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十大旅游景点介绍饶平十大旅游景点介绍
1,绿岛旅游别墅。绿岛旅游山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潮汕新八景之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厦门市民周末十大自驾游目的地之一。别墅位于钱东镇万山红农场,占地3000多亩,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生态景观,森林覆盖率高达95%。
2.龙符神庙。饶平县海山镇石头村东,上冈村西南,海山镇烟楼山脚下的龙符寺,始建于1千多年前的晋代,是志书记载的潮汕最早的寺庙。经过多次发展和废除,由史光辉大师于1986年至1994年重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6月1988+10月21日被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登记开放。
3.石壁山风景区。石壁山景区位于县城北侧,树木葱郁,风景优美。是休闲健身、爬揽胜、科普教育、诚信朝圣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县城的后花园。景区总体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分核心保护区、游乐度假区、文化综合服务区、森林探险区四个功能区。
如需了解饶平旅游景点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查看更多。
潮州必游的十大景点。
1.绿岛旅游山庄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潮州新八景之一,位于千东镇万山红农场,占地3000多亩。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生态地貌,林地覆盖率高达95%。山庄四面环水,风景如画,犹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粤东大地上。
2.阿内克库松萨拉:潮州阿内克库松萨拉是一个非常文艺的景点,集文物收藏、展览、学术于一体,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参观阿内克库松萨拉时,最吸引人的是正殿两侧的“中国历代书法林”。从商周到现在的书法大家墨宝就聚集在这里。
3.饶平客家土楼是早年饶平客家的典型建筑风格,是潮州与客家文化交融、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山区。据史料记载,饶平县土楼最多时有600多座,至今还有217座。饶平最早的土楼是明代的,最晚也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
4.石壁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北部,景点众多,景色各异,其中明代的雷音庙、苏玉泉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建筑有“粤东一石”牌楼、那海塔、李泽湖,山中树木郁郁葱葱,非常舒适。
5.潮州韩文公祠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有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纪念馆,也是海内外游客来到潮州必去的地方。
6.潮州广济桥。广济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城”的美誉。这座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开合桥,也是世界上汉桥的孤例。
7.广济门塔,在古代政府城墙上的众多塔中,广济门塔最为雄伟。广济门城楼原名“广济塔”,又称“汉江塔”,民间俗称“东门塔”。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雄伟的一门。
8.潮州牌坊街是广东省第一条历史文化名街,也是最时尚的地方。这里聚集了正宗的潮州小吃和美食,还有历史悠久的老牌坊,是老一辈潮州人最深的记忆。
9.紫莲森林度假区。潮州紫莲山是潮州凤凰山的重要分支,是畲族的祖籍地,也是中国乌龙茶之乡。紫莲山峰峦叠翠,状如紫莲花盛开。
10、清澜地质公园清澜地质公园位于潮州市饶平县张西镇,距饶平县绿岛旅游山庄5公里,是粤东唯一的省级地质公园。经过专家调查研究,令人惊奇的是,方圆在两亿年前曾是汪洋大海。因为火山运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质奇观,可谓大自然的一朵奇葩。
