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书院的起源、发展、特点及评价2。简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内容。

长江流域书院与长江文化

长江流域书院历史发展概述

书院作为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在唐宋时期奠定了基石。从书院的萌芽到书院的形成和定型,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

书院作为古代的一种民间文化教育组织,最早萌芽于唐中期至五代。虽然这些早期书院的性质、规模、具体制度和教学活动尚不清楚;但从这些最早的“书院”来看,包括其读书、讲学、论文、藏书、著书等与“书”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无疑是中国书院的早期形态,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完整书院形态的一些特征。

书院与长江流域有着不解之缘,这在书院萌芽时就有所体现。早在唐朝中期,中国就出现了一些书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书院大多萌芽于长江流域,与一直是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形成鲜明对比。根据我们从全国地方志中搜集到的唐五代著名书院,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浙江(6所)、福建(6所)、江西(13)、湖南(8所)、四川(5所)等省份。

书院制度的形成是在北宋时期。宋初官学未兴时,书院逐渐在全国兴起。与唐五代不同,书院主要是个人学习的场所,但也有一些聚集弟子讲学的教育活动。北宋的书院基本上是民间力量创办的正规学校。这里不仅有专门从事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山长,还有规范的讲堂、宿舍、寺庙、书屋,以及一定规模的藏书。这样一个正规完整的教育机构,虽然主要是民间力量创办的,但也得到了朝廷和政府的表彰和支持,所以很快风靡全国。

在北宋创办书院的热潮中,长江流域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书院早期繁荣的发源地。相反,向来人文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在北宋的设书院热潮中表现不俗,但与长江流域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例如,河南是北宋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但北宋时期河南只有10个书院,与长江流域的许多省区明显不同,如江西39个,浙江32个,湖南12个,福建12个。至于黄河流域的其他省区,书院就更少了,河北3所,山西4所,山东7所,陕西4所。

同时,北宋时期创办的著名书院大多集中在长江流域。比如湖南有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规模大,影响大。岳麓书院有着悠久的周式风格,所以也被北方的召见,并受到了书籍和礼物的礼遇。石鼓书院也因其办学影响巨大而被朝廷所赋。因此,湖南的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在宋初被列入四大书院。江西也有很多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被朝廷赐九经,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此外,江西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如南丰县的华林书院、安义县的唐磊书院、南城县的胥江书院等。有人把江西的华林书院、董家书馆、唐磊书院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校。此外,江苏的茅山书院和浙江的稷山书院是北宋著名的书院。当然,北宋时期,黄河流域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河南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山东泰山书院、徂徕书院等。因办学规模大或有名人主持,被列入宋初四大书院或名书院名单。但与长江流域的著名书院相比,其规模和影响力仍显逊色。

到南宋时,由于政治军事形势的剧烈变化,中原地区已被金兵占领,作为新兴的民间书院教育遭到严重破坏。除了少数地方,在中原地区很难找到弦歌的声音。相反,江南地区的书院建设被推向了新的高潮。长江流域各地都建立了书院,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了北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江南书院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书院教育与理学的融合。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积极创办和主持书院的人,主要是当时活跃在学术思想界的理学家。他们往往标榜自己在书院的独立办学宗旨,发挥自己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利用书院展开学术讨论。同时,在学院的管理体制和办学特色上也有新的特点。应该说,直到南宋时期,书院教育制度才真正成型,并影响了数百年。

当然,南宋书院教育的成就主要在长江流域。自从中原落入游牧民族之手,北方书院就消失了。岳麓、白鹭、李泽、香山四大书院崛起于长江流域,成为“南宋四大书院”。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所书院均由名师主持,张楠轩负责岳麓山,朱负责白鹿洞,负责,陆九渊负责香山。因为他们四人是南宋理学四大流派的集大成者,所以这四所书院成为当时理学四大著名流派的根据地。

由于南宋时江南书院都与理学结合,随着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宋理宗之后,理学的地位得到了确认,书院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全宋书院数量显示,长江流域的书院数量已占全国总数的74.43%,而黄河流域仅占3.25%。

元代的书院教育得到了充分的推广和普及,所以有“书院之盛,超越元代”之说。这种推广和普及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民的力量。元代相当多的书院仍然保留着这种民间教育组织的特点。大量不愿做官的宋遗民,主要通过在民间兴办书院,从事独立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此外,元当局对这种民间学习的热情并没有停止,反而是鼓励。

