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区分湿、寒、热?
第八集:从病因分析:无论是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内源性湿病中,寒湿病多因脏腑阳虚所致,寒湿为内源性;湿热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内生、郁结化热所致,或由湿热之邪同时产生所致。其致病方式:在自然界中,地面上的水分在热空气的作用下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聚集成云。所以湿热之气的运动路径是自下而上,湿热之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湿热之气上升的特点,湿热之邪多从上部和口鼻侵入人体。正所谓“先伤天气,后伤大气。”还说潮湿的时候很热。“这是感受湿热之邪的方法。相反,寒湿之邪的特点是寒湿都是阴邪。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湿邪往往会下降,所以寒湿之邪大多从人体的下部侵入人体。意思是“先伤地气,后伤天气。“从病机上分析:寒湿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中的阳气受到抑制或不足,阴邪(寒邪)和阴邪(湿邪)* * *主要存在于人体内,病的性质比较简单,属于阴证和寒证。另一方面,湿热病的致病因素表现为阴阳(湿热)* * *,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因为热的阳属性比湿热的阴属性更突出,所以湿热病的整体致病性属于阳证和热证。从正气方面来说,湿热在正气方面可能有阳气和津液的损害,但由于湿病本身的特点,阳气仍然是主要的损害。在病位上,湿热病的病位会比寒湿病的病位更广,因为“热蒸则湿运,寒郁则湿凝”,湿受寒邪影响,所以病位集中;湿是由热引起的,而蒸是由湿和强活动引起的,所以病位广泛。这就使得湿热疾病的治疗比寒湿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在临床表现上,寒湿病主要是一般湿病的表现和寒象,比较容易识别,而湿热除了湿病之外,还有一些湿热邪气纠缠引起的复杂表现。从治疗上来说,寒湿病以温燥为主。因为湿冷的性质相同,所以更容易同时去除它们,也更容易调理杨琪。湿热病主要是清热祛湿,用寒凉药清热,用温燥药祛湿。两种性质相反的药物一起应用更复杂,更难调理正气。第九集: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的一切因素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大自然对人类最大的影响就是水、土、天气的变化。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的生物,无论低等还是高等,都离不开水。中医对水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湿的性质、来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规律、预防措施等都有详细完整的记载。之后历代医家不断研究,加深了对湿的认识,改进了治疗湿的方法。中医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病防病的医学体系,是人类健康最有力的支柱。日本人对水的论述,最早见于日本名医吉一南亚的《气血水论》。他的年龄相当于中国的清朝。他提出了所有疾病都是由气体中毒、血液中毒和水中毒引起的观点。水毒性的定义是:正常情况下停留或积聚在组织器官内的水,即非生理体液。他的观点类似于中医对湿的看法。根据中医专家的最新观点,人类所有疾病的病因都是水,而治疗任何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调节人体内的水分,使人体内的水分保持在最适量、最畅通的状态。现在所有的疾病,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复杂的内脏疾病,西医认为必须终身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是西医视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都可以用中医治愈(西医治疗过的病人会影响疗效)。自然界空气中正常的湿度是湿气,中医不叫“湿邪”,只有异常高的湿度才叫“湿邪”。生理状态下存在于人体内的水是津液,即体液。中医不把津液称为“湿气”,而是把津液代谢紊乱形成的病理产物称为“内生湿邪”。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总称,广泛存在于脏腑、体、窍等器官的组织和细胞中,以及组织和细胞之间。体液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滋润和滋养全身的细胞和组织;2.形而上学的血液;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比如体温;4.