饶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饶平四面环山,面朝大海,在古代有“岭南绝美胜地,瀛海古蓬莱”的美誉。有绿岛旅游山庄、清澜省级地质公园、“海龙”世界地质遗产奇观、中国休闲垂钓基地柘林湾、千年古刹海山龙符寺、赵朴初题“粤东一壁”的石壁山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饶道云楼、饶平千岛湖汤溪水库、张竞生博士故居公园、中央苏区毛治会议等国家“AAAA”旅游景区。孙中山先生的孙中山纪念公园,辛亥革命的先驱,云峰兰苑,中国文化基地,七夕井,东沙湾,金石湾,大元湾,水冶度假村等风景奇观,以及中国布马舞,一个精彩的地方文化,三饶蔡庆艺术,一个非物质文化。
一、自然景观
饶平县国土面积1694.06平方公里,山地约占饶平县国土面积的70%。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3座,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以北部的西岩山为最高,主峰海拔1.256米。黄冈河是一条自成体系的水系,在饶平县境内由北向南纵向流淌,全长87.2公里。1958至1959,在最大水库黄冈河中游修建了具有防洪、灌溉、发电、饮用等功能的汤溪水库。
饶平土楼院落建筑
库容3.78亿立方米,是粤东最大的蓄水工程,名为北湖,其中有72个奥科吉马。饶平是沿海县,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136公里,大小岛屿27个,滩涂面积1.360公顷。它位于黄龙西南部的“龙”——滩石场,是一座海山,是世界上罕见的海洋地质景观。苏铁苏铁,分布在县城中北部山区,是距今40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遗迹,对研究广东地质、古气候变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分布在张西清澜的冰臼群(清澜冰臼)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第二,人文景观
4000多年前,饶平就有古越人居住。唐初,中原文化进入饶平。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饶平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其中较有影响的历史遗迹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等抗击倭寇的重要战场,旗头山炮台遗址;郑成功反清反明斗争的分水关史迹:辛亥革命前的“黄冈丁伟革命”旧址;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进入饶的“茅枝军事决策会议”史迹。
最有影响力的文物是商周文物——“付斌文化”。塔仔金山商周墓,位于伏宾虚北部,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的遗存,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古塔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林镇最著名的风塔。该塔建于元十三年(1353),塔基16m,七层八面。它稳定精致,却历经了600多年的战乱和天灾,令人叹为观止。
饶平县龙符寺
饶平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包括建于金代的海山龙符寺。它是潮汕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有宋代修建的临江古寺、永福寺,南宋修建的百雀寺、普陀岩,明代的雷音禅寺、西岩寺、管亥寺、广金寺等。
古楼饶平县有各种类型的古楼村700多座,被列为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三饶南联村的道云楼最为著名,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以其古、大、奇、美闻名中外。它已经被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开放了。
圣拉奥
道云大厦
道云楼,位于饶平县三饶南联村,建于明末清初。它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有400多年的历史。道运楼,俗称楼体,楼内各处都是带“8”的八角形。人们公认道云楼的形状是模仿周文王的八卦设计。整个建筑是八卦图,卦与卦之间以巷相隔。楼里全是8-72房间的倍数,32口井,112梯子。此外,围合建筑中的广场上还有两口井,象征着太极中的阴阳两鱼眼。建筑坐北朝南,周长328米,高度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楼内房屋分为三个入口,总进深2 9米。前中入口平整光滑,中入口后留出一个天井。虽然房子很深,光线充足。它是一座三层建筑,有56间主房和16间角房。这栋楼里最多住了600多人。楼的四周有炮眼和炮眼,楼门的顶部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注水的暗渠,以防失火烧门。整个建筑有八大预防功能:防兵乱、防乡斗、防火灾、防暴动、防地震。