其次,政府对书院教育的大力支持,也使书院得以推广和普及。元代修建的第一所书院是朝廷修建的燕京太极书院,表明了元政府对书院教育的认可,为以后的书院推广政策开了先河。此后,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效仿,官员们在自己的地方建起了书院。长江流域大量书院由地方官员主办,地方财政出资创办。比如浮梁的少文书院、冀州的白鹭洲书院、潭州的岳麓书院、婺源的惠安书院、南康的白鹿洞书院、浙江青田的石门书院等。都是由地方官员修复或建造的。为了保证书院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元政府还特别重视对书院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将主持书院教育的山长列为朝廷官员:周帆郡立书院的山长与学正、学录、教学训令相同,由礼部任命;各省的学院院长和所在县的一样,由各省和宣传部任命。此外,该学院的学生与政府学校的学生待遇平等。这些政策虽然导致书院官学程度的加强,使书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但确实起到了促进和普及书院的作用。

民间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是明清时期书院大力推广和普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对书院教育的极度热情和向往,民间士绅普遍将资助和创办书院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文化使命和“厚德载物”的历史功绩,因此往往将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书院建设中。另一方面,政府虽然对书院讲学的自由有所限制,但也肯定了书院在发挥基础教育、精英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因此也致力于加强对书院的支持,希望借助书院教育达到“立国敬民,教学优先”的目的。在这股书院普及的热潮中,长江流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长江文化的发展是长江流域书院兴起的历史条件。

唐宋以后,长江流域书院的兴起与当时长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唐宋以来,长江流域书院教育萌芽、产生、发展、全面推进,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这与唐宋以来文化重心南移、长江文化兴盛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这里有几个主要条件来说明书院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

(1)士绅社会的发展

唐宋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士绅社会与书院教育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士绅社会的发展必然通过积极创办书院来表达其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文化的关怀;发展书院教育可以培养和再生新一代士绅。长江流域的书院之所以如此发达,是因为唐宋以后这一地区的士绅社会发展迅速,士绅的社会力量推动了长江流域创办书院的热潮。

(2)学术思想的繁荣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术思想的研究中心。所以书院的兴衰与宋代以后学术思想的兴衰是同步的。唐宋以来,中国学术史上最显著的发展是出现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学术形态——理学,它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理学起源于中唐,创立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它的发展过程几乎与学院同步。唐代以前,长江流域的学术思想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然而,理学出现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学形成于北宋。周敦颐,理学创始人,道州英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他的学术活动主要在长江流域。周敦颐奠定的理学成为宋代以后的主导学术,标志着长江流域学术地位的上升。特别是南宋时期,理学的学术重心完全向南方转移,长江流域成为理学重镇。理学史上的几个重要学派,如朱的考廷学派、陆九渊的象山学派、胡宏张炜的湖湘学派、的吴学派,都活跃在长江流域,浙东也有与理学进行学术争鸣的学派,包括永嘉学派、永康学派。他们在这里研究经典的历史,解释原理,辩论,写书。书院成为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传播思想和创建学派的最佳场所。

(3)佛教和道教的发展。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一方面具有传统私塾免费授课和完备官学体系的双重优势,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儒家人文教育和佛道宗教教育的特点。同时,佛教和道教对理学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佛教和道教的发展构成了书院建设和理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文化条件。

佛教和道教在长江流域广泛而深入地传播。由于佛寺道观耸立在名山之中,早期书院在佛道影响下创立于名山之中,佛道的宗教理论和修炼方法也影响了理学学术和书院教学。因此,佛教和道教在长江流域的盛行是书院繁荣的重要文化条件。

(4)造纸和印刷的发展。

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能够在唐宋时期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书籍的普及。书院首先要能藏书,然后才能围绕藏书开展教学、读书、写作、出书等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

由于长江流域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原本十分珍贵的书籍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人们一般都有收藏书籍和典籍的可能,所以有可能使先秦两汉时期流行的各种私塾演变为书院,是比较有特色的教育机构。

