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变态心理的人?

尼采的一生

【尼采,弗里德里希】(1844-1900)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唯意志论,主张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赞美战争。他的思想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的理论基础。他假装是“太阳”,然后他疯了,死了。

蒙克,1863 65438+二月65438+二月出生于挪威莱顿(L?十岁),在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长大。他是画家雅各布·蒙克(1776-1839)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亚斯·蒙克(1810-1863)的亲戚。蒙克的母亲劳拉(劳拉·凯瑟琳Bj?Lstad)于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去世后,小和尚由父亲基督教修士独自抚养。蒙克的父亲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他反复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了罪,他们将注定被扔进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我的父亲死于蒙克的青年时代(1889),另一个哥哥和蒙克最喜欢的妹妹苏菲也死于1877。蒙克的一个姐姐小时候被诊断为精神病。蒙克本人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婚了,但在婚礼后几个月就去世了。看到身边的父母兄弟相继离世,对蒙克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一个悲痛还没过去,另一个接踵而至。这已经超过了精神上的打击,而是达到了深度精神折磨的程度。死亡这一残酷的烙印永远铭刻在蒙克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深处。在那个年代,蒙克的心态超乎常人想象。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是压抑悲观的。第二年和尚说:“疾病、疯狂和死亡是我摇篮周围的天使,它们将伴随我一生。”

1879年,蒙克进入理工学院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频繁的疾病打断了他的学业。1880年,蒙克离开理工学院成为一名画家。1881年,蒙克被奥斯陆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录取。他的老师是雕塑家朱利叶斯·米德尔顿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赫。1885年,蒙克去了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主义,后来是后印象主义,再后来是新艺术。虽然蒙克的画在风格上是后印象派,但在主题上是象征性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描绘内心世界而非外部现实。

1892年,蒙克受邀参加165438+10月柏林艺术家联盟举办的艺术展。蒙克的画成了激烈争论的对象。展览一周后结束。在柏林,蒙克成为了一个国际圈子的成员,这个圈子包括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其中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他为易卜生的几部戏剧设计了场景,还有瑞典剧作家约翰·斯特林堡。

从1892到1908,蒙克大部分时间都在巴黎和柏林。他以铜版画、石版画和木刻而出名。在世纪之交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材料(摄影、石版画和木刻印刷)从记忆中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天,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在丹尼尔·雅各布森医生的诊所住院。医院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性格。蒙克在1909年回到挪威,对自然表现出更多的兴趣,作品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那么悲观。在纳粹统治时期,蒙克的作品被贴上“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各大美术馆下架。这对于蒙克(反纳粹)来说是很悲哀的,因为他把德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祖国。

在他的画家生涯中,蒙克多次改变他的艺术风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如汉斯·耶格的画像),也是一个半印象派(见老佛爷街)。1892年,蒙克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如忧郁)的综合原始绘画风格,在这里色彩成为一种符号,成为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如呐喊)。在1890年代,蒙克倾向于选择景深较浅的绘画空间,他经常将画中的人物放在前景中。蒙克一直想表达人物的内心和心理状态。他画中出现的人物,做出一个最能生动表达这种状态的姿势(见《灰烬》)。这样的安排给蒙克的画一种感觉,人物、空气、记忆、动作、时间都在一瞬间凝固了,这可能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时刻。和尚的角色就像舞台剧里的人物(像病室里的死神),很有可能每一个特定的手势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情绪,类似于某种肢体语言。因为蒙克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达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最著名的是《呐喊》),所以他塑造的男女都不现实。蒙克坚持认为印象派不适合他自己的艺术。蒙克对描述现实的任何部分都不感兴趣。他要描述的是充满情感内涵,具有巨大魔力的状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蒙克竭尽全力地构思,他的作品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蒙克于65438+1944年6月23日,80岁生日后一个月,在奥斯陆附近的埃克利去世。他向奥斯陆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幅版画、4500幅素描和水彩画以及6件雕塑。后来,为了纪念蒙克,蒙克美术馆(位于T?日元).僧侣艺术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僧侣作品收藏。奥斯陆的国家美术馆收藏了一些蒙克的画作。奥斯陆“大陆酒店”的“Dagligstuen”酒吧收藏了许多蒙克的精美印刷品。

食指真名叫郭鲁生,出生于1948。文革期间,他因营救被围困的教师而受到迫害。1968在山西插队,70年当工人,71参军,73年退伍,在北京光电学院工作。他在部队受到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症,目前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期间开始写诗,并被江青点名批评《相信未来》。他的诗被插队的朋友和知青临摹,在全国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我也没有停止写作。

食指早期的诗里有一种“不幻想,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精神(虽然他当时可能不知道这个名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疯狗》,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作品。对存在本体论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作品相提并论。

还有“二十四人格”的数学家,但我一时忘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