宝石,与中国玉和谐共处。

考古发掘证实,翡翠最早于明末在云南西部使用,清初经云南、广东传入长江以南。清代中后期,江南地方官员和富商进贡上等缅甸玉器,引起朝廷重视。比如乾隆时期的文人毕元,曾在陕西、湖广一带身居要职,深谙古玩奇珍之道,收藏了大量古玉,对缅甸玉情有独钟。他把一等玉打磨成珍珠,与妻子分享,开启了玉石雕琢珍珠的先河。要知道,那时候朝廷还没有用玉珠。在毕元等人的影响下,朝鲜人民开始使用玉,蔚然成风。缅甸翡翠已经成为北京上流社会的珍品,供不应求。顶级缅甸翡翠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成为重要的玉石,一度超过和田玉,丰富了中国玉石的宝库。

250-200年前,中国玉器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乾隆雕刻”的形成,二是“神都斯坦玉”的进口。经过四五千年的发展,中国的玉器艺术过于成熟,缺乏创新,未能突破,在清初走进了死胡同。对此甘龙十分不满,进行创新,力求在造型、工艺、玉器题材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从商周青铜器、汉玉器中汲取艺术营养,丰富造型;精益求精,对技术的思考一丝不苟;在主题表达上再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是一种时尚。同时,千方百计展现和田玉的材质之美,铸造成流芳百世的“干龙雕”。

“乾隆雕”不惜用耗材,作品过于厚重细腻,缺乏玉的灵巧,而“神都斯坦玉”(主要是伊斯兰玉,产于印度北部和土耳其部分地区)则擅长灵巧,强调一器一色,无杂色,色彩灵动;器物形式取自自然规律,果、花、叶、茎相继入玉;墙的外部装饰有花卉图案,或者镶嵌有玻璃珠和金属线。乾隆对此推崇备至,并将其运用到清代的玉器制作中,产生了“西番作”的仿制品。

中国玉文化丰富而博大精深,能反映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思想意识、文化交流的大量信息,能从多方面反映中国人的认知和理性。玉器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也是一种科技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玉文化一直贯穿始终,并且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其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来源: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