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这本书是作者在北大讲的中国美学。今天,我是一个著名的一般讲座图书部。这本书的大部分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独特文字,而不是在枝叶中缠绵。读书强而不傲,特别有启发。
读一本书就像参观一个庭院。写书评无非是感受一下房子的丰富,材料的扎实,书架的合理,或者对自己有一些启发,想和房主多聊聊。没有别的意思。
关于这本书,作者的出发点在于中西差异,进而把握中西哲学的差异。“西方哲学是知性的、思辨的,中国哲学是生活的、经验的。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第2页)可以想象,这样的中国哲学会使它与艺术的关系更加密切..想想千百年来远方的圣贤,更多的是他们活生生的生活,而不是他们坐着讲学。这也许就是泰戈尔所赞美的中国文化的美好精神。所以,作者心目中的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之学”和“生命定居之学”。(第2页)对于这本书,作者已经明确表示没有必要重写,具体如下:“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吉祥羽毛中提炼出来的十五个问题,我认为都是人生超越美学的重要问题。本讲座的十五讲可以分为三个意义单元:前五讲从道、禅、儒、骚、气哲学五个方面追溯生命超越美学的起源和演变,是根本论。就审美而言,道家哲学要与万物统一,无形物化;禅宗确立了世界本身的意义,青山从青山白云的告白中蕴含了这样的思想;楚辞具有唯美、感伤的传统,为中国美学注入了特殊的气质。儒家哲学强调创造新变化;传统的气化哲学强调天地是一个流浪的世界,等等,对中国美学基本特征的确立起了关键作用。第五讲重点讲述了中国人对超越知识(无言之美)、空间(精神空间)、时间(永恒之美)、自身(以小见大)、色相(巧为拙)的审美追求,体现了超越审美的独特目的。这就是生活美学的形态学理论。后五讲讨论生命美学范畴,涉及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养气五个基本范畴。这就是生活美学的范畴论。中国传统超越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这里选取的一些重要问题只是基本情况的粗略勾勒。”(第3页)前五讲可以学习镜子的起源,特别是第四五讲和第二讲。从此以后,所有的章节都源于此。很明显,整合是成功的。这本书第一章是庄,第二章是禅,第三章是儒、骚,可见作者的取向和学识。我们看作者好像偏庄禅,但这只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美学贡献太多,平心而论,他们理应得到这个好处。在引言中,作者说:“关于中国美学的研究,我认为不是中国有没有美学,而是中国有什么样的美学;从内在逻辑上把握中国美学的特征,不以中国美学为材料来论证西方美学,是当今中国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第3页)这是对中国美学合法性的一种解释。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反复咀嚼,有人否定。如果“不在于中国有没有审美,而在于中国有什么样的审美”,那就温暖而实用了。这里是作者的气量和对中国美学的信心。
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是值得作为典型的。到处都是精锐士兵。其中的妙解,专识,独到,足以开启智慧。即使偶然相遇,也常常看到宝藏。这本书并不全面,这也不是本书的目的。而中国美学的精髓,十有八九是这样的。字里行间,这本小书里有一个大世界。
匆匆而过,可能忽略了作者的苦心。能收到更多,不仅是作者的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但是我没有力量去接受它。我能从内心得到的只有以下几样东西:
1.悠闲讨论学习之风。看这本书,文笔舒适,文笔干净飘逸,材料丰富细致,都很足。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中国美学的美。其间,有闲风。对于历史上的先人,作者能理解他们的精神,求同存异比求同更细致。但作者是在试图“借此差异来证明其相似性”。对于儒、释、道、骚、奇化哲学的章节,虽然作者没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它们融合的方式和状态,但有章有章。
