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国寺简介丰国寺历史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丰果寺。
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如今的易县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当你真正来到这里,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座辽朝的殿堂见证了两个帝国的辉煌,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辽朝寺庙建筑。
丰国寺始建于辽代开泰九年(1020),也就是这一年迎来了1000年的历史。它也是辽圣宗卢野隆绪皇帝在其母萧太后的“家族封地”中修建的皇家寺庙。如今,这里拥有中国古代最大的佛教寺庙和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泥塑群像,已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我买了一张票,简单看了一下丰国寺的整个建筑。如今的丰国寺是一座汉传佛教风格浓厚的寺庙。中轴线从南到北主要分为外山门、内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财神庙、菩萨庙、三圣殿。
这是外山门,但是只剩下一点辽代的地基,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中轴线上的佛殿。这是内山门,是进入中轴线后的第一个建筑。据说是清朝的遗迹,但是里面的镀金仿古壁画看起来很美。
过了内山门,可以看到清代歇山山顶的一座木牌坊,据说是清朝皇太极的女儿长公主所立。
走在木牌楼下,就能到达国王庙,一座清代建筑。它是一座三间宽、两间深的寺庙,坐落在山顶上,只有一个屋檐。大楼没有太多特色,里面的字也一般。四面墙上绘有现代壁画。
也许正是因为前面的这些建筑看起来很袖珍,所以当我从天王堂走回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英雄殿。布局和气势是我见过最大的建筑。
丰国寺主殿是一座宽九间,长48.2米,深五间,宽25.438+03的建筑。
米,高达21米,五脊单檐的寺庙式建筑,这样的面积,成为中国现存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也被称为“中国最大的英雄殿”。
当然,丰国寺闻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巨大,还因为它的七尊巨佛。这是辽代保存至今的七尊造像,分别是毗婆尸佛、弃尸佛、毗舍浮佛、孙滞留佛、莫那汗滞留佛、卡耶佛、释迦牟尼佛。
中间是Vipo的尸佛,西边是释迦牟尼的佛。可以看出,这尊释迦牟尼佛在姿态上与其他巨佛不同,脸朝西,双手微微向西摊开,像是在指引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印象中,释迦牟尼佛在中间,但是丰国寺正殿的释迦牟尼佛却在最西边,可谓是佛寺中的孤例。
虽然这些辽代的雕像看起来满是灰尘,但是你仍然可以看到佛像的面部和皮肤仍然处于黄金状态,尤其是光线好的时候。
每尊大佛前,立有两尊菩萨,一左一右,相对而立。这些菩萨面容精致,服饰各异,可见也是辽代作品。
只是很多菩萨的手臂和法器曾经被破坏过,现在不是残缺就是后期新修的,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
在祭坛的东西两端,还有一尊天王像,高达3.5米。祭坛下可以看到神兽和肩背力士,也呈现出浓郁的辽代建筑风格。
绕过东西两侧的石碑,可以看到很多元代保存下来的壁画。虽然其中一些仍然苍白,但如果你仔细看,你仍然可以看到元代壁画的魅力。
丰国寺到处都是宝藏。大雄宝殿背面是一尊观音像,是明代的一个男性人物倒立而坐。两侧还可以看到明代十八罗汉的木刻画。整个大厅里有许多梁彩画和斗彩画。你抬头就能看到它们。
可以说辽代保存下来的建筑是凤毛麟角,这座中国最大的佛寺——辽代大殿,在元朝灭金、辽沈战役等天灾人祸中幸存下来,的确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