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第一,提高历史教师的德育素质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德育的教育者。可以说,教师不仅要肩负起传授知识的重任,更要肩负起道德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为了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德育教师。一个合格的历史老师必须具备美德。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老师,他们不注重课后如何当老师,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老师如何让人信服?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德育教育顺利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第二,要有见识。扎实稳定的专业知识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础。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第三,要有能力。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教学技能。即使一个老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但缺乏娴熟的教学技巧,那么这样的老师也无法赢得学生的喜爱。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无事可做,无处可伸。第四,要有一颗心。每个老师都要努力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努力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对学生表现出同步的关心。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才能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教师可以放下老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参与学生讨论的话题,逐渐取得学生的信任,拉近师生关系,从而保证历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坚持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
历史是真实的,不能随意篡改。被随意篡改的历史不叫历史,叫野史。教师必须尊重历史,在教学中坚持用事实说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习到公平公正的历史,培养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首先,老师要保证自己讲课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很多老师为了营造不一样的课堂氛围,获得学生的关注,会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不符合史实的事件。老师的这种做法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但谎言总有一天会被识破。教师的谎言一旦被识破,教师就很难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在讲课时要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历史是一门很容易让学生热血沸腾的学科,但老师不能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而盲目制造虚假的情绪。教师只需要用正常的情绪去讲解历史知识,努力让自己真挚的情绪与学生的情绪产生共鸣。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情感,这样的情感才能长久。第三,教师应该将历史教学付诸实践。例如,在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省时,教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补充台湾省的相关历史知识,对现阶段中国的台湾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让学生对台湾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另外,老师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个人喜好和观点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评价每一个历史案例。比如在了解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的功过之后,很多老师会把一些个人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对毛泽东的评价受到历史老师个人观点的影响。老师的做法很不对。教师应该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而不能因为个人偏见而过多地表扬他的优点或批评他的缺点。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前提。
第三,注重道德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中学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生应在历史学习中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爱国情操。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首先,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初中历史课本里有很多展现中华民族文明礼貌的故事,比如孔融李让。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历史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继承文明礼貌的优良美德。二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爱国者,他们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抛头颅洒热血。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鼓舞人心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黄继光的英勇抗日,这些英雄事迹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当地学校进行道德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对我们生活的土地有着非凡的感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讲“别人”和“其他地方”的故事,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这时候,如果老师能联系到学生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历史,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当地的历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相关的历史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