对于现代人的理论,作者也多谈其异同,很少谈其对错。明代儒学之例:“士要注意其异。.....就是学会用水节水。”至于作者的新鲜和真实的关注,我们读者也要先观察一下差异。文章虽有歧视,但也没办法以气取胜,弘扬自己的精神。但能在差异中创造新的想法。郝、梁之辩,庄子观鱼而知鱼之乐,朱光潜认为是“推己及物”、“移情于物”,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第16页)对于朱光潜先生提出的三种态度,笔者提出第四种态度。这不是作者的肆意创新,而是在厚实的研究基础上。对于第四种态度(即吴淼),作者有专著《大声音与好声音——吴淼美学考察》。
作者从来不以学问自傲,说作品粗糙。但是,作者绝不会因此而懈怠。“如果有任何疑问,重复引用肯定会到期;有独到见解,必助古证今,必谈而后止。”(潘雷《日本知识录序》)通过这种比较,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学者。在书中,一切似乎都是人能说的,而道却是人不能说的,比如庄、禅、儒、骚。作者是“因为人们知道,所以告诉他们不知道的。”关于独特方法的解释,更多见作者技巧。作者真的可以用孙奇峰的评论来形容:“让人无所适从的问题,让你的歌成为参照物,让人依靠的东西,让你心里暖暖的,你没什么好佩服的,也没什么好害怕的。”古人说,闲人不可闲,闲着也不等人。这种淡定不是心态的转变,而是根深蒂固的出现。
2.看书的时候,通过看它的语录,可以知道自己听力的广度,技巧的密度,这是所有读书人都知道的。但这本书里的引语仅限于常识,隐晦而不明显,很难产生这样的效果。就像我们不仅要看房子的美,更要关注建造过程中的艰辛。说独特的方法,一看就知道。也就是说,第40页说“自然是师从外教”,第83页说石涛的楚风,第146页说中国的艺术是“无文字,不留文字”,第209页说作者的理论充满了古意,看似一挥手,实则功利深刻,都是作者学到了东西的理论。这样只能看到落在纸面上的东西,背后涉及的文件有一万多份。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费延风在费的遗书中所说:“好的论点听起来很美。”作者的勤奋在这本书里很难窥见一斑,但看这本书的后面,就能看出他一直走的路极其扎实。章学诚《张遗书与陈贯民工史论》:“文士写文章,恐不自刊;历史学家的著作唯恐它们来自他们自己。”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所有的文字都是发自内心的,发自自我的,一定是发自本源而不是发自自我的。能“为古人尽一份心。”我在书中看到,中国美学的活的精神在于历史。历史的精神还不在理论上。也许理论本身就容不下历史的精神。作者对历史的痴迷,或许就在这里。我想,就这本书的影响而言,它对理论的影响绝对不会小,但对历史的启发可能更大。
这本书可以说是“只自娱自乐,不忍赠君”,但因为有基础,所以越来越是为自己。人们经常引用“文史通义?答客》:“智者更有主见,潜水者仍在努力学习功德;天下学问,不能不有这两条路。”智者以考索为根本,智者从中受益。作者的研究就是如此。
3.为子孙后代打开大门。这本书可以指出,一路向上,新人耳目,引发新思想。真的是“混沌出光明”比如这本书第七讲和第八讲重点阐明中国的时空观。这一论述使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学家们的小发明,却给美学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由此,不仅时间和空间,其他概念也与审美相关。这本书在很多方面真的可以“接前人未竟之业,开后人未竟之业。”(薛《一瓢诗话》)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不多读,不能证斯语之变,不求其心,是通俗之学。”(全引用黄栗洲方言)信而无伪。深深的认同和缅怀,让作者深入人心,切中要害。作者说:“山林之思,云水之乐,其实不在山川本身,而在人的心态。”(第8页)山水诗不仅仅是画山水,山水画不仅仅是画红写绿,还有背后的生命精神。所以,在作者眼里,郑板桥的“流水走了,孤舟随意还”这首诗,不仅仅是关于流水和孤舟,更是关于他的心灵在齐世界里的漂泊和漂浮。(编号114-115)一个人真的很难得。比如作者说:“魅力的核心是传达生命的意义。虽依形,重形而不可得。”(第113号)我认为作者的力量不在于指出这一点,而在于从中汲取生命精神,并以生命的形式传达出来。作者所传达的形式和精神达到了一种融合。作者真的是“以环境示环境”。
4.眼光高。做中国美学的人,很容易被史料的浩瀚和历史的复杂所震撼。这本书的所有章节都来自历史,通过作者的洞察,成为今天美学建设的中坚力量。历史与理论的融合,的确是一大本事。登峰造极,细致入微。在漫长的历史中,作者在精神上提到过。您可以在历史悠久的汪洋中游泳和放松。真的喜欢安逸的男人。
