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剧本创作的标准格式
当然也有以记录形式出现剧情的电影(比如《第九区》)
纪录片剧本:吴
1,dim中国报刊,或者1981中国近代报刊史等书籍图片八月。
(旁白)他和他的朋友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中文日报。
2.律师穿着律师袍,戴着假发。背景是一个西方宫廷。
旁白: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法学博士,也是第一位获得英国律师资格的中国人。
3.香港。立法会外景。暗黄色调,刻意营造历史氛围。
他是香港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和第一位华人“立法局议员”。
4.条约资料和法律书籍的照片。
(旁白)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平等条约——中墨贸易条约,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典——大清商法。
5.孙中山的影像,北伐的图片,行军的路线图。
旁白:他忠实追随孙中山,顽强抵抗南北军阀、官僚、政客,一度成为孙中山的代言人和最高权力的执行者。
6.吴的照片(最知名的照片)。
他是新会的吴。
(影片名字叫吴·)
7.夕阳下的衙门堡,浊浪腾空。
8.日落时分的乡村。小巷,老房子,杂草,葵花树,鸡犬相闻。
(旁白)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观来桥,是吴的故乡。他的父亲吴·,早年因家境贫寒,远赴新加坡经商。吴出生于1842。3岁随父亲回国,定居广州芳村。
(采访设计1):吴从小就很聪明。13岁,被土匪绑架了一个多月。在匪窝中,吴发现厨子是一个被土匪俘虏的同乡,于是密谋用酒肉灌醉,在土匪外出时看守,逃出匪窝。
(采访设计二):吴年轻的时候,讨厌四书,喜欢看小说。有一次,老师要写一篇八股文,题目是《不要杨,要莫》。按照八股规律,你首先要“解决问题”。吴抄了《红楼梦》里贾宝玉写的“归于墨”的题目。老师没读过《红楼梦》,就把字圈了出来,很高明。后来老师去参加省考了。这正是卷中的题目。老师录了吴的破题,居然骗了考官,拿了奖。
9、船驶过,溅起浪花。船在很远的地方。
旁白: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朝遭受沉重打击。社会剧变切断了科举之路,许多士生不得不另寻前程。
10,香港。在圣保罗学院的外部,镜头缩放到蓝天,然后切换到欧洲西方国家的政治中心的风格(表明吴的向往)。
(旁白)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首先要开始西方文化。吴把送到香港接受西方教育,希望能出人头地,改变家庭。从65438年到0856年,吴进入由香港圣公会管理的圣保罗学院,“教授英语、数学和学术纪律,并努力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渐渐地,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扩展数据: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件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和展示的影视艺术形式,其本质是展现真实,用真实引发人们的思考。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路易·琉米爱尔在法国1895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片都是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拍摄始于19年底,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晚清的社会场景,历史人物李鸿章,都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纪和纪是有分工的,他们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有一定的规律。相同的特点是,记和记都可以做动词和名词。
“纪录”一般只作为名词使用,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记录的最高成就,如打破纪录、创造新纪录等。“记录”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最好成绩。另一个意思是指记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做动词的时候,“记录”指的是把你听到的或者发生的事情写下来,比如,记录下来。做名词时,record指当场记下的材料,如做会议记录,也指做笔记的人,如推荐他做记录。
纪录片一般是指一些现实主义的电影,比较近的。纪录片和纪录片通常意义相同,没必要区分太广。
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莱厄蒂、兹加·韦尔托夫、约翰·格里尔森和尤里斯·伊文思。
说明纪录片和故事片其实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说,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写实,但实际上,只有镜头和摄影师在场,才能影响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还记录了拍摄过程对被记录情况的影响,让观众得到更客观的印象。
被记录情况的代表性也影响着一部纪录片是否真实。比如很多关于动物的纪录片,在剪辑的时候往往更愿意选择戏剧性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不一定是这些动物典型的生活习性。纪录片摄影师的个人观点和评论也可能影响一部纪录片的真实性。
比如很多关于动物的纪录片中,评论家喜欢用拟人化的语句来描述一个动物的行为,但实际上动物的行为可能与拟人化的描述无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