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好玩吗?塔尔寺旅游札记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历史悠久。这里的佛教文化非常繁荣,充满文化气息,适合修身养性的人。以下是去塔尔寺旅游的注意事项。

饭后,男人们依然聊女人,聊生意场上和各种美女打交道的趣闻,这也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

说到晚自习,梅的男朋友打电话来,梅让我接电话。他热情地邀请我和梅去玉树,并承诺提供一流的食物和热情的款待。梅想去问我的意见。我想了一下,觉得进去应该没问题。如果出来的时候下雪,开车会很危险,所以决定夏秋再去。

第二天,我自然醒来。首先,我看了一本书。今天的任务很轻,休息一下,然后去塔尔寺。离西宁不太远。早饭后,我乘出租车去了阿美告诉我的地方。旅游旺季有班车,现在是淡季。班车停了,我们可以在固定地点打车。

我是第三个上车的人。已经有一个人坐在副驾驶位,还有一个人坐在司机后座。我坐在后排中间,最后来了一个高大强壮,年纪略大的男人。我建议坐在副驾驶位的小伙子(瘦一点的)把座位让给这位大叔。小伙子爽快的答应了,大爷谢了,然后坐前面,小伙子坐我旁边,司机出发了。

我叔叔从我的装束和口音知道我是来旅游的,从我这里了解了大致的旅游流程。当他得知我要去西藏的时候,他说起了我小时候骑自行车去西藏的事。而且,他还为此写了一本书,真的是超凡脱俗,勇气可嘉!

坐在我左边的年轻人是这家餐馆的厨师。这一次,他回家见父母。

坐在我右边的年轻人在西宁一家著名的酒店表演藏族歌舞,并向我介绍酒店。我想有一天我可以和梅一起吃饭,看歌舞表演。

有了这个,感觉马上就要去塔尔寺了。叔叔让司机在路边停一会儿。我还不知道大叔在干嘛。等了一会儿,舅舅手里拿着一本书冲了上来,给我送过来。我欢天喜地的收下了,说,非常感谢。请阅读!舅舅对我说:“希望这本书对你的西藏之旅有帮助。”再见,大叔,感恩!

我们很快就会到达塔尔寺。塔尔寺本身是开放的,不需要买票,但是如果要进专门的寺庙,需要再买一张票。

塔尔寺的由来,

必须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1357+00年6月出生于宗卡(今青海湟中县塔尔寺),人们称他为“宗喀巴”。

宗喀巴从小就很聪明。他3岁入夏宗淼,被最近的事件警示。七岁入夏琼寺,受教佛教戒律,师从僧人段智仁九年。16岁时,离开夏琼寺徒步学佛,后至后藏,遍访各派名刹,拜访名僧名师,勤修佛法。29岁时在雅砻江地区的南家乐康寺获得了佛教戒律。

34岁时,他对佛教的密教和灌顶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到处讲经讲法,在佛教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分别在1401和1406年撰写了《菩提道学最广论》和《密宗道学最广论》,为他建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他一生写了170多卷。

宗喀巴离家去西藏学佛多年,母亲珊扎·阿切瑟急切地送来一束自己的白发,告诉他老母亲已经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

他决心不回宗喀巴学佛,给母亲和妹妹寄去了一张画有她们流鼻血的自画像和一尊狮吼佛像,并在信中写道:“如果我能在出生地以十万尊狮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造一座宝塔,就和我相遇时一样了。”

379年,根据宗喀巴的遗愿,她的母亲和追随者用石头建造了一座采莲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1577年,中国阿敏式佛寺就建在这个佛塔旁边,叫弥勒佛殿。因为寺庙前有塔,安多地区的汉族统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因塔而名,后为寺。塔尔寺是青海省的一所中学。

西北佛教中心,黄教圣地,其主体建筑位于莲花山第一沟两侧山坡上。有大金瓦寺、大井堂、弥勒殿、九间寺、华寺、小金瓦寺、竹巴扎场、丁卡康、曼巴张、达拉郎、厨房、如意塔等9300余间(座)。

塔尔寺内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达拉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门楼等九大殿堂。有1000多个院落,4500多个寺庙,规模宏大。喇嘛居住的宫殿、佛寺、书房、卧房、缚楼、院落相得益彰,自古以来就是黄教的中心和佛教的圣地。

寺内建筑涵盖汉宫和藏式平顶风格,将汉式三檐歇山寺与藏式屋檐下巧妙的鞭墙、中轮梵文真言、底部铜镜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汉藏艺术风格和谐完美的建筑群。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喇嘛教的圣地,也是培养了大量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等学府之一。寺内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流派。

