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量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不断出现造型规范的商代“海贝币”就是实物证明。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硬币的国家,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后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所以当时的金属钱币因国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货币体系和各种类别。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铸造“半两”流通天下,但时间短暂。在中国的货币史上,金属铸币真正普及于世,是中央王朝统一铸币。其实是从西汉武帝元寿五年(B. C118)到其彻底的货币改革。

“五铢”钱币的统一铸造,彻底改变并基本消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因货币制度不同、铸造无序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对汉武时期及以后的中央皇权统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对西汉武帝的统治措施中统一币制的前因后果进行探讨,并对此提出一些拙见。

一、西汉初期的货币制度

研究西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的前因后果,就不得不看西汉初年的货币制度。

秦国与六国合并,国家暂时统一,但社会经济尚未恢复。秦末,农民起义兴起,国亡,楚汉相争,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经济萧条,民生艰难。西汉初年,从皇帝到民间的情景,史载:“汉兴,秦之窘后,诸气象齐涨,民失功课,饥寒交迫。每米石五千,人吃人,死人过半。.....天下立,民亡而藏,天子自不能有酒,而必乘牛车”[1]。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汉王朝,挽救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自然成为汉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汉高祖刘邦执政之初,采取了比秦朝还宽松的经济治理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他采取了“为秦之财难用,亦为民之财,一金一斤,爱惜法禁”的措施[2]。这一措施的制定是基于汉高祖对货币职能的片面理解,意思是说,钱多了,社会经济就很快恢复;此外,统治者意味着铸造可以取悦世界各地的人民。所以汉初的货币制度改变了秦朝半两硬币的数额,薄如榆荚,重约三铢。在铸行上,既有官铸,也有民铸,币重不一,形成了秦代“半两”和汉代“荚钱”混杂的局面。这一点可以从很多出土实物资料中得到证实。就而言,博兴县店子乡张村近年来从1982同时出土的有13件,有“舆荚”范和“四铢半”范,其中“舆荚”范:“钱横径1.1。再如1986年在本县仙城村出土的“鱼荚”千帆。其I型型号为:“莫倩直径1.2,穿0.7厘米,莫倩面上刻有‘半两’二字”。其ⅲ型模型为“钱模最大直径不到0.6厘米,最小只有0.4厘米,宽度只有0.2厘米”[4]。再如千帆在1985莒县孙家庄子村发现的“榆荚”,其中:“A型:‘半梁’千帆。.....模具直径为1.2 cm,钱币模具有一个边长为0.7×0.7 cm的圆形方孔。.....从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汉人用此扇铸钱已久”[5]。此地出产的B型“宇荚”千帆,外径与A型千帆相近,但宽度大于A型千帆。

从上述近年来出土的汉初千帆的例子可以得知,同一地点出土的类似千帆,大小并不一致。这种千帆投出的钱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史书上说:“无良逐利之人,积盈商收市井之物,物极飞升,米玉万元,一马百金。”汉初出现了“弃根追末”的局面,对社会经济复苏十分不利。

为了遏制“弃根追末”局面的发展,汉初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的对策。史书上说:“天下平,汉高祖令贾人不乘公车,再纳税以为难。孝,高帖,是天下之始,商律宽松。但是,老百姓的后代是不允许做官的。”[7].虽然这种抑商对策对重农固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弃本追末”弊端的根源在于对货币这种“特殊商品”功能的片面理解。虽然采取农业来抑制商业,但当时的社会经济治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正如史书所记载的:“法不如商,商已富;敬农,农穷。”[8].

西汉文帝在位期间,继续奉行“少重税,安民休养”的执政方针。针对货币失序带来的物价飞涨、弃资恶化等社会弊端,采取通货紧缩,大幅度减少流通货币量;对流通货币实施增重措施,改变流通货币的无序状态。

近年来,汉文帝改“四铢半”的实物也频频出土。如博兴张鑫村在1982制作“玉荚”钱模型时,五枚“四铢半”钱模型、“玉荚”模型和“四铢半”范二枚一起制作。就“四铢半两”模型而言,“直径2.2,宽0.6-0.7厘米。篆书两面刻有“半梁”二字。其中“榆荚”和“四铢半”合二为一,每个模型一面刻有“榆荚”钱模型,一面刻有“四铢半”钱模型[9]。这里看到的这批千帆,位置明确,时代特征明显,特别是“舆荚”和“四铢半两”的发现,史料价值很高,证明汉代通货紧缩和货币改革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

