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谈初中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
设计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点。
2、了解三国情况图(教材105页);了解三国志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学习重点:赤壁之战;三国立场坚定。
学习过程:(老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放弃)
课堂学习(老师寄语: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第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和作用。
2、
国家名称、时间、人民、首都
魏国(公元220-265年)
舒尼病毒
周朝的一个国家
二、合作探索: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是。
3.老师的问题:①总结学到的以少胜多的战斗。
(2)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
三、拓展延伸:①曹操统一北方的有力因素有哪些?
(2)赤壁之战孙打败曹操的原因有那些?有什么启示?
四、系统总结:(老师寄语: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提高)
用数字2,3和5总结本课的知识。
动词 (verb的缩写)巩固培训
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的军阀政权混战,其中占据河南地区的军阀有
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
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谁之战
3.谁评价杜甫的诗“三国,四分五裂,皆因其伟,八面堡皆因其名”
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
4.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②重视农耕;③奖励耕作;④重视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5、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a、蜀亡魏B、兀术魏
c、D、魏兀术
6.一群学生讨论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总结了两场战争的一些共同点:①都是三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②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③都与曹操有关;④二者都为三国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⑤两场战争都设计使用火攻;⑤正义的双方都赢了。认为这一分析不正确的观点是
a、①④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6.课堂反思:(老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进步)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