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张学良对话,要求,自己提问,站在张学良的角度回答。
人们通常用两件事来评价张学良的一生,一是Xi事件,二是九一八事变。作为主角,他一度风头正劲,有两个人称赞他是千古英雄;作为主角,他被羞辱,人们称他为不抵抗的将军。他平静地接受了前者;对于后者,张学良曾说,“不必与他争论。我不管是人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在张学良短暂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每一次都与近代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张学良在这些转折中起了主要作用。然而,在众多历史事件中,九一八事变是他谈得最多的一次。他承认“判断失误”,但否认“不抵抗”;他承认自己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但他也说,“我下达的所谓不抵抗的命令,是指你不要和他发生冲突,而不是在知道目的是占领之后不抵抗。”张学良晚年的一些口头陈述,澄清了一些悬案,否定了一些理论。核心提示:“一轮明月落在高粱地里,天空突然暗了下来。星星散了,天塌了,整个地球都在沉睡。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一刻过后,整个地球都将彻底改变。”时任奉天日本特务机关助理官、“九一八”直接策划者三人之一的蒂雅玛特甚至在回忆录中用抒情的笔调描述了沈阳的夜晚。与此同时,在沈阳的东北角,除了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门口的哨兵外,几乎没有任何声音。按照当时的军规,负责防务的北大营9点准时熄灯。“谁都知道关东军会采取行动,但具体日期没人知道。”被誉为国内张学良研究的领军人物。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辽宁省张学良、东北军事史研究会会长胡玉海一句话,“这在当时是半公开的秘密。”千里之外,婚礼和梅兰芳主演的《宇宙前线》在北平前门中和剧院上演,当晚是辽南救灾义演。在被“九一八”外国侵略惊醒之前,1931年的中国笼罩在一场全国性的洪水之中。作为梅兰芳的好朋友,张学良不仅亲自加盟,还邀请了英国驻华武官兰伯森博士一起看戏。一个拉开甲午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发生在今天晚上10左右。“需要借口的时候,一个被炸的轨道就足以把日本推向侵略失败的道路。”美国记者马克·格林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写下了这句话。9月沈阳,1931“城里路障很多,军演到了北大营边上,15”。年仅8岁的李毅对这个日期印象深刻,因为那天是他的生日。1931九月的沈阳,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底层民众可能感受到了关东军的嚣张,却不知道悬而未决的“中村事件”,使得双方出现弹性弧线关系,瞬间紧张。“每天面临七件事开门的沈阳市民,已经习惯了城外的路障,他们的关注点不在这里。”一些研究沈阳城市生活史的学者总结了当时人们的心态。19319月16盛京日报的热点新闻不在近在咫尺的日军军营,而是东北军内部党员分类的新闻,以及张学良将于双十节来沈阳阅兵的消息。然而,在知识分子沙龙中,他们担心的是已经强烈好战的气氛。当时沈阳精英都喜欢在YMCA(俱乐部)打网球,孙京焕就是其中之一。26岁时担任张学良开设的奉天边行信贷负责人。“基督教青年会的成员大多是教授、银行家、社会活动家,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人。一位姓严的会员在给商会做报告时,透露了他收到的消息,日本人已经采取行动了。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日本人的活动上,基督教青年会的气氛有点紧张。但当时日本在沈阳有1000多路兵保卫南满铁路,而东北军有25万之多,大家觉得没必要太紧张。”孙敬焕生前曾对记者这样描述。东北军的名声让沈城人民很安心。“包括张学良在内的东北军政要员,都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胡玉海说。