众所周知,很难找到一本专门论述中国美学的著作。这本书叫《中国美学十五讲》,作者的努力多在美学之外。作者在哲学与艺术的交汇点上得到了美学精神,古人的分析越精炼,逃得越巧,最受学者推崇,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更应重视。作者真的把审美藏在了人间。
再比如诗人的遗产,不是哲学,但对美学影响很大。作者极其雄辩透彻,也可以看出作者学识渊博。想必不仅对哲学以外的美国学者有利。也就是说,就哲学与美学的关系而言,并不拘泥于概念术语,而是着眼于两者的相似性,并不强烈。两者并不局限于名言的借用,更在于精神的趋同与融合。这为重新审视哲学、美学及其关系打开了新的视野。
5.这本书里的酒精。作者严格区分中国和西方,但善于融合古代和现代。学者往往喜欢吸引西方尊重自己,这本书里也有中西方的对比。但我感觉作者看到中西遥相呼应,谨慎多于高兴。比如作者说:“庄子的自由其实是‘自性’,他获得的是支配自己的权利,而不是给予知识的权利和内心世界的‘学习之心’。这有点等同于斯宾诺莎的“自因”理论,取自己原因的自由。”作者介绍了这两个人,马上告诉他们有问题,说:“但是有区别。庄子的自由是从奴隶到主人,从‘从他’到‘从自己’的哲学回归。”(第20页)这样的事情并不复杂。我觉得这才是学者应有的审慎。
书中插图特别丰富多彩,对理解文字遗漏的智慧很有帮助。其中有作者的作品,也有古人在万里跨越千年前来相助。此外,作者的阅读方法也值得借鉴。
看完这本书,我也引起了一些疑惑。虽然不敢说这是学术思维,但应该算是一次谈话吧,有水可以节水。是对话吗?
第二讲,作者的精神和技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靠在树上独自睡觉的庄子。我会理解事物,以物为量,不削而成大系统,忘记事物。晨曦初露,庄子生机盎然。作者从庄子的文字中展现了一个世界。作者的研究是基于庄子所描述的情况,所以庄子是非理性的。但如果考虑到庄子对这种行为本身的描述,我觉得庄子还是有着清晰明确的人生态度的。这种态度,他描述的时候是生活的评论者,描述的时候是生活的玩家。我觉得两者都和审美有关。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清晰明确的,与现代西方国家的科学理性不同。不过,我觉得这种生活精神也不是完全不理智的。这是中国人的人生观。我们很容易在苏轼那里看到这种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排斥过去难以期待的唯美,也不缺乏心有暗香的精妙。一只生命之眼审视着自己,玩弄着生命。知道人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另外,“伟大创造”(第57页)这个词已经说了好几代了,只是人们的心情不同。或因天道之性不能明察,令人恐惧,或因苍劲有功,令人欢喜。即与魏晋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陶渊明的诗“我不喜也不惧”,说明他或当时的人都怕它,而邵雍的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不愿被人代替”,充满了和谐的话语,只是心态不同而已。还是原来的那个词,而且它的意思被反复移动过。
这本书可以说是“定心为古人”的代表作。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无言的喜悦也是无以言表的。这本书是作者的精彩陀螺,船。作者真是“醉唱田舍酒,笑看古书”。
至于这本书与理学的关系,它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这本书所展示的学术景观的转变,不是我这个学识浅薄的人可以妄加评论的。然而,我们已经从这本书印刷了太多,所以我们期待它也是如此。或者说,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美学的著作,也是中国美学今后应该研究的著作。这篇书评没有以小见大的能力。如果你想了解作者和这本书的微妙境界,请读者阅读原著。玩家爱美,看完就满足了;细心的人不仅应该知道这一点,还应该知道它的辛苦。看完这本书,如果他还能看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绝对不会受益。所以前者可以随其沉浮,后者得有独到的眼光。所以,前者的眼睛可能只有可爱,而后者的眼睛不仅可爱,而且可敬。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