汉文帝时期虽有改革货币的措施,但市面上多为“半两”、“榆荚”、“四铢半两”,所以此时的货币失序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恢复,社会商品经济比以前发展得更快,社会对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前实行的通货紧缩和控制货币流通的措施,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汉文帝五年,其货币由通货紧缩改为“铸钱便民”。在这一诏书前后,一些执政大臣已经意识到这一诏书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提出了“铜分布于世,是一场灾难”的建议[10],可惜没有被文帝采纳,于是官铸、私铸、盗铸活动到处泛滥。表面上看,流通中货币的突然增加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当时的现实是“与美国的贸易是罪恶的,而且是双倍的容易”[11],“大的商人累积双倍的利息,小的坐成一排去卖,操他们的奇赢,天天进城。急则卖两倍”[65438+]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增多,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加,铸币有利可图,再加上“除盗币”的诏书,社会上重新出现了“弃资追末”的局面,其中“今弃捐耕田而采铜者,日富,放其被褥,熔熟炭,多奸钱”[13]。由于方便铸、私铸、资铸的流行,流通中的货币质量良莠不齐,量轻质杂。"...而人用钱,县县不同,还是用光钱,加个几百;或者花大钱,不等于“[14],加剧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由于流通货币的弊端,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危及西汉的政治统治。汉文帝为了缓和经济矛盾,偏重农业,颁布了几道劝农还田的诏书,说:“夫农为天下之本。农业是天下之本,人民赖以为生。但是,人民可能到头来不做事,所以人生不成功,我很担心。所以我亲自带领大臣和农民去劝说,他们今年给了天下人民一半的地租。.....亲民之路,在于服务之书。.....立天,立命之本。”【15】在劝说农民还田的同时,铸造的订单有时会被关闭或者改革铸币量,但铸币有利可图。虽然关了,结果却是:“盗铸如云,弃市之罪不足以禁”[16]。

西汉前期货币乱象的形成难以根除,既有汉初统治者对货币本身的片面认识造成的,也有统治阶级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汉高祖刘邦吸取“惩秦失孤”的教训[17],为了稳固自己的封建统治,掩护中央王朝,“激秦以孤诸侯,故大丰同姓,使镇天下”[18],前后九人被封为各国诸侯。然而后来国家的发展却与高祖的初衷相悖。大多数国家位于关东,经济发展具有优越的环境条件。再加上国家的诸侯完全掌握了任免官员、收税铸钱的权力,为国家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王朝的“独立王国”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随着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各地封国的经济势力也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夸周及郡,数十城,数百官于,同都[19]”的割据局面。这种“大到不能倒”的割据局面的形成,有其主要的政治因素,但拥有铸币权使诸侯聚集财富,在经济上走向统一,这是经济因素之首。比如吴王刘濞,治下三郡五十三城,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史书上说:“吴在县有一座铜山,毕使天下亡命之徒偷钱,煮海水制盐,使国家富强。”[20], "...那时,吴在山上发了财,成了富翁。又如刘邦的长子刘飞,住在齐国。”如果吃掉70多座城市,所有的人都可以异口同声地说“齐”[22]。后来,虽然齐国被分为七个部分,但齐国的领土仍然掌握在刘飞的第一部手中,其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齐国的经济实力仍居各国前列。从目前我们看到的考古资料来看,也常见到文景时期齐国各国铸造钱币的实物。从1976到1987,西汉初年“四铢半两”千帆在临淄共出土四次,计14件。”没有一个有郭”,这就是文景时期的“四铢半两”[24]四铢半两”的模型也在今天的拳击中出土了。在青岛娄山后也发现了汉初的“半梁”模型[25];莱芜铜山遗址出土七件“四铢半”千帆[26]。近年来,山东省文景时期出土的钱币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仅在昌邑就发现过一次“半两”钱币,数量多达10万枚。[27]根据以上可以看出,在文景时期,四面八方都铸造了钱币,钱币的规模和数量也相当可观。

由于各地封建经济的统一,逐渐形成了独立于中央王朝的强大经济力量。后来中央皇权和封建皇权的政治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关东七国和吴楚的混乱。这种反叛的根源当然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但国家反叛的基础是国家经济的自足发展,这就构成了反叛的经济力量。正如吴王刘英在叛乱后所声称的:“我的钱,天下常有,我要从吴取之,君王日夜不能用”[28]。“吴国虽穷,我却省吃俭用,修兵修将,日夜聚粮三十余载”[29]。据此,说铸币权从属于诸侯之手并不为过,这是叛国经济实力的首要因素。第二,西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的过程和结果。

