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介绍厦门1978年和2008年的发展历史。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一。

1981年10月15天,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随着厦门湖里山头上建设者们的一声炮响开始了。厦门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享有计划单列、地方立法权、副省级行政级别的特殊政策。特区建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创新,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人居奖城市、国际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称号。将落后封闭的海防前沿镇建设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速度和效益协调发展。

特区成立以来,厦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前进中各种问题的关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速度与结构、效益与质量的统一、协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近两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的综合排名在国内城市中位列第九。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自建特区以来,厦门的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981增长到2006年的741亿元(估算),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65438。只有1981、1983和1985的增速为个位数,其他年份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厦门GDP增速长期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福建省九市中,虽然总产量仍排在福州、泉州之后,位居第三,但年均增速却位居第一。全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八五”期间,五年GDP平均增速达到24.9%,比其他五年高出近10个百分点。经过“八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九五”和“十五”以来,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见下图)。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厦门人均GDP为44737元,突破5000美元,达到5459美元。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厦门自身资源不足,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水平。2005年,厦门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0.6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消耗8.93.8千瓦时国内生产总值和0.54吨标准煤,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9.1%和77.6%。工业用电每千瓦时工业总产值37.69元,比1981年增加32.52元,工业用水每立方米工业总产值2608元,比19865438年增加2555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6562万元,工业总产值6543.8+0.3.4亿元,在全省大中城市乃至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已进入稳定增长期。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1.53万人,常住人口2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比2005年下降654.38+098.1岁。加快生态城市建设。2005年底,城市环保投资指数达到2.49%。区域环境噪声平均为56.4分贝;全市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58,空气质量优良率为38.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5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48%;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和汽车尾气达标率分别为95.3%和82.46%。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0.48%;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11.79%。

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特区建设以来,厦门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与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甚至更高。全市财政总收入不断扩大。继2001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后,2005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百亿元双突破”,财政总收入在短短4年内再次翻番。全市财政总收入从2006年的198195万元增加到26869万元(预计),增长139.8倍,年均增长21.3%。地方财政实力雄厚。2006年地方财政预计收入达139.2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1.8%,总量和增速均居福建省九市之首。财政投入重点突出。在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了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农业农村等重点项目的财政资金需求。2005年,全市财政支出654.38+027.72亿元,比654.38+098.1增长206倍,年均增长24.9%。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作用突出。

特区建设以来,厦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赚钱点,大力发展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和外向型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第一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建特区以来,厦门三次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21.7%、1.9%,三次产业结构由1年的26.5:51.6:21.9调整到2005年。

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岛外投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特区成立以来,厦门致力于创新“三农”工作机制,从“规划、项目、投资、政策”四个方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优化统筹区域资源,形成了岛内两区、岛外四区的格局。

创新工作机制,农业结构持续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区建设以来,厦门致力于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2005年,全市23家农业龙头企业中,银鹭、惠康等7家为国家级企业。23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6543.8+000亿元,带动全市签约农业6543.8+046万亩,当地农民从中获利6543.8+006.5438+000亿元。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农业基地50个,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9200人,654.38+0.8万失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3.9%,全市1.5万农村居民得到保障。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31.63亿元,比1.9865438增长69倍,年均增长1.938%。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厦门农民纯收入和增长速度均居全省第一。预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53元,比1981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13.9%。

加大岛外投资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开序幕。2005年,岛外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长期以来岛内与岛外不平衡、不对称的发展格局被打破。以岛外重点工业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火炬高新区扩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展较快。近两年来,夏新电子、厦门烟厂、厦门工业机械、古龙调味品等一大批大型工业企业相继迁出岛外,产业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安、翔安成为最具潜力的工业开发区。在2005年底,离开这个岛。配合工业区发展,“金包银”工程的实施,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截至2005年底,厦门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行政村客运通达率81%,农村自来水通达率达到75%,有线电视通达率达到52%,开通了覆盖1.2万户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完成92个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项目,整合56所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市、区、镇、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西部海域、筼筜湖等重点区域完成了综合整治,开展了裸山绿化工程,林业生态系统日臻完善。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发挥了突出的带动作用。建特区以来,厦门充分利用特区政策,发挥海湾城市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第二产业,其中工业发展迅速,带动作用突出。预计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430亿元,比2006年增长2191倍。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5291.2亿元,比1.981增长了1.47倍,年均增长23.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9.8%。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5%,直接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厦门工业总产值2002年首次突破6543.8+000亿元,达到6543.8+0654.38+0654.38+0654.38+5000亿元,2005年实现第二次跨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特区以来,厦门市第一个6543.8+000亿元的工业产值用了近20年,第二个6543.8+000亿元的增量只用了3年。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49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44家,工业产值1678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2.8%。年产值超十亿元的工业企业29家,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工业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296438+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7%。