饶平城隍庙
饶平城隍庙,位于三饶中华路,是饶平最大的城隍庙。
饶平县冯楚岭石刻集团
寺庙。三饶城隍庙的规模可以用“饶平城隍庙大于政府”这句话来形容。为了加强朱元璋的神权统治,各级官员到职都要向城隍宣誓。城隍庙的规模并不比富县衙门小。城隍庙的规模、档次和一些建筑规格在潮汕地区的古建筑中是罕见的。
秦风书院
秦风书院位于饶平县三饶秦风山南麓,因其山体形似琴台而得名。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大门口,建筑为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近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依山而建,前低后高。前厅及两侧厢房为两层木质建筑,呈凹形相连。两廊上下各有10房间,为学生宿舍,中间有天井。从天井可以沿着两边的石阶爬上后厅的报告厅。楼上大堂的名称是“雨楼”,意思是“春风融雨”。在医院的左侧,建有一个“义字”,放着曾在此任教的举人的名牌;在右侧,圣贤的话,并雕刻了关云长和岳飞的雕像。清末废除科举,庆丰书院改为饶平县高等专科学校。解放后改为三饶小学。1988 10被列为饶平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古仙崖
饶平县(今三饶)县政府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县政府(用了两年时间才恢复)。独一无二的县衙,把城门顶端简陋的瞭望塔(鼓楼)建成有城楼的宏伟塔楼,门口有石狮的县衙,是其他县所独有的(其他县在县衙后面美丽的山上建瞭望塔也很少见)。因此,从这一独特之处来看,堪称“中国第一”、“天下第一郡府”,也是潮汕地区不可多得的一处景点。
海山镇
海山镇“碧龙”沙滩岩石近照
碧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为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m,宽1150m,总面积2875公顷。由于裸露的部分位于沙滩上,看起来像一条长龙,俗称“碧龙”。据专家考证,滩岩场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虫、海相贝壳、微体化石和细砂粒在特定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5000年历史。它是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龙符神庙
位于海山镇燕楼山脚下。清代《潮州府志》记载:“龙符寺建于金代新宁首府黄芒山”,宋、明两次重修,后废弃。清乾隆十五年(1750),季春重修,1986由史光辉和丁士决定。
石壁山风景名胜区
因为法师等人集资近百万,全面修建。宫殿式结构,主寺九天井,三大殿和大院;后座是两层大厅,八间藏经楼。硬顶建筑,斗式梁结构,全寺雕梁画栋,飞檐走壁,是饶平最大的寺庙。庙里的佛像都是金子做的;观音寺青铜匾铸浮雕“玄武飞来”,重140公斤;还有泰国僧王赠送的铜佛;藏经楼里有数百卷藏经,只有100卷是台湾省星云大师赠送的。寺庙正门的牌匾上有三个大字“龙符寺”,苍劲有力。相传为晋代王羲之所作。
水冶假日海湾
位于海山东南,有一片长约四公里的海边沙滩,风平浪静,视野开阔,前方无岛,碧水白沙鲜有人涉足。
松潘赢了_
位于海山镇福仁村北的后山山顶,矗立着一块两尺多高的巨石。最上面有两个平台,20多个人也不觉得挤。巨石来到清池,西边是洼地,南边是房屋,北边是农田,历经沧桑。在岩石的南侧,有三棵姿态各异的古榕树。。
宝云名岸
宝云庵位于海山福仁村东北的“山虎”脚下,是海山著名的佛寺之一。它像老虎的山峰一样向后倾斜,面前是一片汪洋(已经被开垦成了成千上万的良田和鱼塘)。远处莲花山红雾缭绕,松柏环绕,景色幽雅,是一处佛教胜地。
柘林镇
柘林镇“镇风塔”
“贞丰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封凤玲峡谷口。贞丰塔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是一个制作精美的石葫芦,塔身四周是由石板围成的圆形屏风。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林镇“白鹭天堂”
饶平县柘林镇Xi岙岛因白鹭成群,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是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风吹岭石刻群
风吹着饶平县柘林镇东的山脊石雕群。
达索古邵
炸掉山脊。山高水长,一年四季季风萧萧。向东望去,大海浩瀚无边,福建、广东的山峰岛屿犹如泥球入海,十分壮观。历代名人和官员都聚集在这里观赏和作诗,留下了许多今天的摩崖石刻。有明万历九年(1581)闽粤副总司令严题字,也有湖北、四川、贵州、吉林、江西等地文人题字,有《海阔天空》、《水天一色》、《闽粤一瞥》、《玉柱天官》等。1981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岗镇
石壁山风景名胜区