汉武帝即位后,鉴于汉以来的种种变化,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为强化专制皇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强化策略,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平准、共损、专卖盐铁、统一货币等重大措施。在流通货币方面,鉴于“半两”、“四铢”、“舆荚”等不同数额的货币流通所造成的不良社会经济影响,建元元年,废除文景皇帝的“四铢半两”,代之以铸造“无国貌”的“三铢”货币,收回封国权,严禁私有制。这种“三铢”世所罕见,但近年来也有实物出现。“1972年山东临沂银合欢山一号墓出土半两35枚,另有一枚三铢。.....此外,汉武帝时的“三铢”千帆也于1973年在山东莱芜铜山遗址出土[30]。

元朝建立五年后,汉武帝废除“三铢”,改为“半两”,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大量用兵,王室开支巨大,加上其他地方自然灾害频发,稍有起色的国家财政储备已经消耗殆尽。史载:“大兴击匈奴,山东水旱,贫民迁徙,皆印至县官,县官空虚”[31]。西汉金融危机之时,许多大亨利用不同货币的混乱,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史书记说,“商人改币,积货多利”[32]。“山东被洪水淹没了,人们在挨饿,而且...衣食还给县令。.....县令空,商贾穷或不景气,转枢纽而居市,皆荣。冶盐,富贵或累万金,而不与大众之急用,百姓则严重受困”[33]。

汉武帝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大量铸造“半两”硬币投入流通,以解燃眉之急。这一举动反而引发了私铸偷钱浪潮的回潮。尽管那些私自铸造和偷钱的人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仍然有许多人因为强调利润而铤而走险。流通中的货币,官铸、私铸、盗铸混杂,真假难辨。社会上出现了“钱多钱少”的局面[34],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再次混乱,西汉中央财政危机依旧。

“改过自新之用币,灭奸夫”[35]。汉武帝决心再次改革货币制度。此举的目的有三:一是利用改革后的硬币填补国家财政储备的赤字;二是利用铸造新币和废除旧币的机会,消除富商使用不同货币获利的弊端;三是铸造新币,尽量减少或消除私币、盗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危害。

汉武帝开国四年,开始以白鹿皮为质,制作昂贵的白金三级币和皮币;停止铸造“半两”硬币,将新铸的“三铢”投入流通,收集以前熔化的各种硬币,严禁再次私铸。这一次由于铂金价值昂贵,流通不便,新铸的“三铢”对造假者来说不是不方便,上述弊端难以消除。为此,武帝在登基大典五年后,将钱数由“三铢”改为“五铢”。最早铸造的“五铢”币是方方正正的,币重适宜,外部也相应加宽,以防止海贼磨破取铜。这种新铸造的“五铢”硬币形状对稳定其币值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铢”铸币后,钱币的形状和重量都是定制的,但除了中央王朝,地方县衙也可以铸造,称之为“五铢郡”。关于县政府铸“五铢”的报道很多。山东省1979年3月,诸城长城镇出土23件青铜五铢模型,年代为汉武帝时期[36]。1965年,莱阳古城也出土了13件铜钱图案,同样属于武帝时期[37]。由于当地县官铸造“五铢”钱币时有减肥、掺杂获利的现象,历史上有“汉奸多铸钱,钱轻”之说[38]。为防止上述流弊,汉武帝二年,“贵官要求帝都铸一具白骨钟官,五时赐官,非白骨不准行”[39]。新铸的“红五铢”用料考究,一枚相当于县内五枚五铢。之前铸造的三级铂金币和“文重如文”的三泰铢币弃之不用。“红五铢”硬币世界罕见。近几年,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了247件[40]。如果蒋先生讲这个,无疑是“红五铢”[41]。

因为“红五铢”的价格比“县乡五铢”高5倍,在流通上很不方便。因拒“红五铢”而被定罪的人的历史中载有“(曲成)等汝南统治者知道,百姓不需要红钱为礼,国家被排除在外。”索隐的意思是:不要用红方为符。案例:用红钱,汝南不以为也”[42]。”"丹侯和周仲举认为坐收红方的钱,收银行的钱,太经常了。颜师古注:“红方不收,则收路费”[43]。此外,由于“红五铢”价格较高,盗铸利润较厚,私铸、盗铸转向它。史书记载:“五岁时,制白金五铢,数十万人死。它没有意识到杀手不可能赢”[44]。由于上述原因,五铢铸造两年时,“因钱贱而民巧用,不方便无用”[45]。