当时留在沈阳的东北军是“把剑放在仓库里,把马放在南方。”《最后的宁静之夜》张学良执掌华北后,基本住在北京,很少回沈阳。留在协和后,张学良任命五人处理一般政务。胡玉海描述了当时张学良对东北的远程指挥。”自张学良13年4月从沈阳迁到北平后,东北大部分事务由东北边防局参谋长荣臻和辽宁省主席臧世义两位军政要员负责。“9月17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三个多月的张学良,看上去几乎正常。随着病情好转,他开始慢慢处理公务。”此时,张学良更担心的是悬而未决的‘中村事件’。关东军在沈阳频繁演习,他也没怎么在意。“胡玉海说,张学良和沈阳人一样,已经习以为常了。胡玉海总结了“中村事件”对东北局势的影响。”这一事件给了一直敌视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一个借口,东北局势越来越令人不安。“这个秘密间谍案开始于6月1931,10。同日,日本参谋总长中村信太郎等人化装成中国人,从海拉尔出发,到兴安岭梭伦山区进行军事调查,被守军逮捕。从他身上搜出各种地图和自画的桥涵横断面图,以及一份兴安垦荒军的兵力分布和兵力记录。后来中村被秘密枪毙烧死,审讯记录和证物在北平与张学良秘密交换。三个月了,日本人一直盯着这件事,步步紧逼。8月,张学良通过朋友渠道打听东京的态度,令他十分担忧。17年9月的一天,臧世义和荣臻两位东北高官立即开始谈判,迅速解决了中村事件,并向张学良报告。9月17日是灾难发生前最后一个宁静的夜晚,无论是对于远在北京的张学良,还是千里之外的沈阳。9月18日,在梅兰芳《宇宙战线》的押韵中,张学良收到了荣镇日军进攻北大营的电报,“随鱼电。”张学良接到电后指示。张学良口中的“鱼”字电报,指的是9月6日张发给荣臻等人的电报:“无论日本人怎样找麻烦,我们都要容忍,不可抗拒,不可惹事。”与此同时,坐落在沈阳商埠中心主干道上的奉天会灯光闪烁,各国驻奉天代表还未尽兴,就传来一声巨响。随着巨响,日军按照自己熟悉的路线向沈阳各个目标推进。其中以500人的兵力,进攻约6000人的东北军北大营。胡玉海在他的专著中说:“事发当天,荣臻正在家里忙着给父亲过生日,准将王以哲和两个团的指挥官都不在部队里。”。“中国从上到下表现出来的这种局面,是奉行‘避免冲突’政策的必然结果。”结果东北军群龙无首的官兵一片慌乱,阵亡400余人,而日军仅阵亡2人,受伤23人。到6月19日9时,沈阳的东北边防局、兵工厂、粮秣厂、航空部、仓库、弹药库被占领。中午19,11: 55,关东军司令本日茂抵达沈阳,在东洋殖民公司设立司令部。“我们一进银行,就有同事跑过来说,‘被日本占领了,我们不能走……’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日本人把枪口对准了银行门口。“第二天早上,孙敬焕看到墙上全是日本兵。沈阳一夜沦陷。中了魔咒的张学良在19上两次跟记者谈沈阳事件。”19日上午,10,张学良对《大公报》记者说,‘我们的官民都知道,他们不准备抵抗’;下午2时,外国报纸说:我已‘严正警告它绝不抵抗,让日军占领’。“张学良这样说,一是符合当时沈阳的实际情况,二是要讲给国际社会听,以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也导致了“不抵抗”的形成。胡玉海分析了张学良当时的心态。原定于9月20日出院的张学良,当晚在协和医院接待室再次会见外国记者。与各界沸腾的反日呼声相比,张学良和中央政府却出奇的克制和冷静。张学良,不抵抗和继续不抵抗的理由“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与中央和蒋公无关。”90年代初,张学良重获自由,一开口就颠覆了传统看法。张学良随后的口头陈述澄清了一些悬案,否定了一些理论。“这是张学良看得一清二楚的”,胡玉海承认“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在胡玉海多年对张学良的研究中,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省级领导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了张学良的一篇报道,在这篇报道中,张首次承认他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领导看了之后很震惊,因为这是对传统观点的颠覆。让人把报告转给我看看是怎么回事。”