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人们最早开始炼铁。
中国的炼铁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成海绵铁,然后锻造成铁块。一般来说,炼铁的熔炼块有三种:地面炉、平板炉和竖炉。中国掌握块状炼铁技术后不久,就冶炼出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用于铸造工具。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掌握了脱碳和热处理的技术方法,发明了球墨铸铁。战国晚期,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模型”(用铁制成的用于铸造金属物体的空肚子)。
西汉时期,出现了坩埚炼铁法。同时,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1975年,郑州附近的古荥镇发现并发掘了汉代冶铁遗址,面积12万m2,发掘了两座并列的高炉基础,高炉容积约50m3。西汉时还发明了“炸钢法”,即用生铁“炸”熟铁或钢的新工艺,产品称为炸钢。与此同时,“百炼钢”的技术也应运而生。东汉(公元25-220年)光武帝在位时,发明了水力高炉,即“排水”。中国古代水排的发明比欧洲早1100年左右。
汉代以后,发明了浇钢的方法。《北齐书传》称“苏刚”,后称“关岗”、“团岗”。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伟大成就。
据《中国百科全书概论》记载,中国是最早用煤炼铁的国家,汉代试行,宋元时期推广。到了明朝(公元1368 ~ 1644),可以用焦炭冶炼生铁。14年至15年期间,铁的产量一度超过2000万斤,折合约12000t,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英国大约在两个世纪后达到这一水平。