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泉河的历史
著名的湖泊如下:1。黄河流域干流在灵宝市进入河南省,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7市24个县(市、区)。黄河干流金梦以西是狭窄的河谷,水流湍急,金梦以东进入平原,水流骤缓,大量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淤积。两岸设置堤防,间距5~20km,干流起伏,为游荡性河流。
花园口以下,河床高出堤后地面4~8m,形成悬河。汛期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防洪心腹。流经兰考县三义寨后,干流转向东北,基本成为河南、山东省界,在台前县张庄附近出省,穿越全省711km。
黄河在该省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红农河、何穗河、金地河和天然燕文运河。沂河、洛河和沁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洪水的主要来源。
(1)洛河水系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流经河南省卢氏、洛宁、益阳、洛阳、偃师市,在巩义市沈北村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9056km2,省内陆河长366km。全省面积17400km2。
主要支流伊河发源于栾川县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县、洛阳,在偃师县杨村汇入洛河。河流长268km,流域面积6120km2。伊河和洛河之间的低洼地容易发生洪水。
(2)沁河水系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从济源市辛庄乡火炭村进入河南省,经沁阳、、温县至武陟县方岭,流入黄河。流域总面积13532km2,省级面积3023km2,省级内河长135km。
沁河进入济源五龙口以下冲积平原,河床淤积,高出堤外地面2~4m,形成悬河。丹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丹竹岭,流经艾博和沁阳,汇入沁河。
流域总面积3152km2,全长169km,省界面积179km2,省界内河长46.4km。(3)红农涧、何穗红农涧、何穗为丘陵河流,直接进入黄河。
红农河(又名西涧河)发源于灵宝县豫园以西,河长88公里,流域面积2068平方公里。何穗发源于山西阳城县华叶岭,流入济源市西北的荆轲乡窟窿山。经孟县、文县流入武陟市南黄河,全长130km,流域面积1328km2。
(4)金堤河、天然燕文运河金堤河、天然燕文运河都属于平原坡型河流。金地河发源于新乡县张箐村,上游依次为大沙河、西流清河和红旗干渠。始于滑县耿庄,为金地河干流,流经濮阳、范县、莘县、阳谷,在台前县东张庄汇入黄河,干流长159km,流域面积5047km2。
天然燕文运河的源头分为南支和北支,南支叫天然运河,北支叫燕文运河,都发源于原阳县的王鲁南和王鲁北。它们在长垣县大岔集汇合后被称为天然燕文运河,在濮阳县曲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2514km2。由于黄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只有当黄河水位较低时,天然的燕文运河和金地河的径流才能自行流入,而黄河的洪水往往会造成两条支流的顶托,使水难以排出。
2.淮河流域的河流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及其在淮南的支流、红河、何英和豫东平原的河流。淮河干流和支流淮南都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占全省淮河流域总面积的17.5%。
左岸的支流主要发源于西部的伏牛山系,北部和东北部的黄河,以及废弃的黄河南堤。沿途二级支流众多,占全省淮河流域总面积的82.5%。左右岸支流不对称分布。
丘陵地区河源短而急,进入平原后排水不畅,容易成为洪涝灾害。(1)淮南淮河干流及其支流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在固始县三河尖乡陈侗村进入安徽境内。省界以上河流长度417km,淮河干流流域面积包括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和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21730km2。
息县以下,两岸开始筑堤,一直到淮滨。河长99公里,河床比降1/7000,河宽2000多米。由于淮河干流排水出口小,防洪除涝标准低,淮河干支流沿岸平原洼地易发洪水。南岸主要支流有:石河、竹竿河、寨河、黄河、白鹿原、石河、关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流向西南-东北,河流短而急。
(2)洪河水系发源于武冈市龙头山,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在淮滨县洪河口汇入淮河,全长326km,板台以下分洪长度74km,流域面积12325 km2。流域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容易引发洪水。