承载全身之气,承载养份;5.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第十集:津液的产生、运输和排泄是一项复杂的生理活动,涉及许多脏腑。津液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小肠、大肠对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进行消化吸收而产生。津液的运输主要依靠脾、肺、肝、肾、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失调,都可能导致“内生湿邪”的产生。脾脏是体液代谢的中心。肺是水神之源,肺气的盛衰将津液分布到体表、肾、膀胱和全身。肾脏在体液的运输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津液中的清浊蒸腾通过三焦运至肺,浑浊的转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体外。肝主气的释放,使三焦得以顺利调节,气的运动导致津液的运动,从而促进津液的顺利运化。三交是体液在体内流动和分布的空间。津液的排泄也有赖于脾、肺、肝、肾、三焦等脏腑的综合工作,通过汗、气、尿、便等途径排泄。它们也是治湿时祛湿的主要方法。第十一集:治湿,首先要了解水的特性。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液态、气态和固态,而导致水变成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就是温度!温度很低的时候,水变成固态的冰,冰受热就会融化成水;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就会蒸发,变成水蒸气;如果加热到沸点,水就会沸腾,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蒸汽。流动的空气会加速水分的蒸发,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风胜湿”。有生物和非生物会影响水的形态。水在自然界要正常运动,从液态到气态或固态,与自然界所有生物或非生物混合,使自然界充满生机。但是,自然界有邪灵。当异常的温度、辐射或磁场干扰水时,就会发生灾害,如风暴、暴雨、洪水、干旱、地震、海啸、龙卷风、沙尘暴、冰暴等自然“疾病”。人体内存在的水也有类似自然界的变化。人体吸收的水分与人体内的营养精华混合成为体液。正常的体液在人体内处于不断流动的液态,在体温的影响下,一部分变成气态体液,流动的体液和气态体液维持着细胞和组织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不同的是,生命体有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温度,所以水中没有固体冰,但仍有固体或类似固体的水混合物,即体液和病理产物的混合物。津液和病理产物的混合物就是人体内的湿邪。汗、痰、痰核、硬结、肿瘤、癌症等。,由湿邪和寒邪或热邪混合而成,会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如炎症、疼痛、麻痹、麻木、内分泌失调、各种急慢性疾病等。人体内异常的水混,中医称为湿邪,湿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杨琪。这是因为湿是有形之邪,堵塞任何一个部位都会影响那里的气血运行,使功能不利。如果堵在胸口,会造成呼吸不畅,胸闷;如果堵在脾胃,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大便不舒服。2.湿浊,表现为重而重的特点。临床可见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头重如束,关节沉重伴有关节痛,分泌物、排泄物浑浊。3.湿粘性,以粘滞为特征。比如舌苔黏腻,小便停滞,大便黏腻难受,病情缠绵难愈。4.湿邪趋向下降,易攻阴位。湿是水邪,有向下的惯性。湿易患人体下半身,如水肿、淋证、腹泻、带下、溃疡、下肢静脉曲张等。第十二集: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是“看、听、问”。湿病的诊断也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身体动态、舌象、皮肤、五官、九窍,其中舌象更为重要。望舌对湿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因为舌象是整个人体的缩影,舌的形状、质、色、苔能直接反映体内物质和水分的储存、分布和能量变化。舌的大小、宽、厚、长、高、软、燥,可以代表气血的盛衰、物质的多少、含水量的高低、内脏的强弱、循环的阻力等等。舌质代表细胞内的物质,舌苔代表细胞间运行的能量。舌苔的存在和厚薄是空间能量和水汽盈亏变化的象征。舌色也可以解释体内的寒热。湿病的诊断主要靠舌苔、舌色、舌苔润。正常的舌应该是淡红润泽的,而舌苔应该是薄白均匀的,舌的中部和根部有一点厚苔。