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1)不同时期的文化名人和成就(2)整理各个朝代的皇帝及其贡献(3)整理教科书。
1)长勺之战: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齐与鲁;地点:长韶(今山东莱芜东北);主角:曹刿。
意义:明确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打击敌人。
成语:集结,然后下降,最后耗尽;旗帜在骚动。
2)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公元前207年12月,地点:巨鹿(今河北萍乡);主要人物:项羽和张寒。
意义:打败20万,重创,又有20万投降,秦国名存实亡,项羽确立了起义军的龙头地位。
成语:破釜沉舟,袖手旁观。
3)官渡之战:东汉末年,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地点是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主要人物:曹操、袁绍、许由
意义: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确立了“服天子以令其不臣”的战略意义
成语:没事。
4)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地点: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周瑜。(没有诸葛亮的那份)
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延缓了统一的步伐。
成语:没事。
5)淝水之战:东晋,公元383年,地点:淝水之畔(今安徽寿县南贺飞);主要人物:福剑、谢安。
意义:前秦一蹶不振,苻坚被义军将领杀死;东晋收复部分失地,享太平四十余年。
成语:鞭长莫及,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