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星天文记录的中国古代科学家

三国时期,陈卓归纳了甘德、石神府、五仙三星,得到了中国古代1464星的经典283星官制,其中甘德选星146星(含28夜)。可见甘德对全天星的划分和命名工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有迹象表明,甘德还对几颗恒星的位置进行了定量测量,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结果都丢失了。甘德对行星运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和定量研究。他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他指出“回去还是钩”“再钩就是三分之一”,并将行星从顺行到逆行再顺行的表观运动轨迹描述为“三分之一”形状。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连续两个早晨看到东方的时间间隔)的概念,测得木星、金星和水星的会合周期分别为400天(398.9天)、587.25天(583.9天)和136天(115.9天)。他还给出了木星和水星在一个交会期内看到和落下的天数,以及金星在一个交会期内前进、后退和落下的天数,并指出金星在不同交会期前进、后退和落下的天数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虽然甘德的这些定量描述还很粗略,但却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根据唐代开元经典中甘德在谈到木星时引用的“如果有一颗小红星附在其侧”的话,有人认为甘德在伽利略之前近两千年就已经用肉眼观测到了木星最亮的卫星木卫二。考虑到甘德写了一本关于木星的专著《星宿编年史》,是当时对木星的仔细观察和研究,《春秋》记载在公元前613年“一星入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哈雷彗星互助拯救鸽楔。

2.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干星经》问世,作者是楚人干德和任伟石申。

3.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定了中世纪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并开始以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

西汉时期的太阳黑子记录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汉卷二十五行曰:“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如钱大,居日本中央。”

4.东汉张衡从日、月、地的不同位置对日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陵县》记载“月生于日之光;出生在阳光下。白昼充满光明,白昼充满光明。星星在发光,因为水变成了光。一天的奔波,光线往往不一致,也是满地的,这叫虚。在星星里,月亮会吃。”

5.唐代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和尚一行制定的《大衍历》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动规律,他一行也是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唐朝开元十二年,在中国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中,“大率...351里,80步,但差一度”得出,即子午线1度为351里,80步(唐代1里=300步,1步=5尺,65438+)

6.北宋沈括提出阴历以节气为准,立春为元旦,不分月亏月亏,只看节气。这种历法系统被称为“十二年历”。

7.元代郭守敬创制了简易仪器、高计等近20种天文观测台,提出“历之本在考,考之器非仪先”。他主持了全国性的天文调查,并编制了授时日历。一年的周期与现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它比现在的公历早出了约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