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民俗的特点

靖边县,1935解放的革命老区,位于陕北西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靖边史称“周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立靖边县。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靖边就有先民。16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了“大夏国”,一度称霸北方20年(公元407-427年)。目前,在县城东北58公里处,经历了1600年风雨的大夏国通仙城历史遗址仍基本保存完好,是人类历史上匈奴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遍布世界各地。出生于靖边的隋代大建筑师宇文恺,规划、设计并主持了大兴城(唐代改称长安)和洛阳城的建设,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典范。1935年,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在靖边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昼夜,其间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序幕。目前,这些革命遗址仍保存完好。1942年,由于工作出色,毛主席为时任县委书记惠中全同志题词“实事求是,不空谈”,成为历届靖边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原则。著名诗人李记在靖边工作生活期间,创作了著名的叙事诗《王贵与李祥祥》,轰动一时。靖边县的剪纸、信天游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它们被称为“民间剪纸之乡”和“信天游之乡”,极具民族特色和传统意义。它们是蒙汉文化的有机交融,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靖边是个好地方。其他详情请访问靖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