产业外向度进一步提高。自从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外国投资大量涌入。1982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新加坡中南半岛砖厂”,1985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公司”。厦门工业对外投资逐步从港澳台中小企业和项目向跨国公司、大企业、大项目转移,引进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2005年,全市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产业产值1,652.8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7%,比1,91提高了77.4个百分点。

以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集聚程度高,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厦门三大支柱产业已逐步拥有以电脑、手机为主的投资类电子产品,以彩电、车载音响、DVD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电容、光电器件为主的基础类电子产品。拥有厦门工业装载机、金龙客车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工已具相当规模,路祥石化PTA和金达威维生素产量居全国首位。2005年,全市三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值654.38+0538.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2%。

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行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特区建设以来,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电子、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厦门制造业中的份额,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体产业迈上新台阶。2005年,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8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77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8.0%。在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八个子项的竞争力分析中,厦门的创新环境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分别位居内地城市第二和第五位。

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建特区以来,厦门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促进了交通运输、商贸、房地产和社会中介服务的发展,形成了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充分发挥“以港兴市”战略,形成陆海空口岸联动优势。厦门拥有天然良港,历史上曾是中国“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特区建设以来,在“以港建市”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以厦门湾联合港和高旗国际机场为依托,逐步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航运、公路、铁路、民航为骨干,主要客货运输站为枢纽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2005年,厦门港务局正式成立,将厦门湾漳州后石、石马港和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赵胤港与厦门港合并,管辖厦门湾周边建设的所有港口和码头。经过20多年的建设,厦门港已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在港泊位74个,其中集装箱码头12个,是全国七大集装箱干线港之一,也是全国第四个能接收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港口。厦门机场已成为中国十大机场之一,第四大港口机场。是连接东南亚、日韩的重要航空枢纽。通航城市74个,通邮航班实现了全国通邮。被国家邮政局列为中国五大枢纽港之一。厦门火车站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火车站。铁路运输通过电气化鹰潭至厦门铁路与全国铁路网接轨,海铁联运战略启动,与南昌、赣州实现省际海铁联运,有效拓宽“西进”腹地;厦门邮电已形成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字数据、图形传输等现代化通信网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4770.75万吨,香港集装箱吞吐量334.29万标箱,居世界第24位。机场旅客吞吐量628.57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15.9万吨;铁路货物总到发量933.56万吨;公路货运量1939.7万吨;年末本地电话(含小灵通)数达到654.38+0.8779万户,移动电话达到654.38+0.6865万户,电信宽带用户总数达到22万户。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1981增长64.4倍,年均增长19%。

房地产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自建特区以来,厦门一直处于城市地域扩张的过程中。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一大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标志性建筑不断涌现,现代化新区层出不穷。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开放住房二级市场、改变土地交易方式等措施的实施,特别是随着海湾城市建设的启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迈出了更大的步伐。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居民住房需求进一步扩大,厦门房地产市场进入繁荣期,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商品房市场和中国主要中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样火爆,市场价格飞涨,销售面积持续大幅增长。2005年,全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14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4%,其中商品房投资83.3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319.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2856438+05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654.38+036.36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654.38+065.438+065.438+0.60亿元;商品房销售总均价达到5503元/平方米,其中住宅均价为4744元/平方米。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981倍,年均增长23.5%。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特区成立以来,厦门围绕把厦门建设成为购物环境优美、辐射功能强大的东南沿海重要商贸中心的目标,积极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和活跃。厦门先后引进了好又多、新华都、沃尔玛、麦德龙、B&Q、彩虹之上等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国美、苏宁电器、永乐电器等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连锁经营发展迅速,零售业态日趋多元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商业网点的布局不断调整,从原来大多集中在中山路到厦门港的老城区,向新城区扩展。初步形成了以“二路(中山路、禾祥西路)、三圈(中山商圈、火车站莲坂商圈、江头商圈)”为核心的商业新格局,城市商业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大大增强。外出就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黄、和、香的传统小吃得到了恢复和挖掘;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纷纷落户厦门,规模迅速扩大。我的咖啡、豪客来等连锁咖啡快餐厅崛起,逐渐向外扩张;月华酒店、宝龙酒店等星级酒店餐厅以其优美的就餐环境、精致新颖的菜肴、良好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牡丹酒家、蜀友海鲜酒家等中国餐饮企业以其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菜肴赢得了大批顾客。全国各地的各种美食纷纷进入厦门,相互竞争,蓬勃发展。预计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1亿元,比1981增长106.6倍,年均增长20.6%。2005年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达到30.0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1%,比1981高7.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增加值比1981增长27.4倍,年均增长1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比1981增长90倍,年均增长20.7%。