汝河是红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泌阳五峰山,流经遂平、汝南、正阳、平舆,在新蔡县板台村汇入红河,全长222km,流域面积7376km2。镇头河是汝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确山鸡冠山,在阮南部汇入汝河,河长121km,流域面积1841km2。
汝河另一主要支流北汝河,发源于西平县杨庄、遂平县茶崖山,经上蔡、汝南流入汝河,长60km,流域面积1.273 km2。(3)何英是何英水系,位于河南省腹地,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水系。
在河南省,何英水系也俗称沙英水系,以沙河为主干,周口至省界段也俗称沙河。何英河仍然是这里的主要叙事。
何英发源于嵩山南麓,流经登封、禹州、襄城、许昌、临颍、西华、周口、襄城、沈丘,在界河入皖。省界以上河流长度418km,流域面积34400km2。
沙河和汾泉河是何英河南岸的支流,清肺河、贾鲁河河和黑子河是北岸的支流。沙河是何英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鲁山县石人,流经宝丰、叶县、舞阳、洛河。
河南商丘金莎段有许多河流,包括黄河和淮河。河南省地跨淮河、长江、黄河和海河,流域面积分别为86654、38+0万、2.77万、3.6万、1.53万km2。全省河流493条,面积1,000 km2。5 000~10 000km2的河流有8条,分别是伊河、金地河、石河、汝河、北汝河、何英河、贾鲁河河、唐河;1000~5000km2的43项;河流433条,100~1000km2。从流域范围来看,有93条河流100km2和黄河流域。淮河流域271;海河流域54个,长江流域75个。由于地形的影响,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流经河南省的形式可分为四类:过境跨省河流;发源于河南的出境河流;发源于外省,在河南汇合并进入主流的河流;以及该省的所有河流。1.黄河流域干流在灵宝市进入河南省,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24个县(市、区)。黄河干流金梦的西部是一个狭窄的山谷,金梦的东部进入平原。水流突然变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床逐年淤积,两岸设置堤防。这是一条蜿蜒的河流。花园口以下,河床高出堤背4~8m,形成悬河。汛期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防洪之忧。流经兰考县三义寨后,干流转向东北,基本成为河南和山东的省界,在台前县张庄附近出省。全省711km。黄河在该省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红农涧、何穗、金堤和天然燕文运河。沂河、洛河和沁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洪水的主要来源。(1)洛河水系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流经河南省。流域总面积19056km2,省内内河长366km。省级面积17400km2。主要支流伊河发源于栾川县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县、偃师县洛阳村,汇入洛河。河流长268km,流域面积6120km2。伊河和洛河夹着河漫滩。(2)沁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从济源市辛庄乡火炭村进入河南省,经沁阳、、温县至武陟县方岭流入黄河。流域总面积13532km2,省级面积3023km2,省级内河长135km。一条悬浮的河流形成了。主要支流丹河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丹竹岭,流经艾博和沁阳,汇入沁河。流域总面积3152km2,全长169km,省界面积179km2,省界内河长46.4km。(3)红农河、何穗红农河和何穗河。该河长88公里,流域面积2068平方公里。何穗发源于山西阳城县华冶岭,进入济源市西北的荆轲乡窟窿山,经孟县、文县在武陟市南汇入黄河,全长130km,流域面积1328km2。(4)金堤河和天然燕文运河。上游依次为大沙河、西流清河、红旗干渠,起于滑县耿庄,为金地河干流,流经濮阳、范县、莘县、阳谷,在台前县东张庄汇入黄河。干流长159km,流域面积5047km2。天然燕文运河的源头分为两条支流,南支流叫天然运河,北支流叫燕文运河,都发源于元阳县王鲁南。在濮阳县曲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2514km2。由于黄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只有在黄河枯水时,天然的燕文运河和金堤河的径流才有可能自行流入,而黄河的洪水往往会造成两条支流的顶托。排水困难。2.淮河流域的河流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包括淮河干流及其淮南支流、红河、何英和豫东平原的河流。淮河干流和淮南支流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占全省淮河流域总面积的17.5%。左岸的支流主要发源于西部的伏牛山系、北部和东北部的黄河以及废弃的黄河南堤,沿途汇集了众多的二级支流。