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蜗牛的乐器史
秋那巴德拉(394-468)译《大法鼓经》,第一卷也写着:“吹大法礼。”佛教传入西藏后,寺庙里甚至用上了海螺。南北朝时期,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386-534)云冈石窟出现了吹螺的音乐形象。隋唐时期,在西凉、龟兹、天竺、府南、高丽的音乐中使用海螺。《旧唐书·乐记》载:“贝,李也,能持数升,而吹之以存乐,亦为蛮也。”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南郭汜(今缅甸)供奉的乐器是玉螺,大多与佛教关系密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鲁国乐》诗中写道:“玉螺吹脊耸,铜鼓吹文身”。宋代的陈?乐书《范备》篇云:“备是最伟大的。今天的梵天音乐用铜钹来解释所谓的法螺。”明代王燮《三故事会》:“即以螺为大者,吹浪之声,盖之如在空中。”海螺不仅在佛教寺庙中作为乐器使用,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也有使用。据藏文古籍记载,在通琴出现之前,法螺是藏传佛教寺庙中的主要乐器,后来,通琴取代了法螺的位置。到了近代,海螺只在佛教寺院中用于间断性的朗诵和羌族表演。海螺现代海螺是由海水中自然生长的大型海螺贝壳制成(图135),贝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一般长度在25厘米到33厘米。最好选择颜色干净或有花条纹的海螺,穿过螺尖作为吹嘴,将吹嘴做成圆锥形或直管形,外径2 cm ~ 3 cm,中央吹孔较小,孔径仅为1cm。有的在蜗牛两端钻孔,穿细皮绳,不玩的时候可以斜挂在胸前或腋下。海螺装饰比较精致,一般镶嵌铜片或银片,显得特别庄重美观。它不仅制成金属吹口,而且从螺身中间到螺口镶嵌铜片或银片制成翼形饰物,在翼尾还饰有环,环上饰有丝穗或彩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收藏的一只银翅蜗牛,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口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孔径1.8厘米,为最著名的蜗牛。西藏萨迦县萨迦寺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元代海螺,据说是元朝皇帝赐的。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许多海螺,大部分为白色,带有棕黄色条纹或斑纹,总长约30厘米。螺口呈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 cm ~ 16 cm,短径4 cm ~ 11 cm。其中一枚非常珍贵的清代贝壳,全长35厘米,制作于乾隆年间(1736-1795)。它是由一个自然生长的透明白色海螺制成,镶嵌着一个铜吹口,它的身体装饰着一个带翼的铜板。一面刻有精美图案,一面刻有“乾隆御制”字样。这些海螺已被收入中国乐器大型画册。演奏时左手握螺丝,嘴唇紧贴吹口呼吸,发音为呜呜声。每个海螺都能发出基本稳定的长音,音高随海螺大小而异,一般在小字群到小字群之间。海螺的音色与线头的粗细和数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细线少线者音色较亮,反之音色较深。除了在佛教寺院中用作乐器,在尼姑,一个藏族地区,吹贝壳是为了向死者致敬。在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海螺是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的一种彩色乐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人们经常通过吹海螺召集群众集会。用海螺倾听大海的声音。科学的解释是,蜗牛壳内部的形状是弯曲的。用海螺(2片)听大海的声音,海螺里充满了空气,所以当你在周围嘈杂的地方,这些嘈杂的声音使蜗牛壳里的空气振动。所以,你把海螺塞在耳朵里,就会听到海潮的声音。当你在一个特别安静的房间里,周围传来的声音很少,音量也很小,所以你无法让螺蛳壳里的空气震动,所以你把螺蛳壳放到耳边也听不到潮汐的声音。另一种说法是,外壳的结构使得它依靠共振来放大环境中某些频率的声音,比如人类血液流动的声音。所以把贝壳放到耳朵上,你听到的大多是你内心沸腾的血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