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浮桥的历史
北宋祐帝初年(1049),泉州刺史卢光造舟为梁,名曰“走在潭上”,又称“浮桥”。元丰七年(1084),转运判官谢再修,破舟续梁路,改名“通济”。绍兴三十年,陈宫和弟弟河州合谋修建了一座石桥,长80尺,用栏杆支撑。每个城市的编年史都包含了他们的事件。太守王曾题诗曰:“刺桐为城石,西流千里。桥没有刚性怎么建?”名字和万安一样。“朱是明朝的秘书。目前,浮桥两端的桥头已经消失,只剩下中间一段桥身对着加宽的孙江新桥。随着浮桥的倒塌,泉州著名景点之一的“孙江月光”已无处可寻,只剩下几个残存的桥洞,在秋风中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