“传统观点认为,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实际上,不抵抗命令是张下达的。需要澄清的是,张在“九一八”事变前就主张武力抗日。胡玉海把张学良对日看法的转变分为四个阶段:主张武力抵抗以避免冲突政策的形成,从避免冲突到不抵抗,继续实行不抵抗。胡玉海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张已与姜多次交涉。很明显,日本发动武装侵略的战略是南侵中国,或北侵苏联。现在方向还不确定,但东北首当其冲。”“江没有对这些意见给予肯定的回答。这时候还是属于上下级交换意见。交换意见的结果是,“13年7月,蒋介石致电张学良,说‘东北抗日活动可能被* * *产党利用,同时会加剧中日纠纷。所以他希望东北官民同心协力,抑制反日运动,应各负其责,静待会议。”同一天,国民党中央常委于右任也给张学良发了一份密电:“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要务,东北同志要多加学习。”胡玉海用白话解释了消息的意思。“所谓东北的同志应该更清楚。说白了,东北的同志怎么会不理解?中央的主要任务是‘镇压* * *’。为什么一定要抗日?”“如果说前者是建议和指导,后者是决策和指挥”,胡玉海指出,7月23日,“先安后忙”的国家政策声明将在镇压* * *的第一线发布。“和以前相比,这次不是讨论,已经成为国家大政方针,地方只能服从中央。”7月24日,张给东北的每一个官员发了一份电报,告诉他要执行蒋公的命令。9月6日,张学良再次给东北政要发电报,避免冲突。“这样的指示不断发出,东北当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避免冲突的方针自此形成。避免冲突的退让政策导致了不抵抗的形成。”“只记得不抵抗的顺序,忽略之前的国家政策声明”,胡玉海认为,人们普遍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不抗拒命令的问题。“不是基于知道日本已经开始侵略,而是以日本长期挑衅为前提。这是本质上的不同。”胡玉海认为,不抵抗在事件发生后仍在继续,尤其是在国联表现出无力阻止日本侵略的情况下。“其性质是错误或犯罪。”胡玉海从四个近因和一个远因分析了张不抵抗和继续不抵抗的原因。“(四个近因是)误判;迷信的条约;保存东北军的实力;心里有一种对太阳的深深的恐惧;(一个远因是中东路事件。”四个原因中,胡玉海把误判归结为根本原因。“事件发生前,张学良认为日本企图在中国东北动武只是一种挑衅,并不是武装侵略。这种观点与他的历史局限性有关事发当晚,张曾向高级将领分析,“有责任保卫国土,本应与他们并肩作战。但是日军不仅仅是一个联队,国力还能源源不断,绝不是我一个人,在东北一隅就能应付的。我们主张抗战,但必须全国抗战。如果能在全国各地打仗,东北军在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张学良知道,当时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是对等的。张学良对日本非常熟悉,这种熟悉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张学良思想的深层还有一种对日本的恐惧。张学良在口述历史中不止一次谈到日军,认为日军非常强大,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工程师去破坏俄军的铁丝网。他们随身携带炸药,每个士兵趴在铁丝网上,把铁丝网炸开。他们真的有军人的精神。”当时《国文周刊》发表文章说,张学良的反抗有一个遥远的原因。这个远因就是中东路事件。1929年7月,蒋介石命令其武力接管中东路,并承诺一旦东北军与苏联开战,中央将派65438+万军队支援。结果东北七千人被俘,黑龙江舰队全军覆没。还有65438+万援军,没见一兵一卒。这件事给张学良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所有来自中央政府的命令都是这个结果。如果不顾中央的命令而反抗,那会是什么样子?”“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预期。”第一,期待日本政府停止关东军对东北的侵略;二是期望蒋介石改变不抵抗政策;期待国联给日本施压,重演“三国归辽”的旧梦。三个期待,是好人的三个梦想。张学良醒来时,梦早已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