金融市场正在增长。特区建设以来,厦门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法人和非法人金融机构并存、市政府金融办协调、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共同监管的金融体系,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经营较为完整、稳健的金融机构。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商业银行11家,政策性银行2家,外资银行11家,代表处3家,邮政储汇局1家,各类银行网点360多个,从业人员13000人。保险市场主体14家,保险中介机构19家,保险从业人员0.72万人。全年累计保费收入231亿元,保险深度2.3%,保险密度1.478元。共有1家法人证券公司,23家证券营业部,年证券交易额571.5亿元。全市上市公司1.5家,总股本50.25亿元,总市值2261.4亿元。法人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4家,年交易额598.68亿元。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比1981年增长了53.1倍,年均增长18.1%。

会展业和国际旅游业发展良好。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加大了对会展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厦门已成为全国领先的会展城市。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认为,厦门的会展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七,综合会展排名全国第10位,是很多省会和副省级城市望尘莫及的。除投洽会、台交会等金牌展会外,厦门礼品展、石材展、食博会、体博会、医博会等专业展会稳步发展,影响力、规模、效益逐步扩大,品牌展会培育初见成效。2005年,厦门举办了45个展览和交易会,展览面积达42.4万平方米。特区建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我市旅游设施和环境不断完善,鼓浪屿、石湾、白鹭洲、环岛路等传统旅游资源逐步升级,五缘湾、天柱山、大帽山、莲花山、北辰山、达赉岛等特色旅游资源得到深度挖掘,促进了与周边城市的享受和旅游互动。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酒店61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酒店38家,悦华酒店、宝龙酒店跃升至五星级。全年,* * *接待境外过夜游客7231000人次,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排名11,其中外国人40.2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2.08万人次,旅游创汇5.52亿美元。

三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广开致富门路,积极引进各方资金,加快了以交通网、信息网、电、气、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为骨架的城市建设步伐。1981 ~ 2006年,全市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44.67亿元,年均增长26.2%,每万元固定资产总产值2.47万元。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投资增长最快,拉动最强。2005年,投资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41.6%,直接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

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和市场化投资者。特区建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已发展成为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经营权转让等多种融资方式并举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全市投资者自我积累能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建设项目总资金来源540.48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62.34亿元,占总资金来源的11.5%,比1981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159.83亿元,占比29.6%,较654.38+098.1下降654.38+00.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229654.38亿元,占比4.2%;自筹资金15103万元,占比27.9%;其他资金144.35亿元,占比26.8%。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特区以来,厦门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基本解决了困扰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1981 ~ 2005年,全市基础设施总投资为740.6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厦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合理。按照“一心两环、一主四辅”的城市格局,加快新城区向近海湾区拓展,启动五缘湾片区、翔安新城区建设,加快黄厝片区、厦门港区、观音山商务集中区前期工作。2005年,城市建成区将扩大到65438+。加强对外联系,加快建设连接岛内外和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通道,完成城市间快速通道网和岛内主次城市交通网建设,先后完成鹰潭至厦门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厦门大桥、海沧大桥、石鼓山立交桥、钟鼓山隧道、仙岳山隧道,拓宽改造厦禾路、仙岳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完成通济路、集灌路等高等级公路和厦漳厦泉高速公路建设,高标准建设岛内道路,完成319、324国道拓宽改造,开工建设翔安隧道、杏林大桥、福厦、夏龙、厦深铁路,逐步缩短厦门与周边城市和内陆腹地的通达时间,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65433”。推动了以厦门为开放窗口和国际经贸合作主渠道的闽西南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合作圈的广泛经济合作与交流,极大地增强了厦门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2005年,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比1981增加756.6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增加14638万平方米。厦门城市建设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和“步行500米带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的目标。截至2005年底,全市人均道路面积16.1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3.57平方米,公园37个,面积896.96公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36平方米;公交车辆2610辆,出租车3646辆,轮渡客船14艘,路网长度3013.6公里。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在中国名列前茅。

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展顺利,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特区成立以来,厦门围绕建设海湾城市的蓝图,调整行政区划,强化产业布局,整合岛外40多个原有产业群落,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知名品牌、较强市场占有率和生产经营实力的大企业,将其引入工业园区,产业链招商,形成产业集群和族群。目前已形成海阳新阳、集美机电、同安轻工食品、同济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工业区等14个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工业企业从岛内外迁取得成效,逐步向工业园区聚集,企业集聚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