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开窍的原因

家长最怕老师说什么?最怕老师说孩子很聪明,但是学习上不“开窍”!很多家长都在期待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突然获得一些内功,打通了“任杜尔脉”就开悟了!

这不是天方夜谭。很多孩子高一学习成绩平平,高三突然就像“挂了”一样。中产阶级学生挤进前三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什么孩子不会「开窍」?想要孩子明白,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原因有二:大脑神经网络不开放,认知框架没有建立。

第一,大脑神经网络不开放。

脑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商高不高,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连接(网络)数量有直接关系。

神经元连接的数量与外界环境的刺激有关。刺激越多,神经元连接越多,孩子对大脑越聪明。有些孩子长大后可能缺乏外界刺激,所以大脑感觉不灵活。

第二,大脑的认知框架没有建立起来

孩子的大脑之所以不开窍,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持续提升认知的框架。大脑对知识的储备是零散的、片面的、不够具体的。

比如一个题目,孩子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懂,说明孩子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需要通过重点的积累,建立认知框架。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明白呢?自我驱动的觉醒是关键,无论是外界刺激还是认知框架的基础都是唤醒自我驱动。只有孩子主动探索学习方法,了解知识,接受的刺激越多,认知框架才能快速建立起来。

自我激励是很多父母忽略的一种能力。小时候,父母习惯为孩子选择衣服、鞋子、学校,甚至爱好。久而久之,生活似乎就像父母一样,孩子的主动性越来越差。父母还是觉得这样对孩子好,其实是在帮倒忙。

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家长要了解马洛塞的需求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提到了人类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孩子也是如此。很多家长给孩子生理、安全、归属感的需求,却忽略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只有靠自己走,路才能越走越宽。”。

父母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权利交给孩子!父母不想什么都做。孩子们上了一天的课学习这件事。他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和不完全了解的东西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家长只能给建议!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拆解目标,这样孩子更容易实现。这是给孩子提建议,不是帮孩子做决定。

除了给孩子权利,家长也不要吝啬鼓励。来自信任的人的鼓励是孩子开始懂事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教育领域有一种心理学效应,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据说有两个心理学家,一个是罗森塔尔,一个是雅各布森。他们去了一所学校,那里的孩子成绩很低,所以他们给一群孩子做了智商测试。测试结束后,罗森塔尔列出了最聪明的孩子名单(每个人都被选中)。不久之后,奇迹被发现了,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个个都是自信爆棚,求知欲极强!

这个实验说明,孩子要想理解自己的大脑,父母的鼓励也很重要,孩子听到父母的评价后会继续努力。

所以父母们,从今天开始,不要去帮忙,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永远记住,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你能给的只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