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没有蝗灾?

是的,以下是相关文献。

蝗灾是对农业社会影响很大的一种灾害。据新老唐书、唐和五代会议统计,从唐到五代的340年间,共发生蝗灾45次,平均约7.6年。这些因素包括同一年发生多次蝗灾,以及蝗灾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如果把同一年的蝗灾次数按一年算,把跨越两年的灾害按两年算,那么,按年算,蝗灾有42年,占全年的12%,平均每8年左右暴发一次。据邓运特《中国灾荒史》记载,秦汉时期平均每8.8年发生一次蝗灾,宋代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为2.8年。相比之下,唐五代的蝗灾并不十分严重,但由于材料的不完整和模糊性,很难准确掌握唐五代蝗灾的实际年份。比如历史上记载“大理州旱蝗尚岁”1,“尚岁”就是连续多年的意思,但具体年限不详。

过去人们对蝗灾与旱灾的伴生情况有明确的认识,这在唐代的史料中有明确的反映。如:《贞观二年(628)六月,京畿旱蝗》2;“兴元元年(784)四月,自春旱以来,小麦枯死,粮食无苗,关中有蝗灾”3;“四年(839)六月,天下大旱,蝗虫吃田”4等等,不胜枚举。然而,洪水对蝗灾的巨大影响往往被忽视。笔者在考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水灾时,注意到蝗灾与水灾之间有一些内在联系。下面,笔者想以唐五代时期流域的蝗灾情况为主要对象,试探讨蝗灾与洪水的连锁关系。

就唐代蝗灾发生的地区而言,按照开元十五路的行政区划,如果把同一年发生在不同道路的蝗灾各统计一次,可以知道,关内路有四次,京畿路有八次,河南路有八次,杜集路有八次,河东路有五次,河北路有14次,龙游路有1次。可以看出,北方发生55次,南方发生13次,北方蝗虫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南方。按照目前的行政区划,北方蝗区主要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五省,一般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主要发生在浙江、福建、四川、湖北、江西等省,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这些地区之所以容易发生蝗灾,除了由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因素决定外,还与当地的洪涝灾害密切相关。

据生物学家研究,中国有三种蝗虫,分别是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和东亚飞蝗。顾名思义,西藏飞蝗分布在西藏,亚洲飞蝗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东亚飞蝗分布在其他地区。因此,相关史料反映的蝗灾应该是东亚飞蝗的灾情。

东亚飞蝗的繁殖和发育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持续35天以上。在冬季,如果日平均气温低于-10℃超过20天,或低于-15℃超过5天,卵就不能安全越冬。隋唐五代及宋初气温偏暖。竺可桢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初探》中,将这一时期定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暖期。根据《酉阳杂记》和李德裕《瑞居赋》记载的唐宫橘树结果,证明当时冬季气温一般不低于-8℃,因为橘树只能抵抗——因此,隋唐五代时期,完全可以满足蝗卵越冬的温度要求。

蝗虫从卵到幼虫发育成成虫一般需要60到200天,称为一个生命周期或一代,简称一代。大多数飞蝗在夏秋季成熟,夏蝗为第一代,秋蝗为第二代。贞观三年(629年)的灾荒,就是夏秋蝗灾的典型。今年5月《徐州蝗虫》;“秋、德代阔等邦蝗”。一般来说,一年可发生一两代,有时甚至三四代,所以也有春蝗和冬蝗的情况。根据作者收集的资料,有35次蝗灾明确包含了暴发季节或月份,其中春季3次,夏季16次,秋季15次,冬季1次。夏秋季蝗灾31次,占唐至五代蝗灾总数的60%。夏秋季是东亚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时期,对蝗虫繁殖极为有利。

蝗虫喜欢吃芦苇、稗草、白茅草、狗牙草和蒿属植物,此外还有沿海地区混生的虾草和海蓬子。因此,适宜东亚飞蝗繁殖和发育的区域一般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河谷以及海滨、湖边的低洼地带。马世军等人将东亚飞蝗在中国的分布区划分为四类,即洪水蝗区、沿海蝗区、湖滨蝗区和涝渍蝗区。从这四个蝗区的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蝗虫的生长繁殖与土壤含水量的密切关系。事实上,研究证明,蝗虫卵的孵化需要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22%之间。蝗虫的成虫天然喜欢高温干旱,但幼虫的生长必须有相对湿润的环境。所以洪灾过后,那些被淹过的区域往往成为幼虫的适宜区域。最合适的条件是洪水过后是干旱,既保证了温度又保证了湿度。

在生物学上,飞蝗的发生区域分为三类:1。发生地又称常年发生地,蝗虫孳生环境最好,在蝗灾大规模爆发时向外扩散和迁移;2.一般发生地,又称适宜区,具有适宜飞蝗孳生的条件;3.蝗虫的临时发生地,也称为蝗虫的扩散区或入侵区。蝗区的含义和范围主要是指发生基地和适宜生活的区域,但我们的民俗也包括暂时发生的地方。