舌象异常包括:黄腻湿苔表明细胞间湿浊,属湿热证;苔黄燥,说明细胞燥热,湿邪已转燥伤阴,属津液伤燥燥热之证;白苔多为表证,白腻苔表示细胞间寒湿,脾胃被寒湿所阻,属于寒湿表证;皮毛白而干,说明细胞干燥,多是湿邪所致,津液运不过来。因寒,燥为寒燥之表证,因热,燥为燥热之表证。黑湿苔表明细胞间水湿重,肾阳虚衰属寒湿证;苔黑而干,说明胞浊极热,是实热伤阴的热证;没有苔藓说明细胞运动不利,缺少水分和细微物质。舌头又大又软,说明人体细胞里水分太多。舌头的润泽代表了人体细胞之间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太低,细胞将不会被润湿。含水量过高会阻碍人体能量的平稳运行。很多传染病往往被西医归结为各种病毒和病菌,而中医认为是人体内的燥湿所致。若胸膈上出现疾病,如伴有高热的脑部疾病,多为燥热所致;如果疾病发生在膈肌以下,如伴有高热的肠道疾病,多为湿邪所致。无论人体是湿的还是干的,都会在舌头上体现出来。湿舌是指水停留在细胞外层空间,无法进入细胞补充细胞内物质;舌燥是指细胞外层空间含水量低,患者常伴有大便干燥症状。第13集:看身材,元代朱丹溪说:“胖子湿,瘦子火盛”,内湿盛者肿胖。肥胖和肿胀多见于内生湿的患者,而外生湿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体质特征,因为瘦人也能感受到外生湿。湿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症状是不一样的:湿邪注入人体下部时,脚的胫骨肿胀,肌肉软如泥,无力下垂,萎靡无力。皮肤中的湿邪会引起严重的肿胀。湿邪阻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缺乏营养,导致落枕四肢,活动不利。”一切痉僵,皆属湿”。但一定要注意,湿邪引起的痉挛是强烈的,与肝风引起的角弓内翻、颈项强直是完全不同的。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湿引起的痉挛较强,主要表现为颈、手、足僵硬,活动不利,局部麻木,并伴有头重、苔腻等湿阻。而肝风的内动则表现为关节紧张、肌肉抽搐、震颤等“抖”征,并伴有肝风的其他症状。在患者的动态方面,行动属阳,快则阳气盛,慢则阳气不足,湿则阴邪,易阻阳气,所以湿病患者常出现乏力、懒动、行走困难、不利于体力活动、卧位等症状。但由于适当的活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使血管畅通。因此,大多数湿病患者在适当活动后,会感到神清气爽,症状减轻。患者虽然感到疲劳,但工作时体力并没有明显下降,也没有运动后气短乏力的表现。与虚证患者的乏力、气短不同,要注意区别。第14集:湿阻经络,易致关节痛,拉伸不畅。在临床上,痹症可分为风、寒、湿三种,但都夹杂着湿,可谓“无湿不痹”。湿重痹证的特点是患处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湿邪也是痿的主要原因。痿弱表现为手脚无力,动作不灵活,不痛不痒。湿邪阻滞在肌肉和经络中,阻碍了气血津液对组织的滋养和湿润,导致痿弱。湿邪通常是面部或身体、四肢水肿,但内湿、外湿、寒湿、湿热引起的肿胀电位会有所不同。外感湿热邪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口鼻皮毛,所以头面部先肿;湿热为阴中之阳邪,所以肿胀也是先从头面部开始;内湿多由脾肾功能失调引起,湿为内生,故胀势起于腹部和下肢;寒湿为阴中之阴邪,所以肿胀从腹部和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如果湿热蕴结于脾经,可以看到眼睛细胞红肿湿,眼睑下垂,眼睛睁不开,鼻子红肿溃烂。如果肝胆三焦湿热,可以看到耳朵周围生疮、出疹,或者耳朵里经常流黄白脓。如果湿热聚集在口腔黏膜下,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感觉不适有阻塞者,多为湿痰凝结所致。第15集:湿热常导致各种皮肤病,如夏季的“痱子”,是人体出汗部位如头、颈、胸、肩等部位出现针状或粟粒状的红色丘疹或水疖。湿疹也是湿热浸泡皮肤引起的常见病,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有发痒的红栗丘疹,慢性皮肤增厚多年不愈。因为湿邪重浊,容易流入下肢,引起腿部溃烂黄水,有虫则痒。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有一些* * *相同的表现。患处多水样或肿胀区,分泌物多呈黄色粘稠状,病程较长。如果下外阴有疮,有肿痛的为肝经湿热,无肿痛的多为水湿下注所致。现代医学中的许多传染病,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中医辨证多为湿热证,从湿、热、解毒论治,疗效显著。湿病患者表现在痰液和唾液中:咳嗽痰多,且白滑易咳出者为痰湿;如反复咳嗽、咳嗽重浊、风寒咳嗽剧烈、痰粘或稠、痰多、晨起或饭后咳嗽过度、喜吃甜腻食物加重、易胸闷、恶心、乏力、便溏、舌淡苔黏腻、脉滑等为寒湿阻肺;若湿热阻肺,痰量不稠,色白或黄腻,咳声重浊,一般不发热或仅低热,也有胸闷、胀满、恶心、腹胀、便溏、口渴、舌苔白腻、脉滑等症状。唾液是人体体液的一部分。湿症患者的唾液往往会出现异常症状。脾阳虚或寒湿凝滞者,常见唾液过多,伴有乏力、畏寒、舌淡、苔白滑。