云起山,位于饶平县黄冈镇北部,又名“石壁寺”,故大部分为石山。山上有许多景观,如“苏玉泉”、“古雷音寺”、“那海楼”、“慈悲亭”。其中舒玉泉形成于山上的一个天然洞穴中,长年有不尽的泉水。在山的最高点,有饶平县电视塔,是饶平最高的建筑,在这里可以将饶平全景尽收眼底。南海楼还可以一览饶平县城全景,央视《航海沿海》节目组到饶平参观,去过南海楼。
苏玉泉
余玉泉是饶平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壁谷。四周都是成荫的老树,一块高耸的巨石覆盖了几块石头,形成了一个洞穴。洞口高1 m,宽1.7 m,纵横各5 m。洞床上有一块大石头,依山势向前倾斜。两边,有一条蜿蜒的小石沟从底部延伸出来。四时,一股清泉涌出,在洞口交汇,流出洞外,如卧龙吐水。明朝嘉靖三年(1524),玉翁在巨石上刻下“玉玉泉”三个大字;清乾隆十六年(1752),徐志良写了两首题为《玉泉六题》的诗。清同治六年(1867),凤岗督军使者张殿雄写了一首五律诗,都是歌颂俞玉泉的。
达索古邵
古哨之城,古称大城站、大城站。明清海防军事重地。位于饶平县黄冈镇东南14公里处,是潮州府的前卫,东临南海,北靠大尖山,西临黄冈古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白虎侯谷实创建。它是方形的,墙高2.7丈,周长643丈,厚1.6丈。内侧和外侧用花岗岩条建造,并用泥土填充。有四个门,东、西、北、南。城门上建两栋楼,城墙四角设敌台。整个城市占地约2600亩。城内三街六巷,中心十字交叉,街宽1.5丈,外侧环城,宽约2丈,长约696丈。清康熙三年(1664)拆除,七年修复,八年重建。这座城市过去叫大城府,有2个千户成员,3个千户成员,10个百户成员,1个镇督成员,1225个旗军成员。各种武器5457件。四座城门尚存,东西城墙特别完整,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1981被列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旅游景点的乐趣在哪里?
1.饶平绿岛旅游山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潮州新八景之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厦门市民周末自驾游十大目的地之一。别墅位于钱东镇万山红农场,占地3000多亩。
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生态地貌,林地覆盖率高达95%。山庄四面环水,风景如画,犹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粤东大地上。建成民俗文化体验区、别墅酒店度假区、朱倩湖滨游乐区、湿地湖景休闲区、特色农业体验区等五大主题公园。
2.云_寺:粤南边境饶平县高城村北有一座山峰,名为“云_寺”。半山腰有一座古寺,因山而名“云_寺”。
这里的山很高很壮观,寺庙后面的主峰很远。峰顶有几块巨石,巧合的在一起,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这真是人间仙境。云_寺建于宋末,几经废立。明朝嘉靖年间,两广兴学,“毁淫词,兴社学”。这座寺庙也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断壁残垣。
3.龙符寺:饶平县海山镇石头村东、上冈村西南的龙符寺,在海山镇(岛)烟楼山脚下,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晋代(265-420),是志书记载的潮汕最早的寺庙。
几经沉浮。它由史光辉大师于1986年至1994年重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于1988+00+21被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石壁山景区:位于饶平县北部,景区树木葱郁,风景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休闲健身、攀登靶场、科普教育、诚信朝圣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县城的“后花园”。
景区总体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分核心保护区、游乐度假区、文化综合服务区、森林探险区四个功能区。主要景点有南海塔、“粤东一石”牌楼、苏玉泉、雷音庙、摩崖石刻、李泽湖、饶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5.饶平土楼道云楼:道云楼位于饶平县三饶南联村。建于明朝万历15 (1587)。建筑呈八卦形,三个入口,三个圆环环绕,构成一幅八卦图。
建筑坐北朝南,面积65,438+100,000平方米,外围周长328米,直径65,438+001米,墙高65,438+01.6米,三层半,全部用黄泥夯筑,中间为正方形。全楼共有56个正房,16个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