尔寺的佛塔和大殿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气势磅礴。

自清朝康熙以来,朝廷多次向塔尔寺送礼,包括匾额、器皿、佛像、经书、佛塔等。寺庙中的活佛系统,如阿嘎、赛赤、拉科、色多、善萨、斯那、查希等,在清代被命名为呼图克图或诺门坎汗。其中阿嘎、赛赤、拉科是北京的胡图克图,有的在北京永和宫、山西五台山做过手印喇嘛。

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发展迅速,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建筑9300多座,占地600多亩,有25个大殿。最高峰时有3600多和尚,解放初期还有1983。

由于历史的积淀,寺内文物极其丰富,建筑、器物、佛像、文献收藏使其成为艺术的宝库,寺内设有宪宗、密宗、时轮、益铭、千巴扎仓四个学院,历时七年(公元65438+)研究了佛藏、文字、天文、历法、医学、舞蹈、雕塑、绘画、建筑

该寺在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次大型佛教仪式,称为“四经”。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将大规模地聚集在一起。此外,在农历十月下旬,还有纪念宗喀巴逝世的“五灯节”,以及送瘟神的年终活动。

塔尔寺原本有完整的行政和宗教组织体系。其行政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僧侣经济委员会,由普通法律部主持,由盖尔会议和达吉瓦组成。噶尔会议是全体僧人的佛经常设委员会,由六个民族的如来、大杰克、大和尚、岗巴组成。

Daji是Gark Conf的执行机构。

宗教组织总司仍是普法司,由一名总司和一名僧官掌管四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堪布,堪布有自己的格贵(僧官)和僧头。现在寺庙管理委员会的总理掌管着整个寺庙。目前寺内有僧人800余人(其中活佛11,主要有阿嘎、确藏、色多、确西、加雅、米娜、扎西、本布勒、央佳等)。和万德63人)

宝塔寺有收藏。

大量镀金青铜佛像、金银灯笼、金书、金典、木刻经书、文献、宝塔、御匾、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堆绣、酥油雕刻被誉为塔尔寺三大奇观。壁画多是用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是经书、时光机、佛像等。刺绣是一堆各种颜色的丝绸、绸缎、羊皮和棉布。布帘上形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鸟、动物等图案。

晒伤节

“晒佛”当天上午,塔尔寺的僧人会集中精力做好“晒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沿着寺旁的山路把巨佛抬到山顶,再把巨佛(大唐牌)从山坡铺到山脚。这时,巨大的佛像将展示在成千上万前来参观的人们面前。

“晒佛”之后,塔尔寺的广场上会有一场舞蹈。喇嘛们戴着面具,跳着各种宗教舞蹈。在跳舞的同时,喇嘛们还念诵佛经,祈祷和表演藏戏,这是寺庙里表演宗教艺术的年度舞台。

事实上,佛像是唐代的一个特殊品牌,是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宝。佛展当天,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是佛展开的最佳时机,所以佛展又叫日光浴。太阳佛每年在农历四月和六月举行两次,以纪念释迦牟尼、觉醒、涅槃和弥勒的诞生,以及宗喀巴和涅槃的诞生。

艺术三大奇迹

塔尔寺的酥油雕塑、壁画、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

壁画

壁画是各种寺庙墙上的画。大多画在布幔上,也有直接画在墙壁和横梁上的壁画颜料是用石头矿物制成的,色彩鲜艳持久。壁画风格属于喇嘛教的宗教画系,有很浓的印藏味。壁画大多以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佛经为题材。

缝在一块丝绸或布上的花和填充的缎子图案。

堆绣是塔尔寺原始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将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用羊毛或棉花装饰,然后绣在窗帘上。因为中间有突起,所以有明显的立体效果。这座寺庙的大经堂里挂着成堆的“十八罗汉”和其他刺绣艺术品。刺绣包括刺绣和割绒,内容和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它是寺庙创造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

彩色黄油图案

黄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牧民食用的一种奶油状食物,是牛奶反复搅拌产生的黄白色油状物。这种油脂是凝固的,柔软的,干净的,可塑性很强。

黄油雕塑是藏族特有的雕塑艺术。它以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配以多种矿物颜料制成。造型精美,色彩清新,充满吉祥喜庆的视觉效果。藏族同胞深信,一切诚心爱供酥油雕的佛、菩萨、护法,一定能战胜灾难,成就幸福大福。并迅速成就了阿普多罗的三僧三菩萨。

传说黄油雕塑起源于西藏。当唐文成公主嫁给图凡国王松赞干布时,她

塔尔寺酥油雕塑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科学的程序。寺内有两个专门从事酥油雕塑的机构,一个叫结宗增扎,一个叫贡芒增扎,俗称“上园”“上园”。这两个花园互相竞争。