湿热、实热多见于唾液少粘者,常伴有口苦、口粘、舌生疮、舌红、苔黄腻。如果痰湿混杂,堵塞了津液通道,患者反而会口干舌燥,唾液粘腻,难以吐出。湿病患者还有异常出汗,湿热患者容易出汗。由于湿邪阻滞经络,出汗往往发生在经络不畅的部位,如上身、头部、手掌、脚底等。一般外感疾病都倾向于汗出,热消退,但如果湿热患者发热,虽然汗出,但热势并没有下降多少。因为出汗可以排出一些湿邪,使气机通畅,所以湿患者出汗后往往会感到神清气爽。也有湿热患者的汗液会粘稠、发黑,甚至出现黄汗。寒湿病、湿热病患者,湿重于热,常口渴或口渴,偏好温热饮料。湿病患者还可以看到口感甜、口感粘、口感苦或淡、口中有酸味等异常感觉。第十六集:湿病患者常患厌食症或厌食症,因为湿邪扰乱脾胃,影响运化功能。有许多明显的食欲不振,以及厌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和生食。寒湿病患者往往喜欢吃温热辛辣的食物,湿热病患者则喜欢吃清淡的食物。排便方面:寒湿体质者大便稀,伴有肠鸣音、腹痛、恶寒;大便稀,湿热之人,不舒服,有臭味,排便后感觉硬硬的;若湿热涌入大肠,则腹泻稀如鸡蛋汤或黄色食糜,腹泻急。严重者可有脓血,其味腥。大肠湿热型患者也常见腹痛腹泻,急性腹泻,肛门灼热,大便有异味,腹泻后腹痛疼痛减轻,伴有体热,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对于脾肾阳虚,寒湿凝滞者,可见腹痛于拂晓前排出,排出后平安,腰膝酸软。一般脾虚湿盛的患者容易出现便溏、腹胀、隐痛等症状。湿病患者的排尿常表现为排尿不利,如湿热灌入膀胱,尿频、尿急、尿痛短赤,常见石淋或尿路结石。脾肾阳虚、气虚、积水、水过肌肤者,可见小便清短,面部或下肢水肿。湿病人也有睡眠异常的情况。失眠多见于湿热病患者,他们夜间不安,易惊醒。但在白天,由于卫气受到湿邪的束缚,无法到达外面,所以他们会感到困倦和抑郁。单纯湿证或寒湿证患者嗜睡,易睡或嗜睡,伴有头晕、精神不振、体沉、闷。脾胃气虚者,饭后也困倦易眠,伴有少食、少食、乏力、体虚。湿症女性可见白带异常。脾虚湿盛者,通常色白或淡黄,黏稠无味,并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便溏。湿热病患者通常白带量多,黄绿色脓,或带血,或白带浑浊如泔水,有腥臭味,阴道瘙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浊。第十七集:湿病的治疗──由于湿病最为复杂,历代医家都特别重视湿病治疗的研究。祛邪扶正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治疗湿病的根本原则。所以湿病的治疗也是由祛邪治疗和调理气机脏腑功能治疗两部分组成的。首先是祛邪的治疗方法: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湿邪,其次是其他致病因素,如风邪、寒邪、热邪、暑邪、燥邪,以及消食化滞、痰饮、血瘀等病理产物。一般来说,湿病的治疗方法是:轻者宜干宜湿;湿重者要方便;湿在外肌面应微汗;五脏六腑之湿,宜泄;凡风药皆可胜湿;小便会导致潮湿;通大便可以驱湿;吐口水会湿;燥湿合热,苦寒药燥;燥湿散寒用辛热药;湿于上焦,香而湿;湿中焦宜苦、温、燥;湿焦中下部应轻而透湿;大肠中的湿气可以通过攻下来消除;脾虚湿盛,可用风药克服。不要过多服用轻渗透性药物,以防正气再次衰竭。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发汗祛湿——通过适当的溶液发汗,消除人体肌肉表面的湿气。此法适用于风湿、寒湿、湿热困于肌表,症见恶寒或发热、头痛、乏力、口渴、舌淡白腻、脉缓或湿的患者。药物可以是防风、藿香、羌活、香薷、苍术、生姜、前胡、麻黄、桂枝。其中广藿香解表湿,中和;羌活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前者络腮胡湿,宣肺止咳;麻黄桂枝只用于寒湿表证。常用方剂如羌活史圣汤、麻黄加术汤、藿朴夏玲汤、麻杏益肝汤等。在使用发汗法时,要注意:湿证发汗只能是微汗,不能太多。因为湿粘不容易快去,只能慢慢出汗解决。出汗太多可能会燥热,燥热伤阴。芳构化湿法——用芳香的祛湿药物,促进人体上部的湿邪。可用于治疗湿邪阻滞上焦、中焦,症见头重身痛、胸闷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体热少明、舌苔白腻、脉细数等。主药为飞机草、广藿香、紫苏叶、豆蔻、郁金、石菖蒲等。其中佩兰的托举头重最好,堪称“醒草”;藿香叶除芳香燥湿外,还能解表和中;豆蔻是缓解上中焦湿睡的佳品;郁金、石菖蒲具有燥湿芳香开窍之功,适用于浊湿痹阻心包之证,对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有较好疗效。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健脾作用,少量服用对脾胃湿热引起的厌食、恶心有较好的疗效。常用方剂如藿香正气散、菖蒲玉瑾汤等。需要注意的是:湿热痰阻神志的患者,应忌用藿香、豆蔻、飞机草等芳香祛湿药,以防芳香药物上冲加重病情,宜用芳香郁金、石菖蒲开窍。这种药性温燥,注意不要过量,以防热伤阴。注意用清热类药物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