第三,长江流域书院推动了长江文化的发展

(1)文化创新功能

这主要体现在宋元明清时期学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上。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书院与理学紧密结合,导致了理学的蓬勃发展及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元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学术发展持续繁荣,这也与这一时期书院的学术重要性密切相关。明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心学思潮兴盛,这是由于明中期书院教育与当时心学思潮相结合的结果。代表明代思潮的有两大流派:王雪和湛学。王雪是指王阳明及其后学形成的学派。由于王阳明在长江流域各书院讲学,其弟子遍布江南,形成了浙江、江油、南中、楚中等地的王门。这些王门弟子是长江流域创办或主持书院讲学的主要力量。湛学是指湛若水创办的学校。詹若水留学陈宪章,后成为独立门户,并在各地建书院讲学。黄宗羲说“他一生走过的地方,都要建书院拜白沙,他就从游客走遍天下。”从明代到清代,学术思想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起初,标榜“实学”的一代学者活跃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他们也利用书院研究学术。如无锡东林书院是明末影响较大的著名书院,清初浙东学派也以尚勇见证书院为学术研究基地。清朝以后,以研究经典、考察历史为特征的汉学思潮兴起。他们还利用书院,浙江杭州精舍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2)书院的文化积淀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写作。写作是实现书院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学术大师在主持书院工作的同时,也在从事学术工作,他们的很多代表作也是在书院完成的。同时,他们还经常把各种讲座和讲稿整理成书,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对老师提问和困难的对话记录下来,编成《语录》《问答》等书。此外,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写论文或作品。这样,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文化。宋代朱的《斋藤优子流派》、张仪的《南玄孟子》和的《李泽讲义》,以及清代紫阳书院的《课艺》、《尊经书院第一集》、《敬经精舍集》,都是长江流域书院积累的学术文化成果。

二是刻字出版。书院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刻书出版。其刻书范围除了积累自身的文化学术成果,如出版书院主持人的著作、讲义、语录、课艺、书院志等记载外,还包括出版各种能服务于书院教学、研究、交流的经史子集书籍。这样,书院事实上成了各地刻书的出版中心。在古代出版业中,出现了以校勘严谨、质地优良著称的“袁殊本”书籍,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许多书院都刊刻了这样的“袁殊本”书籍。明清以来,书院刊刻图书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一些书院还成立了出版社,承担地方图书的刊刻任务。

三是藏书。藏书是书院的三大章程之一,因此是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遍布长江流域的大大小小的书院,通过收藏和借阅的方式收藏各种书籍和典籍,并通过捐赠、印刷、购买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藏书,使书院藏书成为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书院藏书精良,数量众多,在地方藏书中并不多见。

第四是牺牲。祭祀也是古代书院的规定。在几千年的办学历程中,书院形成了自己的祭祀制度。祭祀对象除了祭祀至圣先师孔子外,还包括尊重书院学制的相关人物、当地著名儒生、创办书院的功臣等。这样,书院祭祀就具有了传承学术体系、彰显地方文化的强大文化积淀功能。长江流域各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方学术传统和地域文化,如蜀学与巴蜀文化、湖湘学与湖湘文化、徽学与徽文化、江西学与江西文化、浙江学与浙江文化等。这些地方学术和地域文化,往往是书院办学过程中学术思想积淀的结果。全国各地的书院祭祀在保存和加强这种地方学术和地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四川的书院祭祀苏三父子、魏辽翁等。;湖南书院祭周濂溪、胡安国、胡宏、张炜;江西书院祭祀朱和陆九渊;浙江的书院向吕祖谦和陈亮献祭。

(3)文化传播的功能

书院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组织,但其基本功能仍然是教育,教育的特点是传播文化。因此,长江流域兴盛的书院群体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文化传播。

书院能够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与这种教育组织的特性分不开的。首先,该学院将精英高等教育与普及基础教育相结合。在中国古代,一般情况下,由朝廷主持的官学体系承担高等教育的职能;然而,基础教育没有纳入正规教育系统,主要由家庭和民间社会承担。宋代以后建立的书院制度承担了上述两种教育职能。一方面,各地的书院,尤其是那些著名的书院,大多是古代的高等学府。授课者都是国内的名家,受教育者也都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学者,有的甚至是地方官员。其中传播的内容也是高度的“成人学习”。另一方面,大量建在村镇和家庭中的书院属于那种具有基础教育水平的书院,在发展地方基础教育和促进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书院可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书院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其教育主要是一种学校教育,以补充或取代官方教育的不足。

第三,书院可以把经学和历史的教育与各种专门教育结合起来。在中国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中,经学、文史一直是教学的主体,书院的教学内容也是以此为基础。但书院毕竟是一个相对自由灵活的教育体系,所以也产生了很多专门的教育,包括专门学普通话的尹正书院,专门学武术的彰武书院,专门学医学的医学院。晚清时期,各地建立了许多专门研究西学和艺术的书院。

总之,长江流域的书院对长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书院不仅充分发挥了推动长江文化发展的作用,而且是长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