针对几次币制改革暴露出的弊端,汉武帝看到了铸币权分散是诸多弊端的主要来源。汉武帝为了消除弊端之源,委托古史家桑弘羊对币制进行彻底改革。汉武帝丁原第四年,他写道,“...我得知县里禁止铸钱,就命上林三官铸造。钱很多,这就使得天下没有三官就不可能有钱;各县国前铸之钱,皆废而销之,入其三铜官”[46]。此时专铸五铢,史称“上林三官钱”。此款为公司独家铸造,所以质量上乘,雍容,郭浑圆,风格统一,钱重如其文,不易被盗。所以“上林三关钱”铸后,“而民铸钱少,成本不能相当,实工为贼”[47]。所以自汉代以来,私铸盗币的弊端一时耗尽,铸币权分散的积弊也得以根除。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的改革终于成功了。第三,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成功的条件

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的改革,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到四年(公元前113),历时27年。几经改动,最后成功的时候是铸为《林中三官五铢》。其成功的条件(或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从汉朝建立到汉武帝元年,有80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通过消灭异姓诸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实行“削藩”、“推恩”,稳定了西汉中央皇权的专制统治。汉武帝即位后,继续用兵,安抚匈奴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促成了国内局势的进一步稳定。自汉高祖以来,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一直被采纳在其执政思想中。史载:“孝善高则民免药毒,民欲养老则老,萧与曹以平等相待,填无为,顺民意而不扰,食其衣食,刑必疏”[48]。汉高祖以来,“无为而治”的统治更为广泛,“禁律”和“与民同息”使民众更加宽松。国内外局势的相对稳定和西汉中央皇权专制制度的最终确立,可以说是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成功的政治前提。

从李翰到元寿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先决条件,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史书上说:“武帝初,七十年间,国亡,除非水旱,百姓给足家业,皆苦不堪言;而且国库的钱多,首都的钱都是上亿的,老了也不好穿梭;陈翔殷,太仓之粟,溢而露之,腐而不可食”[49]。在社会经济相对改善的前提下,中央王朝的财政控制能力加强,国家财政储备增加,这实际上构成了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成功的经济基础条件。

西汉前期是中国封建货币思想发展的活跃阶段。汉武帝即位时,货币思想已从先秦的“钱重而万物轻,钱轻而万物重”[50],单纯强调货币本身功能的“轻重”货币意识,发展为:“(铸币)是统一的,所以民不相同。皇权专制统治下的国家政权的认识阶段”[51]说明中国封建货币思想已经逐渐成熟。可以认为,逐渐成熟的封建货币思想构成了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改革成功的思想主导条件。

汉武帝在统一币制改革中,大胆而正确地用人,也是他改革成功的条件之一。汉武帝提拔任用巨商大家或其后代为官,委以重任,改变了汉初以来对商人“困辱”的压制,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第一招是改变前朝英雄在朝廷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英雄世袭子弟的弊端;二是任命大亨或子弟负责当时重大经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如盐铁论、均损论、平准论、酒专卖论等,可以说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商人之子桑弘羊,因善于策划,“以言利析秋详”,深得武帝信任[52]。他参与了汉武帝时期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执掌中央财权30余年,协助汉武帝“定大业之路,筑不竭之基”,立下了汗马功劳。史书记载,他在位期间,正是“民未得税益,天下用税”[53],奠定了“汉武鼎盛”的经济基础。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金融家,桑弘羊备受后人推崇。史学家评价“桑弘羊不可或缺”[54]。据此可以说,统一币制改革成功的人才条件是汉武帝形成的。

四。结论

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的改革终于成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史书记载“武帝才华一般,不改文景,以救民。诗和书虽然这么说,但有什么意义呢?”[55].此语虽有褒义,但也并非全无道理。纵观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既要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又要控制经济的源头,充实国库。但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西汉中央皇权的专制制度,达到便于征收赋税,节省人民财富,供统治阶级自己享用和挥霍的基本目的。从历史的角度探究汉武帝统一货币制度的前因后果,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前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社会货币的统一是相对的,货币制度的紊乱是整个封建时代的普遍现象。

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研究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的前因后果,从中得出一个历史借鉴,即社会政治的安定团结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将进一步促进社会政治的团结和稳定。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偏不倚,社会流通货币的货币制度是否统一,其价值尺度和流通职能是否得到正确运用,是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非常敏感的“晴雨表”,这也是历史所证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