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壮族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壮族人民在集中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剧。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人民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它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金淑、苏州的晋松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人善唱,壮族民歌因南北方言不同,有“欢”、“Xi”、“家”、“比”、“伦”等不同名称。壮族人定期举行民歌歌圩会,最隆重的是农历三月初三,万余人参加的大山歌圩。右江地区叫“欢”,左江地区叫“诗”,桂北地区叫“比”、“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正规的民谣,叫歌圩。歌会的日期因地而异。农历三月初三是最隆重的。一万多人参加了大山歌会。内容有歌、乞歌、激情歌、对仗歌、客套歌、推歌、碟歌、换歌、离别歌、情歌、送别歌等等。被称为“歌唱仙女”的刘三姐,是歌唱家的典型代表。广西壮族的古歌赶集、绣球流传至今。最早关于绣球的记载见于宁明华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形青铜兵器,打猎时扔出去击碎猎物。这也是壮族绣球在古籍中被称为飞驼(骆驼)的原因。歌会期间,还会举行男女互抛绣球、“摸蛋”等娱乐活动。在此期间,家庭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也唱壮剧,开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次稻(即一季),三月初三是备耕的时候。葛伟是为春耕做物质和精神准备。吃五色米五色蛋,就是祝五谷丰登。古代壮文唐代有壮族的舞蹈,如以米为内容,伴以打击乐器的捶打舞。宋代有钢管舞、茶事舞、钓虾舞、春牛舞。男舞苍劲有力,女舞婀娜多姿。这种舞蹈流传至今。在汉剧的影响下,清代前后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教师剧、木偶戏;另一种是以民间歌舞为主的音乐剧。壮剧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等地的“北方壮剧”。它是在云南戏曲的影响下,在民间说唱艺术“板凳戏”的基础上,吸收了云南戏曲的唱腔而形成的。伴奏乐器有壮族的马鼓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歌圩歌圩流行于壮族地区。各地的集市时期不尽相同,但一般以春秋两季最为繁盛。春天是春节后的一段多时间,是正月初四或者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三,三月十六等。秋天是中秋节之后的一个多时期,比如八月十五日或者九月九日十月十日。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会,频繁而常见。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女儿非常漂亮,擅长唱民歌。远近的青年男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择偶。世界各地的年轻歌手都来参加歌曲比赛,以便被老歌手和女孩挑选。从此,一个定期的歌赛聚会——歌圩就形成了。正规的歌会一般一年举办三两次,大的有几万人参加,小的有一两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