二、黄河流域蝗灾情况

洪蝗区主要是指河流两岸的滩地和荒地。就唐代黄河流域的水灾蝗灾地区而言,主要包括位于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河北省蔚州、亳州、德州(今河北省大名、山东省聊城、德州)。河南路滑州、周浦、周琦(即河南濮阳、山东惠民南部);河南、陕西、郭、杜集省郑州(今河南洛阳、三门峡、郑州)。其中,陕西、滑、卫、齐、渤是唐代黄河中下游泛滥的重点地区。此外,在杜集省,洛阳附近的伊、洛、古等黄河支流有时会发生漫流。因此,这一地区成为北方蝗灾最严重的地区并不意外。据记载,这里有10年的蝗灾,占中国蝗灾总年数的23.8%。其次是关中渭河沿岸的京兆府、通州、化州、周琦、龙州等地(即今天陕西的Xi安、渭南、宝鸡等地区),该地区发生蝗灾有8年之久,占这一时期蝗灾总年数的19%。这些地区是唐代两次大规模蝗灾的重要发生地。第一次是唐文宗开元元年(836年)至开元五年(840年),范围包括幽州、周振北部(今河北北部、西部)、周琛南部(今河南周口地区)、贺州、山碧西部(今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地区)和东部海域。第二次是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到咸通十年(869年)。这一次,杜东、山碧的灾情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可以视为发生基数,向西延伸至京畿及其相邻的两州(即陕西的Xi安、渭南),向南延伸至淮南。

除上述两个地区外,位于河东道以南的合众府(周浦)和鲁泽江泽(今山西运城、临汾、晋城、长治等地区)也属于涝蝗区类型。这一带正好处于一个以潼关为顶点,以晋陕黄河、晋豫黄河为两侧的三角地带,西临京畿道,南接杜集河的涝蝗区。

一般来说,春汛后,夏季干支流两侧的县很可能发生夏蝗。如果前一年秋季发生河灾,也会导致次年春夏蝗虫暴发。如果夏天河水泛滥,秋蝗发生的可能性会更高。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证明河灾和蝗灾的关系。一、唐开成三年(838)夏,“河破,侵郑,滑出城”7。那年秋天,河南、河北大面积爆发蝗灾,“草木皆兵”8。其次,五代后晋天府六年(941)“九月,化州决河,皆东流...兖州和周浦都被水淹死了。”第二年“四月,山东、河南、关西三县农作物受蝗灾。”10

涝蝗区多为低洼地带,容易积水。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涝蝗区是鲁西南涝蝗区,相当于唐代河南的曹州、云州、松州北部、兖州南部。由于这一带靠近河流,黄河泛滥经常影响这一带,甚至形成内涝。如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四月,“云州说黄河溢岸,宽三十里,向东流(东流入兖州界)。”11后金元年(944年)六月,“化州河决,绵、曹、丹(唐末设儋州,约在东南、兖州西南、松州东北),蒲、云被梁山、包围。”12正是这条河的决口,使得原本在凉山南部的巨野泽因黄水灌溉而大面积扩张,将凉山纳入湖中,形成了后来著名的凉山湖。可以说这是唐五代最大的一次涝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使其具有了湖滨蝗区的性质。因此,这一地区的蝗虫情况更为严重。如后汉甘祐元年(948)七月,云、曹等州“皆谈命”13。次年五月,兖州、运州等州再次“玩命”。14“蛞蝓”是蝗虫的无翅幼虫。

第三,长江流域的蝗虫情况

首先,唐五代时期整个南方地区蝗灾的史料很少,只有八年的灾情记录。因此,就长江流域而言,相关信息更是匮乏。其中,可以确定的地区有:曲周(今四川大仙县);山南东路邓、唐、荆、项(今河南南阳、泌阳,湖北荆州、襄阳);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在江南西路。按次数算,是四次。

就历史资料来看,长江流域的蝗区类型主要是河涝蝗区和湖滨蝗区,涝蝗区没有典型的例子。

江淹蝗区主要包括长江一级支流巴水流域的衢州。邓、唐、项等州在汉水流域和荆州附近的长江流域。如武宗(841)会昌元年七月,“江南有水患,汉水有烂河,平等州多宅”。15后不久,“周蝗邓、唐等于山南”。16邓州和与项、郡接壤,离汉水干流很近。

湖滨蝗区主要是鄱阳湖周边的江州和洪州,这里爆发了大面积的蝗灾。如穆宗长庆三年(823)秋,洪州“蝗灾八万顷”。17

从上面提到的蝗灾地区可以看出,长江流域中游的蝗灾较为严重,与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洪涝易发区重合。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绝非偶然,洪水与蝗灾的内在联系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