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口村的历史发展

据永川俞氏族谱记载,歙县芦墩第九代孙俞昌迁居婺源,宋代有论。

宋大观三年(1110),傅从附近的陈平坞(已废弃)迁至王口村后的郑坡坞(今榆林标府前),后由郑坡坞逐渐向河边扩展。此后,王口人在此耕耘学习,儒商结合,繁衍生息。

1263-1380左右,王口村人口剧增,俞祖上大力治理,一批民居逐渐建成,王口村初具规模。

1375左右,明政府还在王口设立了第一个行政机构——王口驿站,用于传递公文。

1405-1687,王寇的祖上在徽商中“既是儒商又是商人”。当时,王口木茶商的生意如日中天。他们努力工作,迅速积累财富,一批官邸、商品房、祠堂、牌坊逐渐建成。王口村的中心逐渐东移。1730之后,王口进入全盛时期。其后的160年间,先后建成了余氏宗祠、平度堰、易经堂、茂德堂、四博士、思艺轩、养元书屋、存玉斋书院、和同邦坊等著名建筑。王口关路主街,一条繁荣了几个朝代的商业街,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在清朝乾隆至光绪的近200年间,王口俞氏家族有9人步入仕途,实际获封官职的有39人。这种儒商结合、商官结合、商官结合的方式,使王口俞氏家族的财富大大增加,势力日益强大,达到顶峰。咸丰10 (1851)年,王口村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战争,一半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到民国初年,村里约有480间房屋,近100条小巷,18条小溪,3座祠堂,2座牌坊。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徽商的衰落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瓦解,王口村的发展受挫而衰落。

从1936开始,婺源所属的王口村经历了三次行政区划变更。尤其是1949划归江西管辖后,加上之前的政治运动,对这个古村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婺源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大规模的拆迁建设。近年来,婺源县政府加强了对古村落的保护,婺源县人大常委会也在1998通过了《婺源县文物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目前婺源很多古村落都保存的相当完好,尤其是王口。(一)徽商名人和作家的“儒商”作风,朱子家乡崇尚教育的传统,影响了乡亲们。王口村历来重视教育。从宋代到民国,出现了许多教育建筑和机构,如存玉斋书院、思艺轩、心苑书屋、烟竹山房、养元书屋和小学,使王口村在各地都大获成功。考上科举的有14人,被任命为七品以上官员的有73人。

(2)民俗与民间艺术王口村有着当地淳朴的民俗文化。所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有非常隆重和丰富的祭祀和娱乐习俗。正月里会举行打字虎比赛,还会修建贡文阁、文昌阁等专门场所,供文人雅士聚会吟诗。一年中有36天要举行全村范围的各种祭祀和娱乐活动,包括祭祖、拜神、放花灯、唱戏、当年的联欢会等等。在王口村至今仍在使用的方言中,保存着大量的古回族语言的词汇和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