占全省淮河流域总面积的82.5%。左右岸支流不对称分布。丘陵地区河源短而急,进入平原后排水不畅,容易引发洪水。(1)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干流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在固始县三河尖乡陈侗村入皖。淮河干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南干支流和洪河口以上的淮北干支流,流域面积2173099km。息县以下,两岸皆有堤防,直抵淮滨,河床比降1/7000,河宽2000余米。由于淮河干流排涝口小,防洪除涝标准低,沿淮及支流下游平原多洼地。洪水灾害经常发生。南岸主要支流有:石河、竹竿河、寨河、黄河、白鹿原、石河、关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流向西南-东北。(2)红河水系发源于舞钢市龙头山,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灌河。流域面积12325km2。流域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容易引发洪水。汝河是红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泌阳五峰山,流经遂平、汝南、正阳、平舆,在新蔡县板台村汇入红河,全长222公里,流域面积7376平方公里。镇头河是汝河的主要支流,比较发达。河道长度121km,流域面积1841km2。汝河的另一条主要支流北汝河,发源于西平县杨庄和遂平县茶崖山。
河南省周口港物流产业集群属于哪个县?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直接属于周口市人民,属于正处级单位。周口,历史上称为周家口,素有“小武汉”之称,航海历史悠久。因航海而得名,因航海而繁荣。
周口具备航运开发条件的河流有四条,分别是沙英河、涡河、贾鲁河河和汾泉河。沙英周口以下航道已于2009年6月实现全年通航。300载重吨到1,000载重吨的单船和3000载重吨到1,000载重吨的拖航队,一年四季都可以顺利地从周口航行到江浙沿海,从而达到过江入海的目的。
作为全省唯一以港口命名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省委、省委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高度契合,潜力巨大。
周口地区各县经济比较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淮阳、陆毅、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川汇区、项城市,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万亩。耕地面积和总人口在全省排名1。周口历史悠久,古属褚晨,祖先都在宛丘(今淮阳)。古代三皇五帝曾在此繁衍生息,有“华夏先锋,九州圣碑”之美誉。
沙河、何英、贾鲁河三川交汇,历史表明,清代“五路通衢,人杂四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故有中国“小武汉”之称。周口地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周口,也被称为周家口,位于沙河,何英和贾鲁河的交汇处。明初只是附近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集镇。明朝永乐年间,由于淮河、沙河、何英的打通,集镇从明初的沙河北岸扩展到沙河南岸。为了方便物资交流,在南岸的街(今老街)开了一个渡口,有一家姓周的在这里来回摆渡,所以叫渡口,故名“周家口”。
最繁华时期,仅周家口镇就有116条街道,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交子街卖竹器,马咸街卖麻袋,大通街专门做铜锅等青铜器,平均每两条街就建一座庙。周家口镇虽有116街道,但其业务主要以转运贸易发展,主要在豫东与江南之间进行。其出口商品主要是周琛和开封生产的农副产品,而其投入主要是江南生产的丝绸和杂货。
杨子善说,有人用“商旅奔驰”这个词来形容当时周家口商业的繁荣,非常贴切。那么周家口当时的商业规模如何呢?杨子善说,南开大学许坦教授曾以周家口道光十八年山陕会馆两碑为依据,按照“千分之一”的原则向商人集资,计算出周家口有164个商人,320个商人只有一个名字可考。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秀才熊廷弼,当时路过周家口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叫《过周家口》,诗里有一句话:“江浦万灯照,千帆如高涵。”意思是周家口晚上像南京浦口一样灯火通明,千帆白天像汉口一样聚集。
“由此可见当时的繁荣程度。”周家口真正的繁荣是在清代。
