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刘姓大臣有哪些?

1,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

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程波,人们也称他为刘澄。九年,武帝宗正德追授太师,谥号文成,后人也称他为刘文成、文成公。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创建明朝,尽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因此名扬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2.刘基(1427-1493),保定地区博野县人。宪宗成化年间著名的“糊纸三亭”之一。

正统学者十三年。先是庶吉士,被授予剪辑权。《宇宙纪年》完成,为进一步研究而写。天顺在东宫教书读书四年。刘继功,前宪宗老师,精于心机,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比搞建党营私更犀利。他经常受到官员的批评和攻击。在内阁呆了十八年后,他被称为“刘”,意思是“刀枪不入”(不怕被弹劾)。宪宗即位。官职从学士,到礼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与刘勰一同入阁,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纸糊三亭旧)孝成和尚,加太子少保和亭大学士。“国语训练”完毕,加为太子太保,入武英堂大学士。很长一段时间,我进了商务部,去庙里做大学士,找少保,找太子老师。孝宗即位,万安、尹稚相继做官后,刘基为首辅。

孝宗第一次即位时,刘基与道士结合,很得人心。先即位做了小官,也是太子姓,官至大臣。还有一个宪宗的记录。他还进入了少师和盖华大学学生大厅。

3.刘大侠(1436 —1516),湖广华容东山人,与王澍、并称“弘治三君子”。送给太保,做一个忠诚的宣告。

天顺三年(1459),乡试第一名。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国子监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授兵部总监一职。成化十一年(1475),刘大侠升任兵部尚书。明郑德元年(1506)三月,他回到家乡。郑德十一年(1516),五月卒。他的主要作品有《东山词》和《柳··》等。

4.刘一(1567-1635),江西南昌人。

其父刘,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奕劻和他的兄弟奕坤、于一去乡试参加考试。万历二十三年(1595),以进士身份加入于一。庶吉士,准予复审。光宗即位,卓先生为礼部尚书,东葛大学士,与方从哲、同为生活部长。光宗死后,李和魏晋中在宫挟持皇太子为人质,企图隐藏长子的自尊心。他们和英国王公张维显、周嘉谟、一起,当机立断,带领大臣们进宫,把长子哄骗出来,力劝皇帝长子迁到刺青宫(不宜居住,殿下暂住刺青),逼李迁到刺青。

Xi宗即位后,方从哲被弹劾,后羿接任内阁首辅,掌管朝政。天启二年(1622),辞职。

5.刘玉良,四川绵竹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中进士,授庶吉士,改国子监检讨。天启二年(1622),参与编纂《明熹宗实录》,后授南京光禄四清、左春芳赞善、游春芳右玉德。崇祯年间,历任国子监进士、詹府进士、嘉义大夫、学士。后来升任吏部左侍郎。崇祯十年(1637),任礼部尚书,东葛大学士。次年,改文渊阁大学士,督各镇援军。后来担任兵部尚书。

在北京任礼部尚书、东葛大学士时,受徐光启影响,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和天主教信仰。1641年,意大利传教士李雷思、葡萄牙传教士安司文应邀在“天官府”传教,率先受洗,成为绵竹第一批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