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历史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
1.不断学习,提高个人专业素质。
形而上的说事方式总是众说纷纭,但其中一条就是强调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联系过去和现在,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关注现实,从而达到提高个人人文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个历史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深入挖掘历史知识库,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阅读渠道。很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都有精彩的书籍介绍或者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大学的听书app,公开课视频都是我们拓展知识面的好方法。以后学习的时候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里记录,坚持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仅仅是学习,上好课,提出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够的,所以思考同时也是一种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翰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提醒我们,要多角度思考一件事情的过程和意义,这其实是一种历史代入。如果你把自己带入历史情境,你会发现历史的丰富性,比如把自己想象在那个人的位置上。在这个决定中,哪些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我们进一步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有深度的问题可能与考题无关,但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进而加深对具体事件的理解。
同时,我很惊讶张灿先生问了这么多问题,这证明了实践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3、以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演讲者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历史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的学科素养——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以先秦时期的文化变迁为背景,在侃侃500多人面前用论文提纲进行讨论。内容深刻,时间准确,脉络清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在大学里接触过很多赵教授的讲座,但我们无法用自己的语言,用如此流畅连贯的线索,深入浅出地讲出来。所以我觉得应该加上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也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一个老师停止了学习,或者说没有主动去整理必要的知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野史,表面上看起来光彩照人,实际上却迷失了历史。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特长。
历史老师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在历史教学研究上独树一帜,有的老师通过研究高考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渊博,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自己的特长,对新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理解。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也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士...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别人的长处,考虑个人的能力,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实践,才能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高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一定要研究高考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在讲课时尽量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题,锻炼学生的能力。此外,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大胆渗透古今中外的知识。杜告诉我历史教学的“七度”(广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有效性和规模),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他的讲述,我相信历史教学是有大局和细节的。比如在讲德国统一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勇克贵族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德国统一的过程和不足。同时,知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建立时间分期意识,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如联系美国独立战争、英国改革和法国大革命)过渡到其他国家同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然后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老师们可以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学习和建立议会制,然后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实际。同时,全民参政也不一定是好事,包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乱。这些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学生长期这样比较和联系,肯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由此得到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备课。
如果这样做,上课时间就非常宝贵,所以老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备课,规划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在课前的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的问题设计还是有问题的,重在难点,但是问题太直白,太难,比如“用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你眼中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思考起来要么很难,要么很无聊。和李老师交流后,我觉得可以改成“为什么赫鲁晓夫的墓碑是黑白的”“为什么苏联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英国用一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任务”。这类问题有自己的情况和兴趣,要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加上刻印指导来解决,希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广泛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做好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精心备课,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终身发展。
历史是人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并不是历史学习的终结。要调动学生长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尊重历史。学生可能会忘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但老师积极的态度和人文素养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学科素养与高考备考:
如果教师自己进行教学研究,而不是从教学效果评价的角度审视自己,那是一种短视的行为,现在又将迎来新的历史高考改革。郝瑞庭教授是高考命题人之一,他的讲座对我很有启发。
1,站在高考的岸边,观察学科素养的培养
如果说学习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那么高考就是一座巨大的堤坝,在这条河成型的时候指引着它的方向。所以,准备高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考验老师眼光的时候。郝教授讲座的题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转变与评价——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针对新一轮改革,他摒弃了“三维目标”的表述,用“核心素养”的问题来阐述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定义、特征和异同,并具体分析了历史素养的内容和评价。
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落实到具体的历史学科中。我们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历史证据、历史理解、历史阐释、历史价值观。未来的高考也将围绕这些核心素质展开。郝教授特别提出了历史证据、历史解释、历史价值的审查标准,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了讲解。听了郝教授的讲座,觉得现在的高考对学生的历史专业素质要求很高,有些答案还要组织很长时间。所以,我很担心高考的准备。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素质?高考如何引导学生的终身发展?
2.具体想法和疑惑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通过qq群,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时政热点,也会引导同学们探索自己的问题,在群里通过宣化杂志发表文章。这些都是通过新的科技手段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式,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复制网上内容形成个人文章?还是认为历史是不可思议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之外,在使用这些手段时,要注意其效果,深入浅出地讲解,联系时事,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相对较低的起点上思考身边的事情,然后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开阔视野,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同时要牢牢把握课堂。课堂上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充分自学和教师掌握丰富适用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结论,积极巩固。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在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上,我们有* * *知识,即在教学中,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所以在平时的讲课中,要注意强调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没有记忆。有什么历史可以聊?在记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传递知识、解释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但我也有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刚进公司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由于我的课堂表现力不足,总是难以利用课余时间,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总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希望以后继续练习,有所收获。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需要不断的实践来提升个人的课堂表现力和趣味性,这也需要教师做到亲和力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