每个医院大概有20个左右的艺术僧。这些搞艺术的和尚一般十五六岁就入院了,一辈子都在搞艺术。导演(人称‘张驰’)分别主持上下花坛,决定黄油雕塑的主题、构图和制作分工。

黄油雕塑艺术继承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的特点,其设计和制作自古以来都是师徒相传,一般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精心制作而成。

由于两个花圃互相保密学科和制作技术,封锁消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流派。他们在比赛中发展,每年都以新的面貌和新的技能展示自己的成就。目前,塔尔寺酥油雕塑的主要传承人有扎西尼玛、洛藏龙珠、尕藏加措、嘉阳谢热、智化若子等。

黄油雕塑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从筹备(藏历65438+10月)到正式展出(65438+10月65438+5月)需要三个月。为了使酥油光滑细腻,易于操作,你必须先将酥油浸泡在冰水中,反复搓、揉、去杂质以增加韧性,揉成糊状备用。

在塑造一个油雕和尚之前,要先洗澡许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结束后,喇嘛张驰和其他僧侣讨论了黄油雕塑的主题,然后设计草图,精心构思,规划和安排,然后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和建筑的大师,带领弟子们在气温零下的凉爽房间里开始独自工作。

首先,根据所拟主题的内容,将基本骨架用软皮束、麻绳、竹签等物精心捆扎,扎成不同形状的‘骨架’,即基本模型。

第二,塑造外形。成型的第一个原料是把去年拆下来的老黄油雕塑和麦秸灰混合,用棍子捣成又硬又有弹性的黑色异形泥,用这种黑色泥把骨架塑造成不同的形状。其造型方法类似于面团或泥塑。基本造型完成后,造型的形状、大小、整体结构比例都要经过统治者喇嘛的修改和认可,才能最终定型。第二种原料是把各种矿物颜料揉成奶油黄油,调配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小心翼翼地涂在成品造型上,涂在脸上,画眉毛,刻花,刻芯,用金,银,晕染装饰一些五官。

最后,按照设计的总体要求,将成型的酥油雕塑逐一用铁丝安装,即固定在几块大木板或特制的盆上,一件件高低错落地悬浮在空中,创造出大小不一的造型,大到亭台楼阁、菩萨、金刚,小到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成为一幅完整的、逼真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黄油雕塑的成品图应该有一个向前20度左右的斜度。第一,方便观者微微抬头看全景。二是怕黄油雕塑从上到下融化,上面融化的液体会做出下面的形状。一般来说,由于温度的影响,成品黄油雕塑每隔一两年就会重修一次。

因为黄油雕塑的熔点很低,15度会变形,25度左右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雕塑的影响,僧人在揉捏前要将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了防止手变暖,他们必须泡在冰水中,并不时抓住冰,以保持手指冰凉。所以每个和尚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病,甚至残疾。

没有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宗教艺术的执着,是很难做到的。年复一年,在黑暗的gre

黄油雕塑虽名为‘花’,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由各种故事情节组成,如佛、文武百官、鸟兽、花鸟、鱼虫、树木花草盆景、亭台楼阁等。简单灵活,大范围分散透视,局部聚焦透视,巧妙运用立体感,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

黄油雕塑彩塑因为不受时空限制,特别擅长在大场景中表现复杂的情节,继承了佛教壁画中‘异时同地’的处理方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几十个故事情节可以在一张图片上以连环画的形式纵横交错,看起来复杂却不混乱,浑然一体。

塔寺辩论

辩是佛教术语,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也就是说,学完佛经之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僧人通过问答的方式交流自己的经验和佛教教义,就像我们的学术讨论一样。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种方式。

塔尔寺的辩论赛每天下午3点到4点举行。

到了辩经的地方,看到大部分人都已经辩经完毕,只有一个地方还在激烈的进行着。两人激烈辩论,投入其中,而观战的修士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感觉他们在深入讨论问题,听的和尚也在听,也在思考。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的气质让我觉得他们很睿智,和普通的和尚很不一样,可以说是不一样。

看完辩论赛,我上山去看那些小庙,里面有佛像,很多都要关门了。值班的和尚熄灭了庙里的酥油灯,锁上了门。

班禅喇嘛的住所也在山上。他没有进去,只是看了看外面。天渐渐黑了。照片中,我站在这个平台上,看着下面的塔尔寺。

然后来了一个小喇嘛,大概十二三岁。我们相视一笑,开始交谈。

小和尚六岁进来,一直在学习,功课越来越难。然而,他的中文不太好。当我问他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他不明白。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成年喇嘛过来帮我们翻译,这样我们就可以交流了。之后,我和他聊了起来。他叫鲁藏三丹,是这里年级最高的学生。气质与普通喇嘛完全不同,大方睿智。

