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展现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是文化传承的脉络,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是文艺创意设计的灵魂。提升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近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彤表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遴选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扶贫”第一批重点扶持地区,支持创办非物质文化扶贫就业工场。

“非遗扶贫充分依托传统工艺的独特优势,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稳定增收,发挥文化在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收、助力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教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按古人的规则开拓我们自己的生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适应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扶贫战略目标相契合。

“非遗+扶贫”可以惠及更广泛的群众,增强匠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品牌意识和再创造意识,更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热情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和良好局面。此外,非遗扶贫的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各族同胞相互尊重欣赏、密切联系、和谐共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