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说“君子不能成仙,就成仙”,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当我们谈到“不朽”这个词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南宋的叛徒秦桧吗?但是,题目上说“君子不能成仙,就成仙。”通过前半句,说明能喊出这句话的人也是想有所作为的君子,而且绝对不会是投降派的秦桧,而是东晋的权臣桓温。

桓温(312 -373)隆康(今安徽怀远隆康镇)人,其父桓伊为东晋宣城文史,其妻为南康公主,之女。桓温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桓温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将军。平心而论,他除了拉拢小皇帝,没做什么值得称道的事。他真的想为东晋建功立业,真的有所作为。

公元346年,桓温出兵灭蜀,次年,盘踞蜀地多年的韩成政权一举覆灭。年仅35岁的桓温名声大振。不久后,北朝皇后赵又闯祸了,开国者史鉴被杀。他的将军冉闵杀了石族后,自己当了皇帝,国号“魏”。

桓温想借北伐之机,朝廷却要求他出征。但东晋的大臣怕他功劳太大,独揽朝政,就唆使皇帝故意不批准他的上书。直到354年,桓温才得到再次出兵的机会,并由此开始了他的三次北伐,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桓温北伐”。

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攻打前秦,兵指争霸,迫使前秦皇帝苻坚退守长安内城;永和十二年(356),两次伐河南,在沂水击败强帅姚襄,收复故都洛阳;太和四年(369),颜倩三伐,直抵方头,距颜倩都城邺城仅二百余里,收复淮水以北广大地区,但以失败告终。

桓温三次北伐仅第二次以胜利告终,第一次和第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北伐,他领兵深入,但后方的东晋对他有戒心,所以他的北伐得不到真正的支持。后来由于补给不足,又受到前秦阻挠,不得不撤军回国。

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桓温南征北战,东晋可能早就灭亡了,但后来的史官却把他说成是权臣、奸臣,说他动机不纯,总想篡晋自立,依据就是桓温说的:“君子不可不朽,小人必不朽。”

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之前积累的名声没了。虽然他仍然掌权,但在朝鲜许多人暗地里嘲笑他。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对他的亲信说:“如果你继续这样默默无闻,将来会被文婧(指从曹魏手中夺得天下的晋代皇帝司马师)嘲笑的。”他在霍然坐了起来,接着说:“传不到后代,不足以复恶!”(《晋书·桓温传》)

于是,桓温计划废黜晋朝皇帝司马懿。司马懿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对桓温颐指气使总是很谨慎。桓温实在找不到把柄废黜他,最后只好编造谎言,说司马懿不懂男女之事,说他的三个儿子是他的妃子和别的男人生的,说司马懿经常在宫里玩女人,等等。

当桓温的请愿书送到东晋的楚皇后手中时,楚皇后明知桓温列举的理由都是谎言,但为了东晋的存在,她还是含泪遵从了。

然后桓温为了晋和,又把52岁的惠济王司马昱迎入朝为帝。晋朝是一百多年前建立的,从来没有废除的事情。桓温善于废立,令官员不寒而栗。司马懿只当了几个月皇帝,也病死了,传给了儿子司马曜。

康宁元年(373年)二月,桓温领兵入朝。当时北京有传言说他要来北京推翻金朝。然而他只在北京呆了十四天就因病离开了。

后来桓温病重,强迫朝廷加九锡礼(古代皇帝赐给王公大臣的九种礼器为最高礼遇),多次派人催促。朝中重臣谢安、王见桓温病重,以写的锡不好为由,命其修改,以拖延。同年7月,桓温去世,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