陆三丹手里有一本日语学习书。他英语学得很好,现在自学日语。

我好奇地问他在这里学习的情况,没想到发现了一个小故事。

卢三丹,原本出生在农村的一个小庙里,一直好学。寺庙知识不够用的时候,他想去塔尔寺学习。于是在一些寺客的支持下,他去了塔尔寺学习。没想到塔尔寺有严格的招僧制度。像他这种没背景没人脉的情况,根本不会接受。

臧三丹一直在塔尔寺前打坐诵经,每天都在继续,没有一天的耽搁。风雨不停。寺庙里的和尚每天都从门口经过。时间长了,大家都认识他了,寺里几个有权做主的喇嘛也注意到了他。

后来供养的钱花完了,鲁藏三旦经常挨饿,不得不靠家里救济或者别人不及时的供养。说起这段话,我能感觉到他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终于有一天,负责寺庙的喇嘛来通知他,可以正式入寺学习了。

原来是几个掌管寺庙的喇嘛觉得鲁藏三丹这么能坚持,这么爱学佛,被他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当有人提出异议时,寺庙喇嘛领导明确表示,有机会进寺庙学习的人不珍惜,不努力学习。鲁藏三丹那么好学,那么执着,当然要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相信他可以。

和卢藏三丹聊起刚才看到的和辩经的过程,他说那两个人是他的同学。他今天很忙,所以没有出席。通常,他们一起辩论经文。难怪,我觉得他气质和他们一样,看着眼熟。

说着说着,在别人可以通过很多非正式的渠道,比如各种关系来学习的时候,鲁藏三丹还是觉得有点不平衡,但是他又那么辛苦,那么累。他为这半年来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和时间延误感到非常抱歉和难受。

我和鲁藏三丹的看法完全不同。我想了一下,对他说:“看来你吃了很多苦才得到学习的机会,但这都是你自己得来的。”这些艰辛也锻炼了你的心智,成为你的财富。“只有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那些人可以用更方便的方式学习,看似轻松,其实对他们的成长并没有好处。

感受到这些话,鲁臧三丹听了,也接受了。之后陆藏三丹邀请我去他家买的住处参观。原来塔尔寺里有一些空地,僧侣的家庭会盖一些房子,可以作为拜访僧侣时的住处,也可以作为朋友聚会的场所。它们通常在僧侣的家庭中买卖。我和一个12的和尚一起去的。我看到一个不错的房子,可以容纳几个人。鲁臧山丹说,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住在这里。

想了一下,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有点害怕,想着如果梅要来的话,我们都可以感受一下塔尔寺一起住的感觉。我跟鲁藏三丹说,我没有告诉我朋友,所以我还是要回我朋友家,不然我朋友会担心的。如果我的朋友明天能和我一起来,我们将在一起呆一个晚上。

看到天色已晚,我建议回去。鲁藏三丹看到我对他放在那里的一排书很感兴趣。他拿出一本书,说要给我。我让他在书上写下他的名字。他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和藏文名,还有邮寄地址,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写信和他讨论。

上面有他的日本名字。

天很黑。如果他们不送我,我不知道如何离开这里。臧三丹和小和尚送我到门口,看着我走远才离开。

梅已经等我很久了。她真的很担心。幸运的是,我及时回来了。不然她已经在琢磨要不要找朋友问问我在塔尔寺的情况了。我跟她说了晚上待在庙里的事,她好像挺不信任的,松了口气。我还是觉得一个人住在那里不安全,所以就忘记了住在那里的想法。

这本书是宗喀巴写的,专门讲佛教中的“中智”。“中观”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本书对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个概念很有帮助。感谢嘎措,有了这本书,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藏传佛教的窗口。宗喀巴对佛教有很深的研究,他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藏传佛教。通过读这本小书,我觉得佛陀创立的佛教非常睿智,在我看来就像哲学。

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从那以后,我对藏传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的西藏之旅注定是一次深入了解藏传佛教的旅行。期待我的西藏之旅。

从此,我心中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我会努力克服困难,即使有很大的困难,我也要完成这次旅行!

我很享受今天的旅行,遇到了两个真诚的朋友,得到了两本有意义的书。这两本书还在我的书架上!

对于喜欢佛教的旅行者来说,这是一次终极的冒险,你的灵魂会得到终极的洗礼。这一切都是陌生而微妙的,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震颤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