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证明了这里的都城遗址是什么。

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证明它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殷墟陵墓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环北商城遗址共同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殷墟遗址。该遗址于20世纪初因出土甲骨而被发现,考古发掘始于1928。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遗址,已为考古和甲骨文所证实。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晚期——大邑商人的都城。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古都遗址,有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试想一下,3300年前的商朝在这里发号施令,指挥臣民,创造了商朝后期的繁荣。

殷墟考古的重要证据

殷墟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初。还有一个关于殷墟发现的传奇故事。19世纪末,王在中医的“龙骨”上发现了烧刀的痕迹。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痕迹应该是甲骨文,中国文字的起源。追根溯源,王发现这些“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于是一批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安阳,终于在1928开始了考古工作。

殷墟的考古工作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解放前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成功发现了宫殿区和墓区。解放后,对殷墟进行了20多次发掘。其中最显著的成就是1976年傅灏墓的发掘。商纣王武丁的妻子傅昊,是一个能打能拼的巾帼英雄。傅浩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为了解商代的经济、政治、外交、民生等提供了实物证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