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课——中外改革内容比较

中外改革比较2008-11-23 20:23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比较。

相似:(1)相同背景:改革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3)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差异:结果不一样。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使日本这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只持续了103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了,所以中国没有走上富强之路。

2.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

(1)明治维新之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德川时代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②虽然中国封建统治的危机非常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勾结,封建势力仍然比较强大。

(2)领导力:

(1)虽然日本资产阶级尚未成熟,但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少年武士充当了叛乱运动的领导者。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部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理旧敌对势力的任务,从而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2)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薄弱,只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再加上封建势力强大,改革不可能成功。

(3)政策措施:

(1)日本德川时代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在中国的戊戌变法中,虽然光绪皇帝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势力不掌握政权,保守势力强大,无法实施。

⑷国际环境:

(1)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年的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殖民征服的高潮还没有开始。随着西方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中国的戊戌变法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从未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运动十分不利。

3.简单总结一下俄罗斯1861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相似之处: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两者都是历史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的发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已经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差异:改革的内容不同;日本的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民族危机。

4.中国和前苏联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

(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和CPSU崩溃。

(3)苏联改革失败的启示:(1)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3)改革应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4)改革要针对西方宣扬的一些观念和价值观采取正确的对策。

5.列举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相似之处。

背景是一样的:都是面对经济困难和政治不稳定的改革;

前提是一样的:都不会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

影响是一样的: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治稳定,对未来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