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的历史演变
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闽浙之声”,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古代南戏的活化石”。
梨园戏,中国传统戏曲的一个流派。生于福建泉州,流行于厦门和台湾省省的晋江、龙溪一带和闽南语区。在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国家也有演出。梨园戏历史悠久,其音乐至今仍保存着。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有《李靖故事》的出版,可见当时梨园戏的流行。梨园戏有大戏和小戏两种,大戏又分为《在路上》和《南下》。这三个流派各有自己的“十八帐篷”(保留曲目)和专门的唱腔。宋代的行省叫路,闽南、漳州的行省叫路。所以“在路上”剧指的是从浙江传入的剧种。他的戏比较老,保留了很多南戏的剧本,如蔡伯夷、王魁、王、、刘、、朱文(朱文太平钱),还有《赠绣》、《正经容》、《朱文》等一些剧本。
晋朝至唐代,泉州的音乐、歌舞非常繁荣。南音(又称南曲、南关、仙关)是闽南语系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音乐,至今已有13套大谱(名为器乐),还有汉代和歌、清代三声、唐五代燕乐的遗存。至五代,“晋江王”留居全州县小学,有化妆歌舞表演。
“南戏始于宋光宗”(徐渭的南戏词述)。南宋邵熙元年(1190)后,闽南出现了“优戏”。少定年间(1228 ~ 1233),朱的学生甄第二次了解全州时,发出了“禁戏”、“不看百戏”的“劝农令”。说明“南曲”在泉州已经流行。
当时有三种艺术形式:本土的“咸安班”、来自浙江的“商辂班”和贵族政府的家庭班(俗称“小梨园”),它们都以不同的看家戏相互竞争。“去南班”和“去大路班”都是大人组织的,各自可以“互相帮助”,所以统称为“大理园”,俗称“老戏”;因为家庭班纯粹是儿戏,所以叫“小梨园”或者“七班”,也就是俗称的“戏童”。“小梨园”不是从“大梨园”中诞生的。童玲长大了,分手了,没有自然成为“大梨园”。
从现存的剧目来看,范睢、梁浩、郑元和这三个“咸安”都具有地方特色,剧情与明代出版的黑袍、青袍、岫岩等传奇有很大不同。林悦是约克写的晋江人的侄子(柳永墓在安溪),只有国剧里才有。剧目保留了方言本色和浓郁的土味。表演是纯洁、美丽、丑陋的“四柱”,它不以生命和丹为基础。具有唐代调侃、北方杂剧末净副的特点,幽默风趣。在南音唱响,保留了【太子游四门】等古乐。其他剧目只有几十种常见的曲牌,如【浆令】、【金钱花】、【采银灯】等,重复出现,具有声线粗糙的特点。它们原始而原始,至今仍有宋、元、华南的南戏风格。
《在路上》中的赵贞女、王魁、刘、朱温、王和,都是宋元时期编纂的古戏,与明代出版的《琵琶行》、《焚香》、《凌华》、《柴静》、《玉桥》等不同。“朱文”在中国更是绝无仅有。其题材多为已婚男女悲欢离合的家庭剧,不同于以忠奸斗争为主的《仙庵》和公案剧。生活、大胆、纯洁、丑陋是表演行业的“四大支柱”。音乐唱腔都是南音,曲牌以浓烈、质朴、悲凉为主,风格独特,比《仙楠》更丰富。《蔡伯夷弥陀寺》中的【摩诃多勒】是古代音乐的遗存。但这部剧还是有赵贞女的原型特征,是南戏的“真第一”。虽然只是以“谆谆宽容”“一同去扫墓”结尾,并没有“雷吉”的后记,但可以看出《琵琶记》是根据其祖先改成了“满忠孝”。
“小梨园”剧,如吕蒙正、郭华、蒋世龙、刘知远等,都是宋元老版,也不同于明代出版的《破窑》、《胭脂》、《幽闺》、《白兔》。而不是鲁豫,独自一人以《采花》制造了一场人物纠葛,以《帝仙送林公子》喜剧收场。所有的题材都是少男少女的情史,主要是青年学生和少男少女,所以他们的“四柱”是健、大、小、丑,与“大梨园”不同。音乐剧唱腔都用南曲,不同的剧目有不同的曲调、套曲和名曲,丰富多彩。
从三者的艺术内涵可知,“在路上”一词原指宋代的“两浙路”,出自温州班,由地方化的彝语所变。它和“小梨园”的家班一样,是一个外来的剧种,经历了宋元明的朝代更替,从城市退居到农村,与南方下层同样是农民和艺人的人共存,从而完成了他们的风俗和方言的转变,扩大了地域的声音,元末明初进入大发展时期。“咸安”包括柳永、周;《在路上》包括苏樱等新剧。《小梨园》话剧《陈三五娘》标志着梨园戏发展的艺术高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建阳麻沙出版的《荔枝记》是何超、全荃出版的《荔枝记》的再版。清代光绪十年出版的《荔枝记》至今仍为省里梨园戏实验剧团所有,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荔枝记》在潮州。“泉腔”吸收了音腔中的潮音;《朱变》剧中一个【益阳口音】融入南音【寡北】卷帘门【托起金杯】;《仙楠》《郑元和》里的歌【鹅毛雪】就是从【昆北】吸收过来的。明代四大声腔盛行时,梨园戏在闽南语区。随着南音的传播,“全腔”成为一个独立的声腔,并融合了外来声腔的艺术滋养而发展,从而在清代兴盛起来。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同安县志·风俗》记载:“过去人只在庙中演出,虽只上路,下南,有七班。光绪后,开始聘江西班和石典戏文。”清代光绪以前,只有三派梨园戏在闽南独树一帜。清末,高甲戏兴起,随后台湾省歌仔戏传入。梨园戏以严格的师承代代相传,因自满而衰落,濒临灭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戏曲艺术,把分散在南方、路上、七班的梨园老戏骨罗志汇集起来。1952年,晋江县成立了大梨园实验剧团,小梨园名师蔡有本以身作则教陈三五娘。次年更名为福建闽南戏曲实验剧团(后更名为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抢救和录制三派的传统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先还原传统原貌,再进行整理加工,让古老的戏曲焕发青春。
20世纪50年代,梨园戏改编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如《陈三五娘》、《郭华》、《高文举》、《朱文太平钱》等,并获得各级奖项。其中《陈三五娘》、《郭华》被拍成电影,《朱温太平钱》被誉为中国孤儿,受到戏曲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宋元南戏活化石”、“活文物”等称号。
20世纪80年代以后,梨园戏进入了创作和研究的新时期。新编古装剧《尹碣夫》获得1987年17省剧剧本一等奖,以及导演、音乐等奖项。1988年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在《天下第一剧团》展演中,获得各奖项第一名,《颜氏家族》演员曾静萍获得福建首届全国梅花奖。
1990年文化部授予梨园戏剧团全国先进艺术表演团体(由剧团管理)称号,剧团1991年获全国先进文化工作单位称号。1980-1995期间,该团出访日本、菲律宾、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与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艺术团体和学者建立了联系。1983年9月,梨园戏导演吴赴台,在台湾省立大学、清华大学、台湾省立艺术学院、国立成功大学南关戏曲传播中心举办“春戏梨园戏艺术史”讲座。
1994 165438+10月梨园戏导演苏赴日参加“东亚民俗与表演艺术”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介绍梨园戏表演民俗。1995年3月,董生、李获首届省级百花文艺奖一等奖。1996 65438+10月,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受中央电视台邀请,赴晋京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演出。1997年8月,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赴台演出,随团来访的专家学者与台湾省文艺同行探讨梨园戏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