乾隆年间,周家口已开渡船16艘。最高峰时,本地居民达到四五万人,而流动人口达到几十万人。也赢得了“南皮都”、“小汉口”的美誉,成为河南四大商业中心之一。这片古老的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人类的始祖太昊伏羲都湾丘(今淮阳县)造八卦,造网,教人渔猎;女娲,中国女神,西华之都,造人出土,炼石补天,教育万物;神农氏开始以陈(今淮阳县)为都城,尝百草,耕五谷,教人耕种庄稼,开创了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圣贤,道教鼻祖老子(本名李二),在天下100名人中排名第一,出生于古县(今鹿邑县),西出汉沽,撰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流传千古。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光武在陈诚(今淮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淝水之战的重要指挥者谢安,出生于陈(今淮阳县)。我国杰出的易学家陈抟也出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郴州赈灾,引出了一个著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就出生在这座城市;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出生于扶沟县。陈姓、李姓、谢姓等十余个姓氏的祖先都起源于周口。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是中国古代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太昊陵,即“黄三”之首傅的陵墓,占地870亩,五门相对,殿宇雄伟壮丽;伏羲仰视俯视,为八卦作画台,亭台彩榭,翠柏苍翠;开八卦之先河的傅圣白龟(1984),从卦台边重现千年。距今4600多年的万秋古城遗址平凉台,是中国最早的古城遗址。
孔子和蔡晨被剥夺了食物,仙阁塔,一个平原和艰巨的纪念网站,被翻新。湖中筑坛,红莲映日,蓝莲迎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宫而建,有九龙井和“赞太后”碑相依;老子修炼成仙,飘到了老君台,高楼林立,庄严古朴;女娲之都“黄三”之一的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业和旅游胜地。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们不朽的功绩被千古传诵;周口市的关帝庙保存完好,是我国集古建筑、雕刻、艺术、冶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居,典雅别致,有中原现代民居气息;南顿老城建筑精美,具有古城风格;淮阳修枝园松柏造型奇特,鸟兽、亭、塔、榭、作坊等形象生动逼真。比西湖大一倍的淮扬湖周边16000亩水面,芦苇茂盛,荷花飘香,碧波泛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周口市新建的“中华五千年”旅游景区,浓缩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仿长城建筑,将中华楼与长城以1:1的比例嵌入。玉雕、石雕、泥塑万余王、士,长城设在不同的殿堂。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周口地区、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 * *在新成立的川汇区。
(2)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县级周口市行政区域为川汇区行政区域。老街区人民* * *里。
(3)周口市辖原周口地区商水县。
安阳河,又名洹河,形成于哪个时期,发源于临县的吕林山。
洹河有三条主要支流:黄骅河、陵阳河和桃园河。三条支流的源头都在吕林山崖断层的破碎带。从山上流下来后,黄花河和陵阳河两条支流在临县北陵阳村汇合。
向东流至临县横水镇横水村,有桃园河。然后继续向东流至横水镇郭家窑村,暗流于地下,出露于安阳县山鹰山。
所以历史上有洹水“逢十字进,逢良时出”的说法。从山鹰山到彰武村,河流位于丘陵地带,自然落差大,水流湍急。
自彰武村开始,河流处于平原地区,流向逐渐稳定。安阳县蒋村乡以东,注入朱泉河。
马水村东面,粉洪河流入其中。然后向东蜿蜒至内黄范阳口,注入渭河。
河南周口有哪些适合种植的药材?周口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中药材。
周口市辖8县1区1市,土地面积11637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其中耕地面积11745万亩,占全省的8.7%。位于河南豫东平原东南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3° 03 ' ~ 34° 20 ',东经114° 05 ' ~ 115° 39 ',南北宽135公里,东西长14 0公里。我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不均。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冷雨雪少,夏季热雨水集中,春秋暖季短,春夏之交干燥风多。
光、热、水资源结合良好,平原土层深厚,适宜多种根药材生长。温度条件。
秋季气温高于春季,冬夏温差显著,热量和温度不多,寒冷和低温少见。年平均气温14.2℃~14.7℃,年平均最高气温20.2℃,年平均最低气温9.5℃。
