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华尔街的两次革命是什么?
第一次华尔街革命是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第二次华尔街革命是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
五六百年前,由于交通和生产技术的限制,人类的金融和贸易活动通常无法突破国界。然而,这种情况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迅速改变了。
15年底的地理大发现和18年的工业革命,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原有的时空距离。跨国贸易往来、债权债务清算、资本转移等活动不仅演绎了最初的国际金融现象,而且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国际金融争端与协调的起伏。
此后,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网络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金融合作长期处于低水平,但总体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在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同主权国家为了重建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展开了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协调与合作。从1922年4月的热那亚世界经济金融会议,到1936年6月的三国金协议,再到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以及随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成立,都是典型的例子。
更引人注目的是,自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体系”时代。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经常大幅波动。便捷的电子交易系统让庞大的国际热钱看起来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上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构成了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鲜明特征,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决定着当前和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欧洲中央银行和单一货币欧元的出现,标志着20世纪人类社会将国际金融合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