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古建筑——永定土楼的历史介绍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永定,一个纯客家县城,土楼数量是福建最多的,共有23000多座。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地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美。
土楼分为方形、圆形、五边形、八角形、锯齿形、锯齿形、吊脚楼等内部类型。永定县有著名的圆形建筑360座,方形建筑65438多座。其中,最著名的土楼有——福建土楼王——承起楼,土楼太子——真诚楼,土楼公主——甄宓楼。其中,承启楼是福建最大的建筑,于2010进入最大土楼吉尼斯世界纪录。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几次著名的中原汉族移民有关。西晋永嘉年间,也就是公元4世纪,北方战乱频仍,天灾频仍,当地民众大规模南迁,拉开了数千年来汉人不断从中原迁入福建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色的福佬族。从江西赣州迁徙到闽西山区的中原汉族,构成了福建的另一个重要族群——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族群。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是福佬和客家人的交汇地。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时间野兽出没,土匪遍地。群居既是中原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观念的要求,也是凝聚力量、抵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
适应群居和防御的要求,它巧妙地利用了山区狭窄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经济、坚固、防御性很强的高层建筑类型,极具美感。这些独特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夯土技术推向了极致。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其祖先来自中原。因为战乱和灾难,客家人先后五次大规模南迁。他们中的一些人移居福建,形成了客家宗族。
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和风格都积累了独特的模式和内涵。2200多平方公里的永定有2万多座土楼,其中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形建筑360多座。方圆这些高大雄伟的土楼,以各种立面、不同造型、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与蓝天、青山、绿水和谐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宏伟非凡的土楼群,形成了一个让人“失魂夺魄”的奇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