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历史演变
洛阳在很久以前是一个农业定居区,后来成为夏季和商业活动的中心。
商朝在周朝灭亡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在黄河以南地区修建了洛邑城。
在王武年间,周公和召公被派去测量地形和进行城市规划。《尚书·洛庞帝》:“卜建水东,濯水Xi,惟洛施”;“建水东、濯水西、洛水东滨水而建城,乃幸也”。于是周公把修建洛邑的地图和占卜呈给国王,得到国王的批准后才开始修建。那年年底,这座城市建成了。
虽然洛阳在西周时期很受重视,但总体来说,只是处于都城的地位。公元770年周平王东迁后,正式成为首都。500多年来,周朝是洛阳的首都。
洛邑城是在周武王摧毁其商业后建立的,被称为夏都。起初,这座城市规模很小,到了春秋时期,晋国联合其他诸侯对它进行了扩建。
秦置三川郡于洛阳,汉改河南郡。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定都洛阳,并在洛阳修建宫殿。东汉末年,董卓胁迫狄咸西迁,烧毁洛阳城。直到曹丕篡汉独立后,才再次迁都洛阳。金代的洛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永嘉之乱后,洛阳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北魏迁都洛阳后,在汉魏洛阳城的基础上重建。东魏孝景帝田萍元年(公元534年),洛阳再次被废弃。
杨迪登上帝位,改洛阳为东都。因为汉魏时期的洛阳老城已是一片废墟,所以在老城的西边建了一座新都。在建东都的同时,隋朝开凿大运河,使洛阳建成后成为水运中心,交通更加便利。
唐初,东都之名废。高宗在位第二年(公元657年),恢复了东都。武则天在宫中听政,广斋元年(公元657年),改称沈度。
安史之乱后,洛阳被毁,“宫被焚,十里无一人”(见《旧唐书·郭子仪传》)。朱全忠时期修复了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朱全忠迁都洛阳。唐朝李灭梁后,也定都洛阳。
北宋时洛阳虽非首都,但仍是名士聚集地。金兵南下后,洛阳宫被彻底摧毁。
金宣宗第二年(公元1214),迁汴京。兴定元年(1217),取洛阳为中京,建立金昌府。
元明清在洛阳设置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