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历史解读
都江堰名字的由来:在秦、蜀两县知府李冰修筑堰的初期,都江堰被称为“奎山”,因为都江堰旁边的雷宇山在秦汉以前被称为“奎山”,而当时生活在都江堰周围的主要民族是人,他们把堰称为“贵”,所以都江堰被称为“奎”。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设都安县,因名“都安堰”。同时也叫“黄金堤”,突出鱼嘴的分水作用,用堤代替堰作为名称。
到了唐代,都江堰改名为“绝味岩”。因为当时筑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断竹为笼,径三尺,填实石,累溺”,即以竹笼填石,称为“尾”。
直到宋代,在宋代的历史上,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二十岁统治都江堰,笼石蛇破河停水,以灌溉数郡田地。”
关于杜江这个名字的由来,《蜀水考》说:“府河,一条成都河,有两个源头,分别是漓江和刘江。”刘江是鉴江的别称。在成都平原上,府河是邕江,南河是鉴江。它们的上游是白条河和走马河,分为都江堰和内江。《国志》说:“杜江是成都的河流”。从宋代开始,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被概括称为都江堰,比较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体系,一直沿用至今。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余醉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江口取水口三个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河道自动导流、自动排沙和控制入流问题,消除了洪水,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追随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截止1998年底,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多个县,灌溉面积66.87万公顷。
余醉是一座建在河中央的引水大坝,它将汹涌的岷江分为外河和内河。外河泄洪,内河引水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水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因口形似瓶颈,故称宝瓶口。内陆河通过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的灌溉农田。从雷宇山切下来的那部分山叫“留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河流出口的特殊地形、水脉和水势,因势利导,不筑坝取水,自流灌溉,做到堤防、引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充分发挥防洪、灌溉、输水和社会用水的综合效益。
都江堰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也是理想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地区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锁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坐落在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在都江堰的前面。原为蜀王纪念馆,后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祭祀李冰父子而改名为“崇德殿”。宋代(公元960~1279)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加冕为王,所以后来人们称之为“二王庙”。寺内正殿供奉李冰父子雕像,并有治水名言和诗人题词。
伏龙观位于李堆公园。传说李冰治水时降龙于此。现存大殿三座,前殿有东汉(公元25-220年)李冰石雕像。还有东汉时期的堰工石像,唐代贤和公主在青城山出家时的遗物——龙飞丁。
安澜锁桥又称“安澜桥”、“情侣桥”。它建于宋朝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五大古桥”,是都江堰最具特色的景观。索桥由木排和石墩支撑,用粗大的竹缆悬河,以木板铺成桥面,两边用竹缆围起,全长约500米。明朝后期(17世纪)毁于战乱。现在的桥是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不仅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建筑: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风格、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物相结合等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个或相连的建筑群体”。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结合和谐,具有突出的历史和科学普遍价值。都江堰在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上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扩展数据都江堰建设背景: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非常严重的地方。这种情况是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我国多雨地区。岷江发源于四川和甘肃交界处的岷山南麓,河水起伏很大,水势湍急。
岷江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出岷山山脉,对于整个成都平原来说,这是一条地道的挂在地上的河,而且挂得很厉害。在古代,每当岷江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旦干旱,就是千里之外,绝无收成。岷江洪水长期危害西川,吞噬良田,侵害民生,成为古蜀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建立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早日统一。无独有偶,商鞅变法改革后,秦国也一度名满天下,贤良多贤,国家日益强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的特殊战略地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战国末期,秦的赵浩棋任命通晓天文地理、深居简出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台后,首先下定决心根除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