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1)建筑物
建国初期,他接管了原四川省图书馆,包括原省教育馆和省地方志馆占用的两个房间(两个图书馆在建国初期先后被废止)。1951年,购买了成都罗公庙(现和平街)和桂王桥西街47号线装书架。1953至1954,成寿街旧址后方扩建两栋二层楼房。1957年,在博物馆遗址前修建了三层书库和阅览室。1958,博物馆遗址大门左侧建有借出室和预约室。1972至1982,成都东风路二段(现蜀都大道总府街段)新建博物馆。至此,整个博物馆共有五栋建筑:博物馆总部迁至新址1982,位于成都蜀都大道总府路东侧;主楼美观大方,阅读楼、书库、办公楼之间有花园,环境优美。此外,还有位于连笔巷15号、成寿街24号、和平街16号、龙泉驿的特藏和托存图书馆。整个博物馆大约有29000平方米的建筑。
(2)收藏
1949 65438+2月底,全馆书刊4万余册。建国后,根据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收藏方针和任务,对书刊进行了征集,坚持了全面征集和系统征集的原则。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体系。截止到1999,藏书总量为460多万卷。其中:3574919中国通用图书(建国后出版)136262台湾省及香港图书10429外文图书(英、俄、日、德、法等。)古籍242238册、古籍善本576920册、古籍善本4282种、4778部、中文期刊60735册、港台版7309种、中文报纸239种、外文期刊947种、外文报纸3236种、音像资料30种、微电影(片)2560种、1888册(中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抗战书籍、民国期刊、文革资料、大型综合学科国外原版参考书刊。
(3)服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图书馆承担了保存、管理和提供各类书刊,服务地方科研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双重任务。除“文革”期间外,对读者的服务明显呈上升趋势,表现在服务方式多样化,读者数量和借阅图书数量增加。图书馆阅览室是为读者服务的主要方式。截止1999年底,各类阅览室18个,阅读座位1000个,每天约有1200人借阅书刊。借用工作。发行中国图书证、外国图书证、普通图书证和馆际图书证4万多张。中国的书是开架的。为方便全省读者,还设有邮借业务,并与北京图书馆有馆际互借关系。1988新增流动图书车,开展流动图书配送服务,办理流动图书卡800余张。书目参考和咨询。根据读者需求开发图书文献,编制各种专题书目、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口头、电话或书面回答和咨询服务。编著有《四川进步革命期刊索引》、《四川方志联合目录》、《四川古籍善本联合目录》、《旧报刊复印资料》、《精要集》、《农副产品》等37部工具书和资料。音像信息服务、书展和报告会。拥有现代化的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设备,为读者提供各种载体文献的音像借阅服务。我们还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举办各种书展、学术讲座、报告会。微缩电影。拥有现代化的复印和缩微设备,为读者提供文献复制服务,包括静电复印、缩微复制、放大等项目。
(4)学术研究和专业指导。
建国后,四川图书馆成为全省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交流中心,开展图书馆科学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文献工作标准化、缩微等方面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设图书馆学和电视大学、信班和各种培训班;组织编写出版几种图书馆学教材;主持编辑《馆员》杂志和《四川图书馆事业杂志》。
(5)组织机构和人员。
4月,1950,川西文教厅派罗金华作为联络员接收四川省图书馆;5月,派嘉质在图书馆任川西文教部部长,主持图书馆事务;同年9月,成立图书馆事务委员会,负责图书馆事务,馆长暂时不在。1952更名为四川图书馆后,省政府任命吴为馆长。1956穆继波教授担任副馆长。1958年,吴和穆都被错误地划入右派并被转移。从那以后,馆长都是党员。高达1992、、苗、张旭、彭长登、、、龙经纬、万、、杜、、、、郝春阳、薄志平、戴克玉、徐建华、魏东等。都担任过副主任(或党支部书记)。此外,四川省图书馆协会及其秘书处隶属于省图书馆。四川中央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四川图书馆。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省图书馆新馆建设于2008年破土动工,计划在省图书馆百年诞辰(2012)前竣工。
作为完善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前期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新馆位于天府广场西侧、人民西路北侧,占地约17.63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可容纳省图书馆现有藏书500多万册,将彻底改变多年来省图书馆古籍“碎片化”的局面。
省图书馆新馆建成后,是集馆藏整理、传统服务、数字服务、远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型大型公共图书馆。同时,还将专门设立残疾人和儿童阅读区,弥补四川省残疾人和儿童图书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