全市无霜期为216天。从温度条件看,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
降水条件。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雪较少,年际变化大,雨量分布不均。
年平均降水量689 mm ~816 mm,降雨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全市85%以上的降水处于农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同季雨量充足,有利于中药材生产的发展。
阳光条件。我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0 ~ 2400小时,全年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约为594卡/cm2。
按季度来看,二、三季度是作物的旺盛生长阶段,是降雨量最多、光热辐射较多、日照时数较多的阶段。这些气象因素对中药材的生长非常有利。
水资源条件。周口市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易于开发利用。
全市有60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骨干河流,分别属于沙英河、卧辉河、西飞河、鸿儒河。水资源中,地下水丰富,降水入渗补充快。丰富的水资源是发展中草药的一大优势。
土壤条件。周口市以沙英河为界,南面是沙英河、汾泉河和黑河冲积而成的淮北平原。沙英河以北是黄河泛滥平原。
沙英以南的商水、项城、沈丘土壤质量以砂质黑土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1%。其特点是土壤粘性大,有机质含量高,潜在肥力高。这类土壤有机质、含氮量和阳离子代换度高,适宜种植麦冬、元胡、党参、牛膝、白术、白芍、油菜、薄荷等。在严格把握适宜耕作期、采取良好排灌措施和增施化肥的条件下。
扶沟、西华、太康、淮阳、陆毅、郸城和沈丘北部至沙英河以北地区的土壤以黄潮土为主,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黄潮土分为三类:沙土、混合土、淤泥。
沙土质地疏松,透气性好,适宜耕作期长,吸热散热能力强,适宜种植白头翁、半夏、元胡、白术、白芷、白芍、北沙参、丹参、菊花、紫苏、荆芥。该复合土壤具有土壤疏松、砂粘度适中、耕性好、保水保肥的特点,适合白芷、天南星、薏苡仁、桔梗、地骨皮、槐米、金银花、牛膝、党参、天冬等多种药材的生长。
我市淤泥面积约200万亩,土质细腻,可塑性好,胀缩性强,潜在肥力大。适合种植土壤选择性弱的药用植物,如杜仲、地骨皮、白扁豆、瓜萎、桔梗、板蓝根、二花、牡丹等。记者:周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中国农业文明和中医药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古代到中世纪到现代乃至现在,中医作为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中原腹地长期存在和发展。请问周口10县(市、区)历史上的中药材种植是什么情况?张述任:据史料记载,西华县双龙集(今西峡镇丛桑村)有一位名叫张公义的名人。
他的第九重曾孙拿着桑葚种子养了100多亩苗,养蚕缫丝。几年后,当桑树被砍伐后,人们发现桑树的根皮与其他桑树的根皮有很大的不同。根表皮白色,皮层较深,为优质桑皮。
桑树有鲁桑和胡桑两种,入药的桑皮采自鲁桑。于是芦桑在这里被广泛种植,并被精心烧制成药材供应市场。
西华县桑皮鼎盛时期,年产量达一万多斤,远销山西、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外地毒贩经常来西华县收毒,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药材公司派人来我市组织从上海收购、加工、出口。可见我市的桑皮已经闻名中外了。
我市特别是西华县已种植红花。西华县自康熙二年(1663)开始种植红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产红花驰名中外。本县红花镇是当时西华、扶沟两县的红花集散地,故名红花集。
我市早在宋代就有种植国槐的历史。槐花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入药。
据调查,我市国槐种植发展迅速,国槐收购量逐年增加。除了供应国内市场,还被大量出口。我市种植菊花在清代有文字记载。
1957年发展到5000亩,收购16万公斤;1963年发展到5万亩,收购量1.2万公斤,创历史新高。历史上,我市农民有种植金银花的习惯和管理经验。
金银花种植不占用耕地,多在沟渠、庭院中种植。每到收获季节,花区村外随处可见采花晒花的人,村外银花片片飘香。1980年全市种植面积12000亩,多在太康。
从1984开始,全市开展了较为完整的金银花栽培技术,即一墩多株栽培改为单株栽培,通过整形修剪,改善了金银花的生产条件,从葡萄缠绕到单株直立生长,干花亩产从原来的30公斤到4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据相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我市就有野生桔梗资源,但没有大规模栽培。
1970,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