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的历史和文化
昌都康巴人的传统服饰主要是裙袍。这种裙袍由自制羊皮制成,冬天穿着。在过去,贵族和富裕家庭经常穿着虎皮、豹皮和水獭皮制成的毛皮长袍,里面有丝绸衣服或丝绸装饰品作为装饰。康巴人讲究藏装,不仅奢华精致,而且极具欣赏价值。康巴男子常携带腰刀、防护箱等物品,将黑色或红色丝线编成的“英雄道钉”绑在头顶,看起来威武勇猛。康巴女装更以优雅著称。它的内衣多以丝绸制成,外套用水獭皮缝制,并饰以传统图案。康巴妇女有头饰、胸饰、背饰、腰饰等饰物。这些饰品往往是代代相传的珍品,如用九眼石、玛瑙、翡翠、红珊瑚制成的项链、头饰,以及用绿松石、蜜蜡、纯银制成的各种饰品。这些饰品价值几十万到几百万,成为他们家族财富的象征。
昌都民居分为农区和牧区。牧区一般住帐篷,帐篷用牦牛毛线编织而成,用传统图案装饰。它们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遮风挡雨,冬暖夏凉,移动方便,深受牧民喜爱。农村的房子多为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下面一层堆满杂物,上面一层盖着大厅、厨房、卧室和存放粮食的仓库。阳台上晒草晒粮。这种房子也有三四层,所以布置自然会更细致。
昌都康巴人以性格粗犷豪放著称。这里的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不仅古朴独特,而且多姿多彩,充满神秘色彩。著名的热巴艺术多流传于昌都民间,有热巴铃鼓、热巴黑仔、热巴杂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热巴、芒康的弦子舞最为著名。除了热巴杂技,卓武(俗称锅庄)在昌都很受欢迎。节日期间,人们围成圆圈,用脚跳舞,挥动手臂唱歌。这种最受欢迎的歌舞在城市和农村随处可见。昌都也是著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和流传的主要地区,有许多著名的说唱歌手和艺术家。绘画和雕塑艺术,昌都有很多流派,各有特色。在唐卡绘画艺术中,昌都的“嘎学嘎志”画派最为著名;昌都、边巴、查雅、贡觉的泥塑艺术最有技巧。石雕艺术印象深刻的是昌都、察雅、芒康、江达。江达县的波罗古泽木刻经版在西藏很有名,是名副其实的“木刻之乡”。这些当地民间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康巴文化的体现,也是西藏文化艺术的瑰宝。
昌都民间文学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品种上看,有民歌、故事、谚语、谜语。
强奸《格萨尔王传》:强奸《格萨尔王传》是昌都农牧民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昌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与格萨尔王有关的遗迹和传说。其中有在江达县波罗吉荣峡谷与王下棋的方形巨石骰子,丁青县射穿山峰的两个大洞,贡觉县格萨尔手下巴拉将军的宫殿城堡遗址,芒康县江陵之战的城堡遗址,类乌齐县格萨尔传世的铁雕龙鞍。其次,昌都地区是说唱《格萨尔王传》艺人最多的地区之一。1986在西藏找到39个说唱歌手,其中19在昌都。扎巴,号称“国宝级”说唱歌手,祖籍昌都边巴。昌都地区也是《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王版本最多、壁画最多的地区之一。强巴林寺第二大活佛切瓦尔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幅大型彩色壁画《格萨尔凯旋归宴》。江达县的瓦拉寺也有几十米长的大型壁画,反映了格萨尔和他的部的活动。
歌谣:歌谣是昌都民间文学中流行的娱乐艺术之一。无论是在牧场还是在村庄,人们总是伴随着歌谣。民谣的唱法不拘一格,到处唱,即兴创作。他们的内容包括歌唱山川,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赞美生产劳动,反对压迫和剥削。在艺术上,它的特点是比喻生动,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语言清新流畅。昌都流传着许多歌谣。1984昌都区文化局从一位26岁的民间艺人泽仁达吉那里收集了700多首民歌,从中精选了500多首,编辑成《昌都区民歌集成》一书。这说明昌都有丰富的民谣。
传说和故事:民间传说和故事是昌都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集体创作和不断加工,浇灌出的一束束鲜花。昌都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其中有“泽玛吉”、“鹰蛙”等神话故事。热巴起源传说讲述了热巴舞蹈道具中鼓架、鼓皮、鼓槌、网穗服饰的起源,形象地解释了热巴舞蹈的全过程。文成公主的传说是最著名的人物故事。在机智人物的故事中,除了阿古吞巴的故事,还有冉·多阿桑斯的故事等。
谚语:谚语是藏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藏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和生活斗争经验的结晶。昌都的农牧民非常喜爱谚语。他们只要说话,必然会用精辟生动的谚语来阐述自己深刻的人生哲学。在昌都,一个人能否熟练运用谚语,其实已经成为衡量他口才和学识的标准之一。昌都流传的谚语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解释简单,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民间歌舞:昌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刚毅、豪迈、淳朴、直爽、乐观的性格,而康巴人的这种性格在热巴、黑仔、卓吾三大舞蹈品种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昌都的这三种舞蹈在藏族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丁青热巴舞:热巴舞是一种集说、唱、跳、杂技气功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它发源于昌都的琼布顶,所以丁青有“热巴镇”的美誉。
在西藏众多的热巴学校中,最古老、最负盛名的是首推琼布丁的沃托热巴学校。据说在13世纪,丁青卧陀的七位热巴艺人应邀在乌旗查杰玛厅的修建中演出。
沃托雷巴的特点是技能强,如爬杆技能、腹部击碎石头、旋转刀等。,这些都是卧托热巴的绝技。康沙热巴是昌都重要的热巴流派之一,至今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是典型的家庭热巴。其传统节目包括一鼓、三鼓、六鼓和九鼓,以及一些黑仔、卓舞和男女对唱(相当于相声)。在昌都,有查亚热巴、色扎热巴、巴苏谢安热巴、吴磊齐嘎托热巴、边巴国庆热巴、洛龙雄南热巴、左贡查华荣等热巴学校。
昌都卓舞:卓舞,俗称锅庄,是指古代藏族用脚创造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广泛分布于昌都各县。昌都的卓屋一般分为三类,即农区(包括集镇)的卓屋、牧区的卓屋和寺庙的卓屋。卓吾的音乐特点是质朴、明快、豪放、流畅,歌词丰富。从动作上看,阿卓舞由序舞、柔板、快板阿卓舞组成。快板卓舞最能体现康巴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它时而舞成一团,时而展开旋转,时而快速跃起,时而挥挥衣袖,表现出一种力量之美,一种群体气势。
芒康和弦舞:芒康黑仔在藏语中被称为“和谐”,意思是唱歌和跳舞。跳“和声”时,必须由一个或几个男子领舞,边跳边演奏圆号二胡和黑仔,所以后人称之为“和弦舞”。事实上,黑仔只是乐器之一。跳弦子舞时,男女围成圈跳舞,男拉黑仔,女长袖善舞;男的领唱,女的重复。舞蹈优美舒展,刚柔并济,旋律欢快流畅,节奏鲜明。除了流传在芒康、左贡的喇叭弦舞,昌都还有一些弦舞,如丁青、雷乌其、查雅巴苏、芒康盐井扎涅琴等。
绘画雕塑艺术:昌都地区有三大画派:“宁美”画派,主要流传于丁青、查雅、贡觉;“梅沙”画派主要分布在昌都县蔡威一带;“嘎学嘎志”画派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昌都县嘎玛乡和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